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A版二下《语文百花园五》ppt课件1

语文A版二下《语文百花园五》ppt课件1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 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 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 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 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 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 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 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 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 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 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 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 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 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 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 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 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 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据说骆宾王人生中第一首诗是缘自一次家长 的显摆。显摆的是骆宾王的爷爷,当时骆爷爷 正对来访的好友显摆自己的孙子聪明,好友不 信,存心出难题,于是指着河塘里正在游泳的 三只白鹅说,你孙子不是聪明吗,干脆以眼前 景色做一首诗吧!骆爷爷紧张了起来,这是存 心让人下不了台啊!七岁的骆宾王却没有退缩, 上前几步,看着眼前的一切,略微思索了一下, 然后脱口而出: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吟诵完毕,众人皆福,骆爷爷更是 高兴的找不到北,于是“神童”之说不胫而走, 从此骆宾王被盖上了“神童”的印戳!
骆 宾 王 做 《 咏 鹅 》 诗
王羲之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 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 “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 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 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 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 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 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 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 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 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 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 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 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 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 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 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 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 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 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 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 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 “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 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 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 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 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 流传。
1.读读说说。
翠 随 钟 从 岁 谁 吹 宋 最
C:翠 从 吹 S:随 岁 谁 宋 Z: 钟 最
ong:钟 从 宋 Ui:翠 随岁 谁 最 吹

骑 吹
喇叭
蘑菇 汽车 骆驼
种 洗
划 听
广播
庄稼 龙舟 衣服


骑 吹
笛子
野花 火车 木马
种 洗
划 听
音乐
玉米 小船 袜子

3.读句子,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这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激光是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的,太阳光是 分散的。 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去 玩儿。
我发现……
照样子,用下列词语造句。
是……还是…… 这只苹果是甜的还是苦的呢?
要……不要…… 我们写作业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是……是…… 小红的裙子是黑色的,小花的裙子是白色的。
读《小河和大海》回答问题。
1.小河为什么羞愧? 因自以为很大的小河看到比自己大的大海感到十 分羞愧。
2.小河为什么对大海更佩服了? 因为大海十分谦虚让小河更佩服。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切忌自以为是。
我国古人小时候的故事。你能再补充几个吗?
1.《孔融让梨》 2.《孔子拜师》 3.《孟母三迁》 4.《铁棒磨成针》唐代大诗人李白 5.《舌与牙》商容是殷商时期一位有学问的人。 6.《凿壁偷光》 7.《 囊萤映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