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建设项目概况2.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安居区兴贸路北延线道路工程建设单位:遂宁市柔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兴贸路北延线道路起点接东西干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桩号为K0+024.792,起点坐标(X=59579.167,¥=44769.603);终点坐标(X=60014.147,¥=44884.426)。
道路全长450.507m。
为保证发挥公路快速、安全、高效的功能,沿线均设置各种交通标志、标线、防护栏、防撞栏等交通设施。
本项目建成后,全路段内不设收费站。
路线主要控制点为:起点安居东西大道交叉点,止点规划兴贸线二期道路交汇处。
项目总投资:工程总投资382万元。
2.1.2交通预测量远景交通量包括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以及转移交通量。
趋势交通量:趋势交通量是指现有公路的交通量按其历史资料和经济资料的相关关系,在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的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诱增交通量是由于公路等级的提高改善了本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诱发潜在的交通需求。
同时,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可达性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将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产生诱增交通需求,构成本项目远景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当存在与其他交通方式并行的公路线路时,公路状况的改善必将从其他交通方式中吸引一部分交通量,称为转移交通量。
本项目建成后由其他运输方式转移来的交通量影响不大,故其远景交通量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构成。
根据交通部部颁《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的规定,预测年限为公路通车后15年。
根据本项目的安排,计划2010年7月开工,2012年6月建成通车。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采用四阶段法,即根据交通调查所得到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分布情况,在分析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趋势型及诱增型社会经济发展,从而预测未来各交通小区的趋势型和诱增型的交通出行发生、吸引量,然后进行交通出行分布预测,得到未来各特征年的出行分布OD表,通过交通量分配最终获得交通量预测结果。
本项目预测特征年为2013年、2016年、2022年。
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表见表2-1。
2.1.2建设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1)工程内容及技术指标根据遂宁市安居区路网规划和交通量的预测分析,本项目道路为城市支路、中等交通,标准路幅宽度24m,单幅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30km/h。
修建安居区兴贸路北延线道路工程项目起点接东西干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桩号为K0+024.792,起点坐标(X=59579.167,¥=44769.603);终点坐标(X=60014.147,¥=44884.426)。
道路全长450.507m。
本项目属新建工程,其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2,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2-3,本项目主要工程量见表2-4。
2)工程量及占地类型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28.4亩,其中永久占地面积为27亩,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为1.4亩。
项目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和荒地等。
2.1.3 建设进度开工时间拟定为2010年7月,2012年6月建成通车。
工期共计2年。
2.1.4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项目四大主材其中木材可由遂宁市安居区就近购买;钢材、沥青由成都选购;水泥由遂宁市当地购买。
以上各种材料运输便利,产地货源充足,质量有良好保证。
砂石料可在当地购买,运输方便,货源充足。
2.1.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总额为382万元,平均每公里约848.9万元。
本项目建设期2年,营运期为15年。
本项目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
2.1.6 项目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起点接东西干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桩号为K0+024.792,起点坐标(X=59579.167,¥=44769.603);至于银鹏凤凰城小区终点坐标(X=60014.147,¥=44884.426)。
道路全长450.507m。
2.1.6.1 路基工程1) 填方路基填方边坡上部8m为1:1.5,8m以下每10m为一级边坡,第二级边坡坡比为1:1.75,第三级及以下边坡为1:2,两级边坡间留2.0m宽马道。
马道上设置2%—4%向外倾斜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外2m处设排水边沟。
2) 挖方路基一般情况下,泥岩边坡坡比按照1:1分台设计,边坡第一级高度按8m设计,第二级及以上边坡,每10m为一级边坡,土质边坡坡比为1:1.5,坡率可现场土质情况进行调整,台阶中间设2m宽碎落台。
挖方边坡坡顶外5m设截水沟,顺地势通过跌水或急流槽接入涵洞,排出路基范围。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见附图。
3) 零填零挖路基对于不填不挖路基的处理,如土质成分含水量较大,直接碾压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用换填或翻挖晾晒后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换填或碾压厚度为路床以下30~80cm。
4) 特殊路基设计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
