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8分)
1.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虾条、薯片等易碎食品常充有一种廉价易得的气体,目的是防止食品变质,并可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被压碎,该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电工使用的“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通电后会发红光,用以帮助电工判断用电器是否通电。
人们常把“电笔”内发红光的管称为()
A.氧管
B.氮管
C.氖管
D.氦管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凉茶
B.蒸馏水
C.苹果醋
D.可乐
5.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
下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
A.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B.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6.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8.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表示的是3个原子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9.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D.铝原子和铝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B.2H
C.O
D.Al
A.N
2
1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1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1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
这种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5,核电荷数为53。
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72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中子数之和为125
14.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5.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⑴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⑵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⑶澄清石灰水长期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_____;
⑷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慢慢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
16.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氧化汞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⑴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⑵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
⑶5个硫原子_____________;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_______。
18.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例如:水是由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它们都能保持各自对应物质的化学性质。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19.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用序号填空)①矿泉水②氢气③冰水共存物④液态空气
⑤氧化铜⑥氯化钠⑦氧气⑧铁
20.下图中①、②分别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为__________;
(2)D中的x=__________;
(3)以上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的是_________;
(4)B和_______(填“A”、“C”或“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20分)
2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2-38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后,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图2-38图2-39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⑵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39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上述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2.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中:
⑴怎样得到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
取两个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两瓶空气就收集好了;分别向两个盛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的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把水全部排出,盖好玻璃片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就得到两瓶呼出的气体。
⑵探究过程: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多少,并将实验过程及有关结论填入下面的报告中:
附加题(10分)
2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放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滴管的用途是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⑷某学生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酚酞溶液或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4.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⑴用符号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质子数为8的离子________。
⑵请画出9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