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为生命喝彩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人都要珍惜生命,人人都要爱护生命。
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关注人格,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的存在,关注其外在的活生生的生命崭路,关注其内在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的情感培育。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与一个鲜活的灵魂对话。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
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有缺陷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
我和学生是朋友,是知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我们融为一体,互助互爱,共同发展。
人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一、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强调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也很少从心理角度去看待学生身上的一些问题和行为,往往混淆了思想品德和心理现象的界限。
学生每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动辄扣以思想品质问题的帽子,教育就容易无的放失,不但没有产生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班主任,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给问题定性,也不要随便对学生的品质下定论,而应进行耐心的了解,换位思考,透国表面挖掘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找到症结所在。
然后,施以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作为教师,我每天都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我坚信!我用师者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个孩子,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让他们思想接触过的东西在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留下永恒的痕迹。
他是一名柔弱的小苗,自小就身患糖尿病,他的智能比别人差一点,在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上也不如别人,在班中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交往,而他也十分敏感,觉得别人总在笑话他。
在他低垂着的小脑袋里,他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他倾听着别人的语言,侧眼观看着别人是否在笑他,久而久之,他对每个人都抱有戒备甚至是敌视的态度。
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健全的孩子在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后形成的严重自卑心理。
我暗下决心: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不能改变他弱智的现实,但我一定能让他重新建立自信,重拾自尊,找到自我!我经常找他谈心。
我说:“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也要相信老师对你和别的同学一样好,一样喜欢你。
”每天到校,我都告诉他该做的事情,有时,单独给他布置作业。
他有一点一滴进步我就表扬他。
同时,在班里教育其他同学多关心爱护他,课间,让同学们一同和他玩。
渐渐的,他漫漫的走出了封闭的自我,能和同学正常交往了,也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别人。
但是,这只是成功的开始,我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关心他的机会,始终如一的把“尊重”放在第一位。
有一天,他走到我身边说:“老师你对我真好,我将来一定好好学习,报答你!”这是一个智力不健全的孩子得到了尊重后,他的心扉终于打开了。
这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句话的内涵了,也正是这个脆弱的个体,一个弱小的孩子身上使我真正领略了,老师给予他小小的爱和尊重,他却以博大与无私来回报。
社会转型时期的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旧有的德育方式,多从心理角度看待问题,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二、用真心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
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老师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
首先,要走进他,喜欢他,成为他的朋友,同时,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
然后要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点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能放过。
最后要抓住反复点促其飞跃。
我班有这么个学生,是一个不做作业,而且是撒谎成性的学生。
你每天问他要作业,今天忘带了,明天带来,为此,我找到他谈:问:“你上课听得懂吗”,他点点头,“作业会做吗?”他点点头,“爸爸工作忙吗?”他点点头,“我想与你爸爸联系以下,”恐怕马上回到了他眼里,我再向他施加压力,“把爸爸的电话写给我,”结果是假电话号码。
放学后,我留下他,要上他家见一见他的爸爸。
就在我推车一眨眼的工夫,不见了。
接下来,我通过多种渠道和他爸爸联系上,原来,爸爸经常打骂孩子,作业不好打骂,考不好也打骂,久而久之,孩子就是不愿写作业。
经过这件事,我进行了细细分析,觉得还是从心理入手。
首先,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以缓解压力。
其次,找机会打开他的“心结”。
以后呢,他不写作业,就留下他默默地把本子放在他桌上,静静的看着他补完,做的好时也表扬他,并鼓励他道:“如果家庭作业也能这样完成该多好啊!”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关系渐渐的亲密了许多,再加上这孩子,爱劳动,我就借机表扬,还选他当路队长,让同学多帮助他,陪着他做作业,我及时与家长联系,不再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现在的他,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刻苦了,上课专心了,作业天天完成,虽然也有几次反复,但我毫不懈怠,总是从侧面开导他。
那天,他主动拿来了自己在外面买的辅导a、b、c卷让我看,来证明自己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再次理解了“世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们常说某些学生“顽固不化”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教育学生的最关键是要捕捉或创造好的教育契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让我们用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吧!三、创设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学校是一个大环境,我们学校是一个窗口学校。
