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endangered area: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establishment: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introduction:传入导致有害生物定殖的进入LMO:活体转基因生物任何具有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遗传材料新异组合的活生物体pathway:途经任何可使有害生物进入或扩散的方式Pest Free Area:非疫区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phytosanitary measure:植物检疫措施旨在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的任何法律,法规或者官方程序post-entry quarantine:入境后检疫对入境后的货物实施的检疫PRA area: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有关地区spread:扩散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1.PRA有哪些作用?答:(1)PRA是检疫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

(2)随着新的世界贸易体制的运作,进行PRA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

(3)PRA能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

(4)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

2.PRA的目标及三个阶段?答:目标:某一地区查明检疫上令人关注的有害生物和/或传播途径并评价其风险,查明受威胁地区以及酌情选定风险管理方案。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开始)涉及查明检疫上令人关注并根据确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认为需要进行风险分析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

第二阶段(风险评估)开始对各种有害生物进行分类以确定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

风险评估然后评价有害生物进入、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S1)。

第三阶段(风险管理)涉及确定管理方案以减少第二阶段查明的风险。

对这些方案的效力、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价以便选定那些适宜的方案。

3.PRA工作可以从哪些活动开始?答:1.从查明传播途径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3.从审查或修改政策开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4.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过程大致可分成有害生物分类,评估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估潜在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5.有害生物的传入包括进入和定殖6.(有害生物)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存活的可能性,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1.运输的速度和条件,有害生物生命期与运输和储存时间有关的持续时间2.在运输或储存期间生命期的脆弱性3.可能与货物相联系的有害生物发生4.在原产国、目的地国或者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对货物采用的商业程序(例如冷藏)。

7.(有害生物)向适宜寄主转移的可能性,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1.扩散机制,包括可使从途径向适宜寄主流动的媒介2.输入商品是否将运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的几个或许多终点(1)入境点、过境点和终点是否邻近适宜寄主(2)在一年中的何时输入3.预计的商品用途(如用于种植、加工和消费)4.副产品和废物产生的风险。

某些用途(如种植)比其他用途(如加工)的传入可能性要高得多。

也应考虑与适宜寄主附近商品的任何生长、加工或处理有关的可能性。

8.定殖的可能性,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是否有适宜寄主、转主寄主和媒介存在2.环境的适宜性3.栽培方法和防治措施4.影响定殖可能性的有害生物的其他特性在考虑定殖的可能性时,应注意一种临时性有害生物可能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不能定殖(如由于不适宜的气候条件),但仍然可能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

9.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1.自然和/或人工控制环境对该有害生物自然扩散的适宜性2.自然障碍是否存在3.随商品或运输工具流动的可能性4.原定的商品用途5.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该有害生物的潜在媒介6.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该有害生物的潜在天敌。

10.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可以用许多方式表示,例如:参照现有植物检疫要求,根据估计的经济损失提出指数,用风险承受表表示,同其他国家接受的风险水平比较。

11.怎样确定和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案?答:⒈货物选择方案⒉防止或减少在作物中蔓延的选择方案⒊确保生产地区、产地或生产点或作物无有害生物的选择方案⒋其他类型途径选择方案⒌输入国内部的选择方案⒍禁止商品12.有害生物进入的可能性,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答:⒈为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查明途径⒉有害生物与来源地途径相联系的可能性⒊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存活的可能性⒋采用现有有害生物管理程序之后有害生物存活的可能性⒌向适宜寄主转移的可能性13.风险=事故发生机率×事故损失14.《实施动植物卫生建议措施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农产品协议》三个协议作为规范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规则15.怎样运用定性分析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分析?答:评估检疫性害虫首要的是对害虫危险性进行评估。

除了应考虑在我国尚未发生或分布未广,能随遗传资源或贸易性农、副产品传播,传入后能存活并对我国农、林作物造成巨大损失,经济容忍水平为零或接近零的害虫,还须根据以下一些原则:传入后能迅速建立群体的害虫;寄主范围广泛,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能容忍各种气候变化的害虫;极易随种子、苗木、行李以及贸易性农产品传播,隐蔽性强,不易发现,一旦传入后常使农作物造成巨大损失的害虫;传播我国尚未发现的危险性线虫、类菌原体,病毒病的害虫。

