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

移动到 桩头位 置单击 鼠标左 键定桩 头,同 时时间 零点移 动 移动到桩 底位置单 击鼠标右 键定桩底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分析
单击选 择桩底 类型
定桩后出现的桩底类型选择界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移动到 认为有 缺陷的 位置单 击鼠标 左键确 定缺陷 位置
波形分析
计算出 的缺陷 位置
定桩底后 自动化出 的模拟桩 图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耦合 黄油耦合
橡皮泥耦合
口香糖耦合
使传感器与桩头粘合在一起,要求越紧越好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程序设置
在开始检测之前必须根据不同桩 的情况对程序进行设置,下面给 出一个例子来学习整个的检测过 程的软件操作,注意:以下只讲 解了在检测过程中常用的功能, 其他功能及程序中出现的参数请 仔细阅读软件操作说明书,这里 不一一详细说明。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T1
V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T
T2
T3
T4
L1
整桩平均波速C:
C=2L÷(T4-T1)
扩径位置L1:
L
L1=C×(T2-T1)÷2
L2
扩径范围(L2-L1):
(L2-L1)= C×(T3-T2)÷2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
利用应力波在桩中传播时,当桩 身的波阻抗发生变化会产生反射 的原理,通过分析反射波的幅值、 相位、到达时间,得出桩缺陷的 大小、性质、位置等信息,最终 对桩基的完整性给予评价。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第二章 检测系统 第三章 现场检测技术
第四章 实测波形汇编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目录
第一节 应力波基本概念
第二节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第三节 低应变的检测原理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基本概念
应力波基本概念
应力波:当介质的某个地方突然受 到一 种扰动,这种扰动产生的变形会沿着介质 由近及远传播开去,这种扰动传播的现象 称为应力波。 波阻抗: Z CA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仪器连接
分体机
交流电源接线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仪器连接
分体机后面板接线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仪器连接
加速度传感器连接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仪器连接
速度传感器连接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仪器连接
一体机速度传感器连接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放置距桩心2/3 ~3/4R处且安装位置 要求平整尽可能使传感器垂直与桩头平面
V T
桩底 反射
桩 截 面 减 小
L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波阻抗减小桩中的传播
缩径 反射, 与入 射波 同相
T V
扩径 反射, 与入 射波 反相
桩 缩 径
L
桩 底 反 射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波阻抗增大桩中的传播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疑问解答
Q:脉冲频率或滤波频率较低队浅部缺陷判断有无影响? A:当桩身浅部有缺陷,其反射波的频率较高。
若桩身深部也存在缺陷,其反射波在桩端面反后经 浅部缺陷处又会产生反射。当脉冲频率或滤波频率 较时,高频反射波部分会丢失,导致实测信号矢真, 可能造成误判。所以建议尽量用高频信号来测桩, 当遇到长桩时请用高频、低频相结合测试。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单击确定缺陷类型
波形分析
单击确定缺陷程度
定缺陷位置后出现的缺陷类型选择界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分析
自动 化出 的缺 陷示 意图
完整性 的评价
单击进入 打印界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打印
单击进 行打印
点击打印后出的打印信息预览界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打印
打印确 定后出 来的打 印提示, 当分析 完四根 桩的波 形后并 都打印 确定后 打印机 才开始 输出
现场采集注意事项
•桩头的处理平整
•传感器安装紧密
•采集完数据存盘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读取
选文 件夹
选文 件名
单击完 成读取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处理
单击进入 处理界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处理
原始 波形
低通 800Hz 处理后 的波形
单击完成处理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分析
计算 波速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
低应变检测的局限 •不能提供单桩承载力
•对小缺陷灵敏度不高
•无法检测桩底沉渣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目录
第一节 传感器 第二节 采集仪器 第三节 软件简介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组合手锤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采集仪
土层磨阻对桩底反射有衰减
土层变化对应力波有影响
硬土层变为软土层与缩颈信号相似 软土层变为硬土层与扩颈信号相似
解决方案:
1. 利用指数放大 2. 了解土层参数(或地质资料)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疑问解答
Q:加速度计与桩面用什么方法耦合较好? A:由于桩面凹凸不平,且有砂石,再加上电缆
线的拉作用,用黄油往往达不到好的耦合效果。在 桩头滴少许502胶,再将指头大小、粘性较好的橡 皮泥压入桩面,然后再将加速度计旋入橡皮泥,这 样耦合就会好些。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信号采集
按前次操作完成第二次采集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信号采集
完成第三次采样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信号采集
当三次采集的波形基本一致,桩底清晰,请点击 “存盘”按键进行波形的存储。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波形存盘
键入文 件名称
单击完 成保存
此时已完成一根桩的现场测试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T V
入射波 与反射 波反相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固定端完整桩中的传播
V T
桩 嵌 岩
L
桩底 反射, 与入 射波 反相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波阻抗减小桩中的传播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波阻抗减小桩中的传播
入射波 与反射 波同相
:密度;C:应力波速;A:桩横截面积。
一维直杆:d<<L的杆件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振源:手锤锤击桩端面。点振源 传播介质:桩L远大于桩径。一维 直杆 传播:应力波以锤击点为中心半球 向外传播,当应力波传播至桩身一 定距离S后(一般S>1D-2D),波 振面才近似为平面。此时手锤锤击 桩端认为是应力波在一维杆件中竖 直方向传播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程序设置
单击设置进 入设置界面
进入主操作界面后,点击设置按键进入设置界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仪器与笔记 本电脑通讯 速率,586以 上请选57600
程序设置
外接传感器设置, 请与传感器接的 通道和类型一致 预设桩长 预设波速:
仪器与笔记 本电脑通讯 口设置,视 电脑串口设 置而定,有 COM1-6供选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疑问解答
Q:反向过冲较大是否信号较差?
A:在实测信号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脉冲信号结
束后有一个较大反向信号。导致反向过冲较大的因 素较多,除了电缆线过长、电荷放大器电感及电容 等参数不当、锤击点位置及锤击脉冲频率、传感器 幅频及相频特性外,还有桩身阻抗变化影响,如: (1)当桩头部分混凝土强度较低时,应力波遇强 度较高混凝土时会产生反向反射;(2)桩头附近 波阻抗增大;(3)桩头附近波阻抗变小,由于锤 击频率或滤波频率太低,高频成份被滤掉,此时, 往往也会出现反向过冲这种现象。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一维杆应力波波动方程
方程:
u 2 u c 0 2 2 t x
2 2
C E 0
其物理意义就是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速度。
u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自由端完整桩中的传播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第三章 低应变检测影响因素
目录
RSM—24FD分体机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采集仪
RSM—24FDN一体机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软件简介
主操作界面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软件简介
设置界面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软件简介
打印高级设置界面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软件简介
波形处理界面
第二章 低应变检测系统
软件简介
打印信息预览界面
第三章 现场测试技术
应力波在自由端完整桩中的传播
T
V
入射波 与反射 波同相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自由端完整桩中的传播
桩 在 自 由 端
桩底 反射, 与入 射波 同相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固定端完整桩中的传播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检测原理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应力波在固定端完整桩中的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