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 古诗三首 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 古诗三首 课件

主要作品:《赤壁》《山行》《秋 夕》《江南春》《泊秦淮》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重点)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重点)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浪 九曲 淘 浪淘风簸 沙 直上银河
万里 气势雄伟
自天涯 向往美好生活
同到
课文主旨
《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 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 诗篇。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 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课堂小结 这首诗作者借黄河雄壮美丽的景象,抒发
指导朗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成畦”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 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江南地湿, 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 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 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 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 簸:颠簸。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天边。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牛: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传说中天上的仙女。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浪淘沙(其一)
杨骥(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 宁( 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青苔。
书写,题诗。
推开门。闼:小门。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 周围有土埂围着。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意: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 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 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 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好像又要 直直地飞上高空,飞向浩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同到牛郎和织女 的家里做客吧。
“九曲”点明黄河弯弯 曲曲的地方很多。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 自天涯。
bǒ (簸一簸) 簸
bò (簸箕)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奶奶要用簸. (bò) 箕簸. (bǒ)一簸小米呢。
理解词语
【九曲】 【万里沙】 【浪淘风簸】 【天涯】 【银河】 【牵牛织女】
“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意:辽阔的江南,到处是各种鸟儿婉转啼鸣,到处是绿树红花相互 映衬,依山临水的村寨城郭,酒旗迎风招展。南朝遗留下来的,昔日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地矗立在风烟 云雨中,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
17 古诗三首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 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 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 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 “刘白”。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书】 【湖阴先生】 【苔】 【畦】 【排闼】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从前两句可以看出主人什么性格?
朴实勤快、爱好洁净、 兴趣高雅、热爱生活。
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 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 “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 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
品读 释疑
结构 主旨
课堂 拓展
当堂 检测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梅花》《元日》《登飞来 峰》等。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广为世人传诵。
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
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
富多彩,突出江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的特点,层次丰富
而有立体感。
这是课后第3题哦!
指导朗读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万里”写出黄河河流绵长。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自天涯”三字将黄河的源
远流长突显的出神入化,与
“簸”字,写出了黄河 水翻滚腾跃的样子。
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怎样情怀? 诗句采用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
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的精神。同时让我们感 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17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江南春》 作者:杜牧
走近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 人、散文家。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 词》《乌衣巷》等。
写作背景
《浪淘沙(其一)》是刘禹锡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 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 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 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 《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 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 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 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 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的 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通过典故理解诗意
古诗中运用典故,既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以增加内容的 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千里”一词,不仅表现出江南的辽阔,还表现出江南的繁丽不 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铺展在大地上 的,处处都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思想感情?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
说说《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九曲黄河来自天边,
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写黄河曲曲折折。“浪
淘风簸”写出大浪淘沙之势,“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
流长写得出神入化。后两句运用了典故,驰骋想象,将
视线从眼前现实一下拉升至天上的神仙世界,表现了诗
人的豪迈气概。
在诗人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描绘了一幅朦胧 迷离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 加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时代背景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 庇护,永保江山稳固。据说有五百多座,这里说的是四 百八十可能就是当时存留下来的概述。可是时移世易, 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茫茫烟雨中呢!
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山郭】 【酒旗】 【南朝】 【四百八十寺】 【楼台】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山城,山村。 楼阁亭台,此处指寺庙建筑。 公元420—589 年先后建都于建康( 今江苏南京) 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