多指标综合评估法是根据PRA分析准则,应用系统科学、生物学理论和专家决策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有害生物各项风险指标进行等级划分、计算风险指数并建立数学模型的定量评估方法。

应用该法进行风险评估时因先建立以生物因子为起点的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包括国内有否分布、潜在的危害程度、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移植的可能性、降低危险性的难易程度等。

然后在确定上述各项指标的评判标准、权重以及风险指数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再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

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是专家根据经验确定有害生物指标体系再予以分级、量化的方法,指标体系中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如生物在不同品种间和变种间、不同年份之间、不同经济密集度的地域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这为准确进行风险评估带来一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各种评估模型的建立为PRA量化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但软件和模型的应用是以数据为基础,许多数据存在受主观因素影响、模糊、难以准确量化等现象,所以绝对定量评估是不现实的,应进一步发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

通过计算机处理,最终给害虫评分,可以避免人为的甚至凭借个人的主观意识来决策。

这可能是一个公正、迅速处理大量害虫的方法。

但是各种害虫究竟需要多少资料才是最恰当,是否均能提供足够的基础资料。

因此建议,由于各害虫的现有资料极不一致,目前资料应该是以简单为好。

计算机技术可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只能作为决策过程中的参考。

翻译:1.风险交流在风险交流中,与意外和风险相关的信息和意见会优先从潜在受影响和相关方收集。

在风险分析中,风险评估的结果和建议的措施会提供给进口和出口国家的决策者和相关方。

OIE指导方针将原则编入了风险交流表中。

以下:风险交流是一个多维且反复的过程。

观念上来说,它应该开始在风险分析进程之前并且持续在整个过程中。

风险交流策略应该在每一个风险分析开始之前风险交流应该是在进口决策之后仍然能够继续进行的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反复的,透明的信息交换。

风险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了出口国政府和其他的储金保管者,如国内外企业集团,国内家畜生产者和消费者群。

样品中的假设和不确定,样品的消耗与对风险评估的评价应该上报。

同行评审是风险交流的一个部分,它能够保证数据,信息,方法和假设都是最有效的。

2.风险评估此阶段包括对于在进口国家致病载体引进,建立,传播的可能性及其生物经济后果的定性定量分析。

包括如下步骤:释放评估;接触评估;结果评估;风险评价。

OIE条例将风险评估的原则列表如下:风险评估应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相适应;数量和质量的风险评估必须有充分的依据;风险评估应该建立在与当下科学观点相关的最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在风险评估中,提倡风险评估方法的一致性;同时,必须具有透明度;风险评估应当证明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和假设,以及这些对于最终风险判断的影响。

风险随着进口产品的增加而增加。

entry of a pest:进入(有害生物)一种有害生物进入有害生物尚不存在,或虽已存在但分布不广且正在进行官方防止的地区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该公约于1951年存在于罗马粮农组织,后经修改NPPO:国际植物保护机构政府为履行《国际植保公约》中规定的职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pest free production site:非疫生产点科学证据表明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在一定时期保持此状况的产地的一个限定部分Pest Risk Analysis: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生物或其他科学的经济证据以确定是否限定某种有害生物及将为此采取的任何植物检疫措施的力度的过程pest risk assessment (for quarantine pests):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价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及有关潜在经济影响pest risk management (for quarantine pests):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价和选择备选方案以减少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的风险phytosanitary regulation:植物检疫法规为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或扩散或者限制非检疫性限定的有害生物经济影响而作出的官方规定,包括建立植物检疫出证体系quarantine pest: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且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pest: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pest categorization:有害生物分类确定一个有害生物是否具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特性或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的特性的过程RPPO:区域植物保护组织应履行《国际植保公约》第IX条规定的职责的政府间组织area:官方划定的一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或若干国家的全部或部分prohibition:禁止特定的有害生物或商品输入或流通的植物检疫法规1.确定和选择适当风险管理方案的原则是什么?答:1.表明经济有效和可行的植物检疫措施-采用植物检疫措施的利益是,有害生物将不会传入以及因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将没有潜在经济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