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
怀古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
一类。它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或历史遗迹为歌咏的题材,寄托作者
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
怀古诗的几个常见特点
主题:多为吊古伤今,借古讽今。即借咏古
以表达盛衰之感、身世之叹、讽喻之意等。
选材:1、多选恒定不变之物(关山、明月、
潮水、花草、林木、鸣禽等)
2、多写寂寞荒凉之景。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和西施游乐的地方, 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 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 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 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 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 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 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 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 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 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西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 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 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者罢了。
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 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 无常的人事,见出昔盛今衰之感,所以其表现 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 多端的艺术技巧。
拓展:咏史怀古诗——刘禹锡《金陵五题》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讨论: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 第四句是什么关 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悟 出了怎样的道理?
前三句所写景物为作者的推测想象之景,极力渲染出当 时的热闹繁华, “只今惟有鹧鸪飞”为眼前景,写出今日此 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 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 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 利化为乌有。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传之子 孙万代,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本 诗的积极意义所在。
手法:多用对比反衬之法
(借古讽今、引用典故、虚实结合)
风格:多含沉郁悲凉之气。
写作背景
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 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 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而写下的。 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 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 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 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 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越中览古
苏台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旧苑荒台杨柳新,
战士还家尽锦衣。 菱歌清唱不胜春。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西江月,
只今惟有鹧鸪飞。 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 似,都用了对比手法。 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 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 荒凉抹杀,转出主旨。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但他的一 生 ,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 ,游历遍迹 了大半个中国。具有“济苍生”“安黎元” 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 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 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 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 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 明快,形成雄奇豪放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 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 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讨论: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 战士凯旋,得到赏赐,不穿盔甲穿锦衣。 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 的喜悦和骄傲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 来,花儿样的美人,在宫殿簇拥着他,侍候着他。 锦衣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好、热闹、 欢乐的气氛! 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 眼前,选取他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即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来写,首句点 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只 “尽锦衣”三字,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 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春殿”应 “如花”,充分地表达出越王在胜利以后把过去的卧 薪尝胆之事丢得干干净净了。
《台 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结绮临春:结绮阁和临春阁,陈后主建造的两座 穷极奢华的楼阁。 后庭花:本名《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制。 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
结句一转,把上面一切全部勾销,现在人们所看 到的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至此 全诗的主旨: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慨叹而出。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昔 盛 (起)述历史事件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对 比
写战士还家(喜悦骄傲) (承) 写勾践回宫(热闹欢乐)
今 写眼前凄凉景(凄凉) 只今惟有鹧鸪飞。 (转) 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