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车辆的维修
上海地铁1号线1995年建成,1996年向南延伸,全长 20.5km;2号线2000年建成,长19km;3号线2000年底 建成,长24.7km;
广州地铁1号线1998年12月建成,全长18.5km
2号线2003年6月通车,全长23.32km;
目前我国还有10多座城市制定了修建地铁的计划。
(2)不具备车辆大修功能的车辆段:负责车辆
的停放、运用和一线检修工作,也称车厂;
(3)停车场:负责车辆的停放和运用工作。
2 布局原则
(1)对于地铁网络规划来说,一般是一条线设置 一个车厂,一条或几条线共用一个大修工厂。 (2)车辆基地布局应综合考虑市政规划、轨道交 通路网规划、道路交通、土地、供电、给排水和环 境保护等诸因素。 (3)车辆段的生产设施布置,应以主车库为核心,
在线运营车辆发生故障,但不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一般继续
维持运行,待车辆回库后再对故障进行处理;
运营车辆发生严重故障,不能维持正常运行,且短时间内无 法进行有效处理,为了不致耽误车上旅客太长时间和保证地铁 线路的正常运行,有必要进行清客,使用地铁车辆或工程车将 其牵引出运营线路退出服务,进行维修;
内以最有效而快速的方式来输送大量乘客。
2 轻轨交通
是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系统,客运 量在地铁与公共汽车之间; 轻轨分为两类:一类为准地铁,另一类为新型有 轨电车;
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是 1888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茨门德市; 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运营中发生脱轨、颠覆、火灾或车辆走行部发生如切轴等严
重故障,维修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成立紧急救援队伍,疏 通旅客,将故障车进行紧急处理。
三
地铁车辆的维修费 用过大的某些部件,采用改进部件设计的方 式解决问题,力求根除故障。实施改善性维 修的关键内容有:
架修
5年
500000
25 天
大修
10 年
1000000
40 天
(2) 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车辆定期检修周期表
修程 日检 双周检 三月检 半年检 一年检 二年检 三年检 架修 厂修 检修周期 运营时间 走行公里(万 km) 1天 2周 0.35~0.5 3 个月 2.5~3.5 6 个月 6.5~8 1年 12.5~15 2年 23~28 3年 34~40 6年 62~75 12 年 125~150
改善项目实验,根据改进后车辆运行效果,决定
是否推广使用。
第三节
地铁车辆维修制度发展趋势
一 诊断性维修方式的运用推广
诊断性维修又称状态修、视情维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 技术特点来确定维修时机。在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基础 上,掌握设备劣化发展情况,在高度预知情况下,适时 安排预防性修理,其优点有:
减少维修次数; 减少车辆检修停时; 减少维修工作量和人工成本; 降低车辆设备人为拆卸造成的损坏故障;
地铁车辆的运用、检修、清洁功能;
地铁事故列车的救援功能;
地铁沿线固定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功能; 地铁运营所需物资设备的采购、储存供应功能; 地铁系统各类管理、技术人员的日常管理办公和培训功能。
二 地铁车辆基地的分类及布局
1 分类
(1)具备车辆大修功能的车辆段:承担地铁车
辆大修工作,也称车辆大修厂;
四
2
地铁车辆段的形式与规模
车辆段配属车辆数量的确定和建设规模 车辆段配属车辆包括运用车、检修车和备用车三部分,
辆故障数据的积累、统计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定
期维修周期和级别。
2
目前国内地铁车辆定期检修方式
(1)上海地铁
车辆检修采用预防修和互换修;
车载设备和大型部件实行成套换修;
固定周期的检修作业逐渐向状态维修作业过渡;
车辆检修尽可能做到“社会化”。
上海地铁车辆定期检修周期表
检修 级别 列检 双周 检 双月 检 定修 时间 间隔 1日 2周 2月 1年 走行公 检修 里(km) 停时 4000 20000 100000 4h 48h 10 天 主要检修内容和要求 系统功能检查,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系统功能检查,易损件检查更换, 保证车辆状态 主要部件状态检查测试,更换使用 周期短的零件 架车,局部解体。大型部件细致检 查、测试、修理、旋轮,保证车辆 整体性能 架车,基本分解。走行部和牵引电 机分解、清洗、检查、修理。恢复 车辆主要性能 架车,全部分解。车体和转向架整 形;电机、电器线路、轮对分解修 理;车辆外表喷漆;局部技术改造。 恢复车辆基本性能,达到或接近新 造车的水平
注:时间或走行公里任一情况达到,即进行检修。
(3)北京地铁
车辆生产时间早,技术水平较低; 检修制度和修程安排基本沿用机务检修模式; 修程分厂修、架修、定修、月修; 同一修程维修周期短,维修工作量大。
