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小学数学计算深度教学的策略

构建小学数学计算深度教学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构建小学数学计算深度教学的策略
作者:韩弟国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7期
【摘; 要】作为数学学习的根本,数学计算在整个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偏重算法而轻算理,重计算结果而轻计算思考。

教师偏重于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计算能力,让学生取得好成绩。

这种浅层次的学习不但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而且大量枯燥的练习很可能造成孩子对数学失去兴趣。

所以构建小学数学计算深度教学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数学计算;深度教学
一、小学数学计算深度教学策略
(一)从教师自身出发
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深度学习理解教材。

充分挖掘分析运算的概念、法则和定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重组内容及渗透思想,将枯燥的运算赋予丰富的内涵。

加法概念中的集合思想和对应思想,推理中的转化思想和类比思想都可以通过有趣的情景设定,让数与量对应,让学生在理解了数与量对应的基础上再利用集合思想抽象出加法的概念和加法的算法。

其次,教师应该研究并分析儿童心理认知的发展规律。

一般孩子的抽象思维是从接触体验开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体验的感受,再用图画的方式呈现他的体验,最后才是概括这种体验的书面符号。

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初期阶段有许多方面比晚期阶段低些。

比如简单的计数,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其实心里完成了六个过程。

(1)把物体作求同以找出属性;(2)把它们分类,分成有这种属性的和没有这种属性的;(3)把要数的这一堆按某种方式排列起来;(4)按物体顺序回忆数词;(5)把排列好的物体和数词按顺序配对;(6)把最后一个数词作为基数来使用,来表述你所数过的这一整堆物体。

但是孩子容易把不同类别的事物混在一同数数,而没有分类概念的计数是无效的,因此孩子在看图列的时候不能理解事物是如何分组的,整体部分的逻辑不清。

所以教师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认知之后,就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从数学思想的高度设计教学方案
一份优秀的教学方案应该能启发学生感悟运算的魅力和所蕴含的数学思维,同时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探索。

比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就地取材。

比如一个男同学能举5本书,一个女同学能举2本书,那么10个男同学和10个女同学一共能举多少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