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2018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件2018

机整体,如实地把世界看做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
的;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⑤要全面地把握辩证的
否定观,坚持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
唯 物 辩 证 法 联系的观点 基本观点: 发展的观点 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根本要求: ——创新 总 特 征 (实质和核心)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中国动画并非技不如人, 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
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发?
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思考:创新是如何推动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形 成和发展的?
4、创新的重要性(从社会的角度)
①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
创新一方面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另一 方法论 方面是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 树立创新意识 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一框主要讲了创新意识的两个辩证 法的哲学基础:一是辩证否定观,二是辩 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这两个方面从理论 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 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实践的层 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深海探测器 蛟龙号
天宫一号 太空计划
3)、技术创新还对什么产生影响?
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分歧之一 分歧之二 分歧之三 根本 观点 根本 分歧 是否承认 矛盾,是 否承认事 物的内部 矛盾是事 物发展的 源泉 。
唯物辩 联系的 观点 证法 形而 上学 孤立的 观点
发展的 观点 静止的 观点
全面的 观点 片面的 观点
承认 矛盾 否认 矛盾
目标测试
1.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里记
5.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滴水石穿 C.物极必反 D.刻舟求剑 E.断章取义 F.墨守成规 G.失败乃成功之母 H.统筹兼顾
)
I.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J.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ADEFJ
似我者死”。这里石涛和齐白石都强调(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
B.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条件
C.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发展
D.只有继承旧事物中合理因素才能实现发展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 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 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中国动画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的《大 闹天宫》以及70年代末的《哪吒闹海 》等, 均在世界上 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 日本漫画迅速崛起, 现在打开中国的电视机, 动画片时段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 动画片的天下, 国产动画片仅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15%. 创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动画 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个性化强, 要么及其夸张, 充 满喜剧效果, 要么稀奇古怪, 充满神秘色彩.
思考:故事中的犹太人为什么能
取得成功?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 理?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 (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①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 方式决定的。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创新, 推动科枝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 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能力和 水平不断提高。
载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上述材料体现的
观点是(

①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②只有创新,我们才能促
进民族进步 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④要坚持
制度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
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的先导.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 源泉。 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而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必须 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辩证法: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 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 实。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 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的作用)
中国发展的缩影
深圳三十年
想一想他们能担多重?
想一想它能拉多重?
想一想他们能采多少?
想一想它能采多少?
1)、是什么使人的生产能力有了这么大 的提高?
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随着工具变化的同时对人的要求什 么发生了变化?
理论创新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政治角度) 推动 推动
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列举我国现代在理论Fra bibliotek制度上的创新事例。
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提出, 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
聪明的犹太人
1974年,美国人为了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所扔下 1946年,一个犹太人和他的儿子来到美国经 的废料,向社会招标,但好久没人应标。但一个犹太 人看到看到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铝和木材,未提任 营铜器,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 何条件,当即接标。他把废铜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 答 35美分。父亲说:“不对,作为犹太人的儿子 把木头加工成底座;他用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 你应该说 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 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上面扫下来的灰尘包装 看看。”儿子先后把铜加工成铜鼓、簧片和奥运 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三个月,这堆废料在他手中 会奖牌,最高时一磅铜卖到 3500美元。 变成了350万美元,比父亲当年所说的一磅铜的价格整 整高出1万倍。
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C.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D.深入群众、贴近生活
3.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十分鄙视摹仿,他说:“纵逼
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我之为
我,自有我在。”齐白石曾告诫他学生:“学我者生,
复习回顾
辩证否定观
自己否定自己,自己 发展自己;辩证的否 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 的环节,是包含肯定 的否定,是既克服又 保留,是“扬弃”。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 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对每一 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其暂时性 方面去理解;辩证法按其本质 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 创新的
推动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一度是困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1991年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市场也 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又进 一步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 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 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 篇章。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 认识论: 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讨论: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创新?
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②要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
合起来;③要承认是世界是由普遍联系构成的一个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