北京地铁车辆定期检修周期表
检修 级别 月修 走行公里 (万 km) 0.9~1.1 检修停时 不超过 2 天 库停 9 天,调试 7 天,总价不超 过 16 天 库停 17 天,调 试 7 天,总价不 超过 24 天 主要检修内容和要求 对耐用周期短的部件进行检 查修理和对主要部件进行检 查保养 对关键部件做细致的检查和 修理 主要对机械走行部、 牵引电机 及主要电器部件(含互换配 件)进行分解检修,恢复其性 能 对牵引电机、轮对、电器等部 件进行分解检修,恢复其性 能;对转向架、摇枕、车体的 金属构件进行损伤检查、整 形; 按照规定对高低压电器线 路进行更新铺设
四
地铁车辆段的形式与规模
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路网规划都超过了300km, 线路数量都达到了十几条,如果还采用以前的模式显然是不
合理的。所以,根据路网规划和实际的运用情况,合理确定
车辆段的形式,适当合并多条线路的架修与定修任务,就可 以提高检修设备的利用率和检修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维 修水平,降低费用。
利用现代高科技改造和发展有轨电车系统,在欧 美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
1 地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北京地铁1969年第一条线路通车,全长23.6km,1984年
第二条线路通车,全长19.9km,2000年第三条线路通车, 全长13.5km;
天津地铁在20世纪80年代建成第一条线路,全长7.4km;
定修
13~15
架修
26~30
厂修
78~90
(4)香港地铁
香港地铁在世界上综合管理水平一直处于领先
地位,车辆维修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完全遵循地铁车辆制造商的检修模式, 修程种类繁多,修理间隔期短,修理工作量大; 第二阶段:取消日检,延长周检,延长月检,取消 二年检;
第三阶段:分为一线检查和二线检修,一线检查以
使车辆维修集中于核心业务,使维修更有效利用 内部资源,降低维修成本;
便于应对工作量的波动,使得车辆维修可按计划 有序进行; 更容易选择合格委外承包商且可从承包商处获得 先进维修技术。
第四节
地铁车辆维修基地
一 地铁车辆维修基地的主要任务
地铁车辆段不仅是车辆运用、停放、清洁、检修的基 地,它还可以和综合维修中心、运营公司材料总库、 办公楼等连在一起,组成为地铁系统的维修、维护及 技术支持的保障基地。其主要任务是:
找出重复故障,分析故障根源; 对部件或部件连接配合方式采取重新设计、修 改设计或改进部件的技术要求等方法,力求根 除故障;
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改进维修工程成本,找 出维修成本和故障损失的最佳结合点,决定是否 值得进行改善维修,若成本过高,再研究是否有
其他的维修手段或维修方案可供采用;
一般要先进行试点,选择1-5列车进行改善维修
2 轻轨交通
目前有长春、大连、武汉、重庆(高架)等城市正 在建设或将运营。
第二节
地铁车辆的维修制度
一
地铁车辆的定期维修
1 地铁车辆检修级别和周期的确定方法
新线开通或新型车辆投入运营初期:主要依据车 辆供应商、制造厂提供的维修手册、大修手册等
技术资料,并参照同类车辆运用维修经验制定;
车辆运营后期:根据对车辆零件的磨耗规律及车
1950~1974年,世界上地铁建设蓬勃发展,有约
30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
1975~1995年,地铁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世界上有
30多座城市建成或正在修建地铁;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座城 市建造了地铁,累计线路总长度为5000多公里,年 客运量约为230亿人次;
地铁能够满足一些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在较长的距离
可以使维修计划安排更有弹性。
二 维修周期和级别的改进
由于车辆制造水平的提高和维修方式、水平的 提高,地铁车辆虽然仍然以定期检修为主,但
检修频率和级别不断缩小,主要有:
取消列检;
延长定期检查和检修的间隔期;
简化定修,主要减少定修中部件拆卸工作量;
三
委外维修
为降低地铁车辆维修成本,减少维修人员和维修 使用设备的购置,在地铁车辆维修中,部分项目 委托外部厂家负责维修是一种发展趋势,以充分 利用外部资源为地铁维修服务,其优点有:
在车厂做(车厂指 不具备车辆大修功 能的车辆段)
在大修厂做
3
在大修厂做或专业 厂做
二
地铁车辆的故障维修
故障维修是指维修计划之外的故障修理和 事故修理,包括在检修基地内进行的故障修 理和在地铁运营线路上对车辆突发故障进行 的抢修。
在线运营车辆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但经过 短时间(2-3min)修复或换件处理可以恢复正 常性能维持运行,一般由车辆段轮值工程师安 排轮值维修人员或驻站维修值班人员处理;
加油站。
3 车厂主要维修设施和装备
要有足够的停放列车的轨道;
要配备足够的工程车;
设置洗车机;
设置不落轮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