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文本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文本

成果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5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与性质 6第三章规划范围、期限 8第四章发展规模 8第五章规划布局 9第六章绿化系统 11第七章景观系统 12第八章道路交通系统 13第九章指标控制 14第十章城市设计框架 16第十一章经济指标 18 第十二章给水工程规划 19 第十三章排水工程规划 19 第十四章消防工程规划 20第十五章供电工程规划 20第十六章电信工程规划 21第十七章燃气工程规划 21第十八章环卫设施规划 23第十九章环境工程规划 23第二部分规划说明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范围、期限 24一、规划编制背景 24二、规划范围、期限 26第二章规划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26第三章基地现状概况28一、地理位置 28二、交通条件 28三、自然条件 28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与性质 29一、指导思想 29二、基本原则 30三、规划目标 31四、性质 31第五章人口规模31 第六章用地布局结构31一、布局分析 32二、规划结构 32三、用地布局 33第七章绿化系统35一、规划原则 35二、规划目标 35三、绿化系统布局 36第八章景观系统37一、规划原则 37二、景观系统规划 37第九章道路交通系统38一、交通区位 38二、道路交通规划 38第十章指标控制39一、土地使用兼容性 40二、投资强度 40三、容积率 40四、绿化率 41五、建筑高度41 六、项目建设41第十一章城市设计框架41一、原则41二、城市框架 42三、城市设计指导性控制 43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44一、给水工程 44二、排水工程规划44三、消防规划 47四、电力工程 47五、电信工程规划 48六、燃气规划49第三部分附表52第四部分图册(则)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根据某市工业发展委员会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参考资料如下:1、《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规院 1999年12月;2、《某市近期建设规划》海南雅克设计机构2004年;3、《某市某镇总体规划》海南省农垦设计院、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3年10月;4、《某火车站及其周边地段城市设计》海南雅克设计机构2007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 2007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1987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 1990年;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1995年;9、《海南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列》海南省人民政府 1995年;10、《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某市人民政府1992年;11、《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源部2004年;第3条本规划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细则》的要求制定。

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则和说明书组成,文本与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

第5条在本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均应服从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第6 条本规划解释权属某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与性质第1条规划指导思想1.1 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和投资力度,做大做强工业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兴工业化路子。

1.2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新技术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第2条规划原则2.1 规划园区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新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保留已批准进入规划区内的工业项目,加大开发旅游居住、商贸物流。

2.2 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生产,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

2.3 开发的同时注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成规模紧凑开发,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2.4 充分考虑近远期相结合,提高规划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第3条规划目标优化整体结构,完善功能布局,强化城市形象,明确区域地位。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使开发区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综合性片区。

第4条性质4.1 将规划区性质由原来的“从事生物制药、旅游商品、电子信息与软件开发为主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调整为:主要发展成为一个集商贸旅游服务、仓储物流以及现代创意工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片区。

第三章规划范围、期限第1条规划范围规划控制区范围:东至大矛河,南至黎苗大山寨用地边界,西至等高线35米山坡,北至椰纤维厂用地为界,呈狭长的叶状。

规划用地面积:332.54公顷。

第2条规划期限本次地区控制年限,与《某市总体城市规划(修编) 》保持一致。

近期: 2004年—2005年中期: 2006年—2010年远期: 2010年-2015年第 3条本规划经批准后,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规划管理,指导城市建设的依据,规划区范围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对本规划进行的重大修改,应经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认可。

文本中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 4 条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图则四部分。

第四章发展规模第1条发展规模1.1 用地规模:园区总用地332.5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305.84公顷;工业用地89.45公顷,约占29.25%;公共设施用地29.30公顷,约占9.58%;居住用地58.77公顷,约占19.22%。

1.2 人口规模:本区规划容纳人口约3.0万.现有村民约600人,村民采用集中安置形式,统一安置于现某村建设用地(规划用地8.50公顷)。

第五章规划布局第1条规划结构规划区域内利用现状水库及冲沟设计绿化纵轴,结合东环高速铁路在本园区设置某站、环岛高速公路至亚龙湾的快速引路亦经过园区的交通优势,在某站周边规划出整个规划区的核心功能服务区,结合布置商业服务、仓储物流、行政办公及文体教育用地。

