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融侨)中学初2020届九年级(下)阶段测试(一)化学试题(本卷共四个大题总分:70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Cl−35.5 K−39 Ca−40 Fe−56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2分)1.下列所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净水时用活性炭吸附杂质B.重金属盐使人中毒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2.用下列物质进行导电性实验,灯泡不亮的组合是①水②食盐水③酒精溶液④自来水⑤稀醋酸⑥蔗糖固体A.①③⑥B.②④⑤C.仅③⑥D.仅④⑤3.现在正是人们赏春的好季节。
一位游客在桃林不慎被蜜蜂蜇伤,为减轻酸性物质引起的痛痒,你建议该游客应在蜇伤处涂抹A.牛奶(pH≈6)B.苹果汁(pH≈3)C.牙膏(pH≈9)D.矿泉水(pH≈7)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时,用玻璃棒将粗盐颗粒捣碎B.蒸发时,要加热至水分全部蒸干C.过滤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D.转移固体时,用手直接拿蒸发皿5.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K2CO3B.NH3·H2O C.C2H5OH D.Cu2(OH)2CO3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B.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7.下列有关化学家和化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是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B.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首先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D.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沾到手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后,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B.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注入水中进行稀释C.打开瓶塞就可以直接区分浓盐酸和蒸馏水D.已知氯化镁固体易潮解,所以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苛性钠中和土壤的酸性B.用小苏打中和过多胃酸C.硫酸铜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消石灰不能用于树木防虫10.下列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但需借助指示剂才可确认的是A.食醋和硝酸钾溶液B.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铵溶液C.氧化铜和稀盐酸D.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碱、盐中一定帮含有氢元素B.复分解反应中多数没有化合价变化C.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置换反应中可能有化合价变化12.用水作试剂,不能直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固体:生石灰、硝酸铵、氯化钙B.液体:苏打水、植物油、浓硫酸C.固体:硝酸锌、氢氧化镁、氯化铁D.固体:硫酸亚铁、氯化铝、氯化钠13.下列说法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生活中,氯化钠做融雪剂B.医疗上,碳酸钙做补钙剂C.工业上,纯碱用于制玻璃D.测pH时,将pH试纸浸入农夫山泉中14.对于化学方程式X+Y=W+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X、Y、W、Q都为化合物,则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B.若Y、Q为单质,X、W为化合物,则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C.若取X、Y各mg充分反应,则生成的W、Q的质量之和一定不大于2mgD.若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则W、Q不可能都是沉淀15.下列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A.白酒在空气中散发出香味B.铜在潮湿空气中产生“铜锈”C.石灰水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减小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16.下列图像与对应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A.向一片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样品滴加过量盐酸B.向一定质量的某碱溶液中逐渐滴加水C.向一杯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D.对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进行高温煅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0分)17.(2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2个氩原子_________(3)酸溶液中都有的阳离子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18.(4分)根据课本所学“除去氯化钠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完成下列题目:(1)该实验中的下列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在各步骤中使用次数做多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A.过滤B.溶解C.转移固体并计算产率D.蒸发(2)若进行蒸发操作时,出现液滴飞溅,则最后的产率_________(填字母)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确定(3)若该粗盐中含有碳酸钠杂质,可在蒸发前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试剂名称)。
19.(4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C5H8NO4Na),还含有少量氯化钠(不考虑其他杂质)。
谷氨酸钠易溶于水,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请根据信息填空:(1)味精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种元素。
(2)小华用5g味精和45mL水配制溶液。
他应选用量程为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15mL B.25mL C.50mL D.100mL(3)小华为测定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向(2)中所配溶液里滴加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并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若他在(2)中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测得的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20.(4分)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1)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分)有AgNO3租Fe(NO3)2两种盐组成的混合物粉末,小林希望提纯其中的Fe(NO3)2并测定混合物AgNO3的质量分数。
(1)小林取该混合物粉末20g,加足量水配成溶液后,再加入过量的_______(填化学式),充分置换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沉淀B。
将滤液A蒸发结晶后即得到纯净的Fe(NO3)2晶体。
(2)小林向上述沉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沉淀C,经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5.4g。
则原混合物AgNO3的质量分数为22.(4分)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不考虑微溶物),已知无色溶液丁中只含一种溶质,该溶质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
图中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试推断:(1)写化学式:D_________,B_________。
(2)写化学方程式:无色溶液丁→白色沉淀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甲中溶质的可能组合,有_________种。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3.(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证明某锌粒样品中混有碳酸钠杂质(忽略其他杂质),并检验氢气具有还原性,设计出如下的实验装置图:(注:图中溶液均为足量)①②③④请按要求填写:(1)装置④中用于滴加稀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①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③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
(4)若观察到装置②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下同),可证明样品含有碳酸钠;(5)若观察到装置④中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24.(6分)小军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小军叫来小明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1)请你回答:氢氧化钠固体的俗名有火碱、__________、苛性钠。
(2)他们首先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氢氧化钠可能发生了变质,请你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他们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是NaOH;②是Na2CO3;③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实验: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由此小军认为猜想②成立。
请你写出小军加稀盐酸后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由此小明认为猜想①成立。
(4)小红认为他们的推理都不严谨。
她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由此可得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小红继续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___________(填颜色),从而得出结论:猜想②正确。
(6)小红在实验中加入的BaCl2溶液应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25.氯化钙钾石的化学式为(KCl·x CaCl2),它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溶于水后得到K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
某化学兴趣小组打算测定某氯化钙钾石中具体成分,他们称取样品12.59g,加入一定质量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72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K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K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由计算可知,该氯化钙钾石中x的值为__________。
(温馨提示:请根据第二小问计算结果填写该空)(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