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检查表
二
局
部
通
风
1、局部通风机安装、使用、最低风速是否符合规定,不出现循环风;
2、局部通风机设备齐全,须装消音器,吸风口有风罩、整流器及高压部位有衬垫等,局部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必须安设在进风巷道中,地点距回风口10m以上,且支护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杂物;局部通风机必须吊挂或垫高,离地面高度须大于0.3m;
3掘进工作面要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放炮时距工作面30m范围的两道水幕必须开启;爆破前后冲洗30m范围内巷道周边,出煤时洒水;掘进工作面30m范围内必须至少设置两道风流净化水幕,水幕距顶板不应大于300mm,迎风45度安设,水幕要封闭巷道全断面,水幕管长度不应小于巷道净度的90%,水幕灵敏可靠,雾化效果要好,并挂牌管理;
3、风桥通风断面不小于原巷道断面的4/5,呈流线型,坡度要小于300;
4、风桥两端接口严密,四周见实帮、实底,且用混凝土浇灌填实;
5、报废不使用的风桥要及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除;
6、风桥上、下不准设风门、调节风窗等。
通
风
设
施
测风站
1、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都要建立测风站;
2、测风站长度不小于4m,两端抹成流线型,以降低阻力;
地面
运输二队
防尘
1、每隔50m设置三通、阀门,阀门要完好、灵活、不冒水,设在巷道行人侧;
2、水幕距顶板不应大于300mm,迎风45度安设,水幕要封闭巷道全断面,水幕管长度不应小于巷道净度的90%,水幕灵敏可靠,雾化效果要好,并挂牌管理。
3、皮带、煤溜机头喷雾必须固定,水幕方向对准落煤点;
4、线路、管路布置要美观、并挂设管理牌板,填写内容要正确,牌板无破损等。
5、墙体平整,无裂缝【雷管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并进行勾缝或抹面0.1m内凹凸深度不大于10mm;
6、风门水沟要设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车风门要设底槛;电缆、管路孔要封严;
7、风门前、后5m范围内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通
风
设
施
风
桥
1、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桥面平整、不漏风;
2、风桥前后各5m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2、对挂设的图、牌板及填写记录进行检查;
3、矿井主要通风机周边严密不漏风、风硐吸风口装设防护网,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
4、矿井主要通风机应安设监控系统,安装水柱计;矿井主要通风机不得发生无计划停风现象;
地面
运输二队
防灭火
1、所有巷道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皮带运输机转载点设置灭火器材及沙箱,灭火器材齐全有效;
4、瓦斯员必须持证上岗,瓦斯检查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检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
5、特殊工种人员必须佩带便携式瓦检仪,并正常使用;
6、各作业地点瓦斯传感器挂设及参数设置符合<<规程>>规定,传感器、瓦斯检查管理等牌板表面无灰尘,填写正确。
五
防
灭
火
1、井下所有巷道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机电硐室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消防器材齐全有效;
5、风筒吊挂平、直、稳,逢环必挂,风筒不得被摩擦、挤压,风筒穿过风门墙体时,应在墙上安装与胶质风筒直径匹配的硬质风筒;风筒拐弯处必须安设弯头或利用骨架风筒缓慢拐弯,严禁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要用过度节,不准花接;
6、掘进工作面回风口附近备用栅栏和“禁止入内”警标;
7、专人负责管理局部通风机,放置风机切换记录表;挂设风机供电系统图、局部通风机管理牌板及每节风筒挂设管理牌板等。
2、风门能自动关闭,并进行联锁,保证两道风门不能同时打开,主要进、回巷之间的风门应对其开关情况进行监测联网;
3、风门墙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低于0.5m,周边要掏槽,掏槽深度要符合相关要求,严密不漏风;
4、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风门底槛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曲,调节风窗调节位置要设在门墙上方,并能调节;;
7、隔爆设施安设地点、数量是否要求;有无缺水、破损等情况;
8、隔爆设施管理牌板齐全,填写正确,隔爆设施、牌板表面无灰尘。
“一通三防”专项检查记录表(地面、软件资料)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整改意见
备注
一
软件资料