以此核心区域为中心,南北两边集中布局一类工业用地,最北侧布置旅游居住用地。

第2条规划布局2.1 居住用地:2.1.1 规划居住用地58.77公顷,结合交通区位优势主要发展旅游地产,同时承担部分亚龙湾和海棠湾旅游区的后勤服务和保障功能。

2.1.2 具体地块居住用地的建设控制指标应符合相应图则的要求。

2.2 工业用地:2.2.1本区工业用地全部为一类工业,重点发展现代创意工业。

严禁布置污染和费水工业。

规划工业用地89.45公顷。

2.2.2 原则上对为工业配套的附属用房(包括办公楼和食堂)建筑面积比例按下列标准控制:总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生产附属用房比例不超过20%;总建筑面积在1-2万平方米之间的,生产附属用房比例不超过15%;总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生产附属用房比例再酌情降低。

2.2.3 具体地块工业用地的建设指标应符合相应图则的要求。

2.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3.1规划公共设施以结合某火车站的商业服务设施为主,不仅满足片区内部配套的商业服务,同时充分考虑外来人口的商贸旅游服务,兼容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及公共停车场等设施。

2.3.2 公共设施布局采用集中布局形式。

2.3.3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29.30公顷。

主要集中分布于园区核心区域、某火车站周边,吉阳大道以北。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2.21公顷,商业用地9.18公顷。

科研设计用地4.95公顷。

2.3.4 中小学校用地:保留现状核心区中南部的逸夫中学用地,发展为远期的中小学建设用地。

学校建筑退让铁路300米,中学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对社会开放。

2.3 .5具体地块公共设施用地的建设控制指标应符合相应图则的要求。

第六章绿化系统第1条规划原则1.1、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形成开发区独有的特色。

1.2 园林绿地的建设与城市建设发展同步进行,使园林绿地在开发区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

1.3 绿化建设体现系统思想,以点带线,以轴带面,与开发区整体绿化景观及周围大的绿化生态背景共筑清晰完整的绿化网络。

1.4 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原则。

1.5 绿地建设符合多元化要求,以生态型,娱乐参与型,观赏型及防护隔离型等多种型制相结合。

第2条规划目标2.1 完善新区的绿化系统,提高总体绿化水平。

2.2 建立完善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化指标体系,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2.3 注重开发区环境及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一个地绿、天蓝、水清的现代工业生态城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第3条绿化系统布局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3.1 点:结合各个不同性质的用地布置不同规模大小的绿色节点空间。

3.2 线:以南北方向的绿轴及环线为主展开道路线型绿化布局,加强高速公路引线及规划道路专用线的防护绿化建设。

3.3 面:结合高架的东环快速铁路线,在吉阳大道北侧,紧邻核心功能服务区集中布置了整个地块的主要绿化公园,同时与溪流水景相结合。

第七章景观系统第1条规划原则1.1 保护山、海、河的自然景观资源。

1.2 充分利用原有地势,北高南低,控制合理的建筑层高,形成建筑景观.第2条景观系统规划整体景观系统构架可概括为∶“轴、带、界、节点”2.1 “轴”——高速路(吉阳大道)两侧的绿化小品,这些绿化小品起着对行人的引导性作用, 即引导性景观轴2.2 “带”——沿着规划区西北临山与东南临河的自然生态轴,两边分别规划了景观道路.西北可以观山景,东南可以观水景2.3 “界”——沿东南大矛河河界面形象,通过沿河绿化小品让人感受幽绿的水界面形象2.4 “节点”——在集中居住片区有居住区景观节点,在中心绿地有绿化和水面景观节点第八章道路交通系统第1条规划目标科学确定道路结构,明确道路功能,合理确定道路断面,保证各类道路用地率,加强停车场及其它交通设施的建设和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强化公共交通。

第2条道路系统规划区域的路网结构依据区内现状地形地貌条件按自由网格状布置,连接总体规划的道路交通规划,以吉阳大道及南北环路作为道路主骨架。

吉阳大道两侧设置辅道,支路只与辅道相接。

道路系统分为城市主干道、区域干道、支路三级。

城市主干道红线55m,两侧各20米道路绿化;区域干道红线36m,支路红线14--20米。

第3条广场在某火车站前设置一个交通集散广场,占地约1.2公顷。

第4条停车场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在商业繁华及人流较多地段修建生态停车场,其规模和数量适中,既要满足停车需求,解决城市中车辆乱靠乱停问题,又要注意土地利用,对建成的停车场加强管理,以免作为它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