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析散文的构思特点
特征似乎更为明显,和我“结对”的那位女孩也不例外。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
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
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叔叔”,她
一边叫,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我刚到学校后面山上采来的,送给叔叔。”
•
春天是丰富多彩、缤纷烂漫的代名词。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缤纷烂漫,既是自然界万紫
千红、美不胜收等具象春天的摄录和写真,也包括人与人之间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等抽象
春天的乐享与滋润。
•
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几年的
一位女孩。内向和不善言辞是那里孩子常有的特征,而对“结对”的那些孩子来说,这一
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
“北大仓”。
•
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
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
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
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
怎样分析散文的构思特点
张剑平
以下为2019年潍坊二模的第九题
• 江南的春天 • 陈荣力
• 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
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
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
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
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
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
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
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
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虽然脚步近
• 1.修辞手法
• 修辞手法是词语的运用手法,它对散文构 思的影响不大,除非是大量地综合运用多 种修辞手法。
• 2.表达方式
•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夹叙夹 议)
• 点面结合
• 3.表现手法
• 抑扬、虚实、对比、联想和想象。象征 (托物言志)、引用(史料和诗文)
• 4.篇章结构
• 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 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 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 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以 景结情等。
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
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
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
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面对这惊世骇俗、主宰整个
世界的金黄,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剧跳,甚至都不会呼吸。
•
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
她一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
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
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
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相信你已看见江南
的春天了。就像每个春天都各不相同一样,说不定你看到的这个江南的春天,还是最美的
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咯咯
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
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时而低翔,在
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
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
材料与主旨关系
• 是否是以小见大 • 以小见大释义: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
看出的对象。其中的“大”,是指“小题”背后蕴藏的 作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其中的“小”,既 指篇幅的短小,更指选题的小。生活中的常情常事,常 人常物,都可以成为抒写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社会 的透彻思考,对将来的丰富设想。
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
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 如果说,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 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外,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
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耕耘、种植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 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更让这幅画图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 1.散文的最基本结构就是形散而神聚,即围 绕中心,将人、事、物有机融合在一起。 即所谓的线穿珠式所以首先要考虑线索。
• 其次还应该考虑 • 2.是否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 3.是否是按空间位置安排结构。 • 4.是否是按时空的转换安排结构
表达技巧
• 一般说来谈表达技巧要考虑四个方面 • 1.修辞手法 • 2.表达方式 • 3.表现手法 • 4.篇章结构
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
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
第一个关键词。
•
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
个海涂农场送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
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
• 3.使用平叙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 写的眉目 清楚 ,有条不紊。
• 补充:平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 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 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 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 心的状态中。
结构方式 (组织、安排材料)
2.不同人称的交替使用,能形成强烈的艺术表 现效果丰富文章的叙述手段,有利于表达 思想感情。
写作顺序
• 要考虑是否使用了倒叙、插叙和平叙,如果是则分 析其作用。
• 1.使用倒叙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 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 2.使用插叙增大了文章容量,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 性增强.
• 是否是由实到虚(化实为虚) • 化实为虚指化景物为情思,从而达到或虚中见实,或实
入虚中的妙境。比如由“伞” 我们想到为人遮阳挡雨赞 扬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由“桥”我们想到沟通交流, 由“母亲的手”我们想到辛劳、关爱等。
呢!
• 9.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概括其结构特点。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点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 一、人称 • 二、写作顺序 • 三、结构方式(组织、安排材料) • 四、表达技巧 • 五、材料与主旨关系
人称
在这个方面要考虑是否使用第二人称是否是 各种人称交替使用。
1.使用第二人称,有呼告效果,便于对话,利 于抒情,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 (若用于物,有拟人效果,真切自然,利 于直接表达对物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