参照《《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进行检查
二
地面
主要通风机房
1、对主要通风机、反风设施、防爆门、电气部分、传感器、水柱计等设施进行详细的检查;
3、局部通风机供风地点必须安设两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实现“双风机、双电源”、“三专两闭锁”,及主、备机自动切换,并有记录可查,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的电源应取自同时带电的不同母线的相互独立的电源;
4、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巷道风速符合要求,并保证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限;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接头严密不漏风【手距接头处0.1m感觉不到漏风】,无破口【末端20m范围除外】,无反接头、软质风筒接头要反压边;
3、矿区、采区设置专用回风巷;
4、矿井有效风量率≥87%;
5、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主要进、回风巷道、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2/3,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畅通和安全要求;
6、矿井每月上、中、下旬进行全面测风;测风地点为矿井总进风道、总回风道和分区进风道、回风道及采掘工作面巷道、硐室及其它用风地点。测风结果要填写测风台账及测风牌板。井下通风系统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进行测风。
“一通三防”专项检查记录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整改意见
备注
一
矿
井
通
风
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2、矿井的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采区变电所、硐室等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矿井采掘部署科学、合理,采掘工作面风量符合《规程》规定,无串联、采空区、扩散通风及无风、微风作业情况;
三
通
风
设
施
密
闭
1、墙体用不燃性材料(砖、料石)构筑,严密不漏风,墙体厚度不得小于0.5m;
2、密闭周边必须掏槽,应掏至硬帮、硬底、硬顶,并与煤岩接实;在岩巷构筑密闭时,嵌入周边岩石的深度不应小于0.2m;在煤巷构筑密闭时,掏槽深度进入实体煤不应小于0.5m,掏至硬顶后再进入实体煤不应小于0.2m;
3、墙体平整,无裂缝、重缝和空缝,并进行勾缝或抹面0.1m内凹凸深度不大于10mm;
4、所有导电体不能进入密闭;
5、密闭内有水时应设反水池或反水管。
6、密闭前无瓦斯积聚,挂设统一规格的管理牌板、栅栏和警标;
7、密闭前5m范围内支护完好,无片帮、漏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三
通
风
设
施
风
门
1、每组风门不少于两组,通车风门间距不小于一列矿车长度,人行风门间距不小于5m,主要进回风巷道之间的风门必须设反向风门,其数量不少于两道,通车风门前要设置防撞装置,并能正常使用;
3、防止爆破引火,严禁放明炮、糊炮、禁止使用明接头或裸露的放炮母线,雷管脚线、母线和放炮器的连接要牢固,同时使用水炮泥;
4、皮带运输机转载点设置灭火器材及沙箱,灭火器材齐全有效;
5、井下消防管路系统设置符合要求,水量、水压能够满足要求;
6、井下必须建立消防材料库,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六
防
尘
及
隔
爆
设
4、皮带、煤溜机头喷雾必须固定,水幕方向对准落煤点;
5、大巷喷雾距顶板不应大于300mm,迎风45度安设,水幕要封闭巷道全断面,水幕管长度不应小于巷道净度的90%,水幕灵敏可靠,雾化效果要好,喷雾阀门、电动球阀应在水幕的上风侧;
6、线路、管路布置要美观、并挂设管理牌板,填写内容要正确,牌板无破损等。
3、巷道前后各10 m范围内无分支、无拐弯、断面光滑;
4、测风牌板内容齐全;
5、测风站内不能堆放材料、设备,不得有杂物、淤泥、污水。
四
瓦
斯
管
理
1、瓦斯检查地点、次数及瓦斯员交接班要符合规定,无空班、漏检、假检;
2、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规程>>规定,做到无瓦斯超限作业,无瓦斯积聚;
3、检查井下所有高冒区、煤仓、密闭前、盲巷及空巷前瓦斯情况,对盲巷和采空区联通的巷道及时进行封闭;
施
1、胶带、轨道巷每隔50m设置三通、阀门,阀门要完好、灵活、不冒水,设在巷道行人侧,并编号管理;
2、采煤机必须使用内外喷雾装置,雾化效果要好,能覆盖滚筒并能正常使用;综采工作面放煤作业时自动喷雾装置应开启,割煤、移架时,应在作业点下风侧开启两架喷雾,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喷雾装置;前、后煤溜、装载机喷雾必须固定,水幕方向对准落煤点;综采工作面进、回风巷距工作面30m范围内必须至少设置两道风流净化水幕,水幕距顶板不应大于300mm,防尘网应在水幕的下风侧,迎风45度安设,水幕要封闭巷道全断面,水幕管长度不应小于巷道净度的90%,水幕灵敏可靠,雾化效果要好,并挂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