在德育及教学各方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班级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的文化育人环境。
作为班主任,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凭着满腔热血及才智和汗水,努力探索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健康的氛围,良好的班级一旦形成,便有着巨大的感召力,教育力和相对的稳定性。
走进我们的教室那优雅的环境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教室窗明几净,地板一尘不染,墙上挂着一面面锦旗、镜框、桌椅横竖成线,黑板报图文并茂,鲜花翠草缀在窗台,处处弥漫着求学上进的气息:墙壁上张贴着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别具一格的竞赛名次;独出心裁的学生明星宣传栏,为全班学生树立了学习、超群的榜样;还有那小组流动红旗,激励着同学们携手共进。
所有这一切,无不映照着教室里那赫然醒目的、渗透着强烈时代感的各种标语口号,如“在竞争中求生存”、“团结、奋进、拼搏、创新”等,使整个班级充满了比学赶帮超的浓浓气氛。
在这样的环境中,少了吵闹打骂,桌椅完好无损,处处可见文明的言谈和举止。
这里为学生求知欲的满足打开着一扇扇的窗扉,为学生的人格塑造奠定着一块块基石。
学生们处在这样一个清新整洁、文明优雅、丰富多采的生活环境中,就会心旷神怡,积极进取。
四、班级管理要有创新班主任单纯的说教,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班级管理应该经常创新,辨症施治,架起一道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现代教育是把学生责权主体来对待,这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
班级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在班级管理中,我创设优化的管理情境,把学生从受教育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中,责权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创建了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较强凝聚力的班级体,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民主化组织,我实施了“班干部竞选制”“我来当班长”“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情境。
通过自我体验,使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挖掘,这不仅给每个孩子创设了学习管理的机会,使每个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而且发现了学生许多特长。
每个人都从中成功得到了自信,高昂的群体士气使班集体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学生的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也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思维活跃、责任感强、有独立见解和组织才能的优秀干部。
在抓好班级管理的同时,我还开展了寓教于乐,丰富多采的活动。
学生的个性才华得到展示,集体自豪感得以增强。
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新年联欢会场新颖别致的布置,献给妈妈的礼物,蓝天、白云、水清、泉涌环保活动,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古诗文诵读表演,雏鹰假日小队等,每个人都从个体参与的自豪感中感受到集体的自豪,使我们的班集体拥有了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气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在各项活动比赛中均获得好成绩,尤其是在遵规守纪方面,更为其他班级起到了示范作用,多次被评为文明示范班、示范路队、先进班集体。
各项评比的流动红旗始终在我们的教室飘扬。
同学们都说:“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而自豪;为我是班级中的一员而骄傲!”以上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传统管理观念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好似春风扑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情,其景其情乐陶陶,效果非常明显。
五、在教学中开拓创新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种教学成果不断涌现,是每一位教师不由为之心动。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是好的教师。
教师授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威信。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看到班主任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科学善钻研的创业精神。
知识经济的大潮扑面,这就要求教师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变成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
不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让学生“自己”“亲自”索取。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因为我知道,一个高明的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
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
教学中以“一切为了学生”热爱学生,相信学生,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学习的精神。
我在教育战线上已经默默耕耘十七年了,作为班主任,我倾注了满腔热血,挥洒了一路汗水。
记不清有多少次的家访,记不清多少次为生病的学生看病,更不知多少次为学生义务补课,多少次和学生促膝谈心。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我所带的班级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名列茅。
班内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文明示范中队,示范路队、优秀雏鹰假日小队等。
我个人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区优秀班主任,在各项论文比赛中分别在市区获一二等奖。
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和煦阳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长着,我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的欣慰,自己也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创造了为人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