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
作者:谢丽珍
来源:《家长·中》2019年第06期
摘要: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则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不是作为现成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扮演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关键词:创情境;把契机;供时间;融生活;会探究
一、创设愉快的深度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乐探”
创设良好的数学深度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之一。
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如:在平等交流中做“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当学生对问题回答不上或出错时,不要训斥,而要耐心启发鼓励,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进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有了宽松、和谐、民主的人文氛围,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地放飞。
二、把握学生探究问题的契机促进积极“引探”
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也就是说,教师的“启”能使学生“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矛盾,并通过启发引人,激化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从而实现知识迁移目的。
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要选择入门的“突破点”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有同学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这个“迷”学习“角”的概念,讨论认识“角”要从几个方面来看,要抓住问题的“生成点”,验证新知。
教师的“引”造就了学生深度的“探”。
三、提供深度思索充足的时间引发学生“自探”
(一)给足学生“开口”说的时间
小学生还不善于思考问题,“说”在小学生的发展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启学生的“金口”,使其畅所欲言,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如:课前让学生讲一讲把在预习中从书上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在课堂讨论时,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我还经常让学生上讲台充当“小老师”,鼓励他们尽情地“表演”,有时还会“明知故问”,目的是对已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