如果稻田、池塘、河沟地段的淤泥或潮湿土深度大于2m,可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要求抛投片石最短边尺寸不小于30cm,抛投顺序以路堤的中部开始,向两侧扩展,从高向低处扩展,宜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以便填石压密,然后在其上铺设碎石反滤层,再进行填土分层碾压。
5) 边坡防护根据道路勘察报告,在丘坡及坡积裙地段,路基持力层为基岩(泥岩),岩层产状平缓,层理近于水平,无顺层滑坡,稳定性较好。
该段边坡第一级高度按8m设计,第二级及以上边坡,每10m为一级边坡,土质边坡坡比为1:1~1:1.5,台阶中间设2m宽碎落台,碎落台上设置30X30cm矩形排水沟将坡面水排除边坡范围外。
根据周边地块开发进度,本次设计采用TBS 植被护坡对坡面进防护,确保道路的生态景观。
6) 路基排水路基应注意排水,填挖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填方段在边坡坡脚外2m处设排水沟,挖方段在边坡坡顶外5m设截水沟,顺地势通过跌水或急流槽接入涵洞,排出路基范围,所有截、排水沟的水流,均应引至道路排水系统中;截、排水沟采用M7.5浆砌块石。
7) 路基取土、弃土本项目道路工程弃土可全部回用于道路路基填方中,由于开挖过程中可利用的土方完全可以用于道路路基填料,因此,本项目不设堆土场,开挖出来的土方全部就地做路基填料。
但是设临时弃渣场。
施工时将在拟建道路路基临时设置取土坑及弃土堆。
弃土堆坡脚均取临时防护措施。
若取土场设置困难,本项目路基填料可当地购买。
对于施工过程中因放炮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自然流失方,在施工完成后也应清理并集中堆放。
2.1.6.2 路面工程根据预测交通量,道路等级对路面结构强度的要求及土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沿线筑路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经验参照我省当前路面设计的一般原则,全线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车行道路面结构组成为:4cmAC-13I沥青混凝土+6cmAC-20I沥青混凝土+30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20cm天然级配砂砾石底基层=60cm。
人行道结构组成为:5cmC25混凝土方砖+2cm水泥砂浆(1:3)+5cmC10砼+10cm 天然砂砾石=22cm。
2.1.6.3 平面交叉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建设作用,有效改善沿线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路线交叉为平面交叉,共计3处,具体交叉位置及其方式见表2-6。
2.1.6.4 绿化工程本项目位于遂宁市安居区,道路绿化美化是新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需在全线恢复路边植被,与公路相连的边坡根据情况给予绿化;除路面外,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绿化,重要路段结合生态景观进行美化。
绿化美化原则以植物绿化为主,植物绿化以灌木和种草为主。
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在新设矮墙护面平台上种植灌木,花草植物实行绿化。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种植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植物。
道路沿线植物美化、绿化措施既可稳定路基边坡,保持水土,又能美化路容,诱导行车,保护环境。
植物措施设计中填方边进行植草防护,挖方边坡部分采用挂网植草生态防护,体现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植物措施应全部纳入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体系中。
2.1.6.5 交通设施为降低交通事故率,减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并为驾驶人员和行人提供及时、准确和合适的信息,根据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并参考上海市标准《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本工程沿线设置警告、指示、禁令等标志,路面漆划有关标线,设置护栏、信号灯等相应的交通管理设施,防护设施和公共电、汽车停靠站。
2.1.6.6 交通标志及防护设施1) 设置原则:设置在驾驶人员和行人容易看到,并能准确判读的醒目位置。
根据需要可设置照明或采用反光、发光标志。
设置在车辆行进方向道路右侧或分隔带上。
标志牌面下缘距地面最小高度2.0m,并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
2) 主要类别警告标志:黄底(反光),黑色字体与边框(不反光)。
禁令标志:白底(反光),黑色字体(不反光),红色边框。
指示标志:蓝底,白色符号(反光)。
导向标志:白色字体(反光),蓝底色(不反光)。
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材料,标志杆采用钢管,涂以灰色。
3) 交通标线交通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标线主要有车道分界线、车道边缘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导流线、停止线等。
标线材料采用冷涂氯化橡胶反光标线漆。
车道分界线用白色虚线。
导流线为倾斜平行实线。
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实线,未设信号灯的路口或路段为条线式,设信号灯路口为平行式。
导向箭头为白色。
4) 防护设施道路均应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防护设施包括车行护栏、护柱、人行护栏、分隔物、高缘石、防眩板、防撞护栏等。
在高填方危险路段和其他特殊路段设置波型护栏。
2.1.6.8 雨水工程雨污水管道放线:在直线段均按道路桩号进行放线,道路转弯处和弧线段确定检查井位置,根据平面图和管线排列图中所注沿道路纵向定位尺寸,以及检查井桩号即可确定检查井位置,两检查井直线交接。
雨污水管平纵断图中所注管道长度为两检查井桩号之差,而不是两检查井之间的实际距离(直线段除外)。
2.1.6.9 污水工程污水管道应按照规范作闭水试验,但因污水厂还未修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污水排入雨水管内,故雨水管亦宜作闭水试验。
2.1.7 施工组织设计分析本项目道路及配套设施施工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采用分段逐步建设道路及配套设施。
1) 施工平面布置项目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应为: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满足施工质量、进度要求,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影响区的范围,尽量降低施工活动对当地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