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基础知识练习

地球基础知识练习

专题一地球基础知识
《经纬网》练习题
1.以下有关地球上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O°纬线的长度是O°经线的两倍多
C.经度差1°的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2.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C.1800经线在东半球
D.200W—00—160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3.用200W和1600E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依据是
A.这两条经线都从海洋上经过,不经过陆地
B.这两条经线正相对
C.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各国边界上通过
D.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
读右经纬网图,回答4—7题:
4.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5.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6.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7.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E点
B、G点
C、H点
D、K点
下图表示一架飞机从a城出发途径b岛附近海域后飞往C城的航线位置。

读图回答8-9
题。

8.该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B.先向东北后向西南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先向西北后向东南
9.B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A.南极长城站 B.北冰洋中心站C.北极黄河站 D.太平洋长江站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055‘N,11056‘,E)建成。

据此回答10-11题。

10.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
11.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 1200千米 D.1500千米
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读图回答12-14题
12.此圆弧的半径是
A.500km B.800km
C.1000km D.1300km
13.最接近圆心的城市是
A.西安 B.重庆
C.宜昌 D.武汉
14.此圆弧圆心所在地的地物对
于弧内区域的最大意义可能为
A.供电 B.防洪
C.旅游 D.供水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5题。

15.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人们根据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情况,把地球分为“陆半球”和
“水半球”,据此回答16-17题
16.推测水半球的极点是
A.北极点 B.0°,38°N
C、南极点 D.180°,38°S
17.赤道上位于陆半球和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向西到20°W B.20°W向西到90°W
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将发射30颗卫星,建立全球定位系统。

据此回答18-20题:
18.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经度、纬度、海拔三个数据,以下各点的方位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在e点的西北 B.d点在h点的东南
C.b点在h点的东北D.c点在f点的西南
19上图分别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小于乙,收集的到数据较详细B.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详细C.甲小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 D.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20.在卫星甲覆盖的区域图中,已知线段ab=cd=ac=bd,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是A.ab=cd=ac=bd B.cd>ab>bd=ac
C.cd>ab=bd>ac D.ac=bd>ab>cd
读右图,回答21-22题。

21. 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22. 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 0.11万km 2
B. 1.1万km2
C. 11万km2
D. 110万km2
右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23题。

23.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一直向西飞行
D.先向北,后向南飞行
读某运河图,回答24-25题.
24.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25.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下图为地表甲、乙、丙、丁四点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26题。

26.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地方时最晚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C.丙地距地心最远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
27.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28.右图中,甲城位于乙城的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29.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1200E,300S,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700E,300N, 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地位于1200W,300N,B地位于700W,300N,,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200W,300N,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点位于1200E,300N,B点位于700W,300S,则A点位于B点的方。

30.如图所示,A在B的什么方位?画图说明
31.对拓点是指过地心的一条直线和地面相交的两点,根据所给的定义,求出下列地点的对
拓点:1200E,400N的对拓点是, 00,66034’S的对拓点是。

专题一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网【参考答案】
1-10 DDDBC DDACD 11-20 ACCCA CBBDC
21-30 BBCCB CBBAB 31-40 CADDC BBADB
44、(1)正北西北东南(2)北京的大(3)B A
(4) 副极地低锋面、气旋赤道低对流雨
(5)D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45.(1)东南;70——90KM
(2)右图。

两图相同的图上距离,右图所跨的纬度大于左图
(3)原因:该地盛行东南信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沿岸暖流经过,能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4)铁路线基本沿海岸线分布,主要原因是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促进沿海经济开发46.(1)98°E~10°E 4°N~6°S
(2)西部(或西南部)为山地,东部(或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
(3)700千米
(4)地势平坦沿途多沼泽,并需跨越多条河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