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练5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速读”的时代,如何让深阅读变得有趣好玩?以下是学生的三种看法。
第一种是,阅读应该做“减法”,不追求阅读的数量,而追求阅读的本质——在对文字的真实感受中,体味书籍带来的愉悦。
第二种是,阅读要与实践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经典“动”起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经典读起来更有趣。
第三种是,阅读要追求数量,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将不同的时间配比不同的阅读模式和阅读材料,通过日积月累,获得阅读的快乐,达到阅读效果的最大化。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阅读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种看法,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题提示材料的主题非常明确,在“速读”时代,如何让深阅读变得有趣好玩?第二段给出了三种看法:一是轻数量重质量,二是阅读结合实践,三是数量积累。
三种看法本身应该都是可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的要求与一般材料有所不同。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阅读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种看法,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行文内容必须结合个人的阅读体会,且要把三种看法加以比较,最终得出明确的观点。
立意时,可任选其一,或两两结合或进行综合性立意。
可以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精选深读,乐在其中;(2)在生活中享受读书之乐;(3)读万卷书,成就万分精彩;(4)读书三味,在贪、痴、行(贪读书之数,痴读书之质,行读书之用)。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热词,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事物。
它具有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的特点、社会风尚、民族心态等。
近年来出现的热词有:新常态、供给侧、葛优躺、洪荒之力、绿色通道、工匠精神、司法改革、记得住乡愁、常回家看看、雾霾、网络暴力、中国式过马路等。
当下的中国到底是怎样一个中国?请从以上热词中选择两到三个来呈现你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和思考,准备参加国庆69周年演讲。
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题提示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关注材料,更要关注“任务指令”。
这里需要注意“选择两到三个来呈现你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和思考”“准备参加国庆69周年演讲”“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等要求。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攻坚克难,满怀信心。
我们身处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共筑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可结合新常态、供给侧、司法改革、洪荒之力等热词,描绘中国人民在“新长征”路上满怀信心、攻坚克难的情形,表达为实现中国梦,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
(2)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温饱基本解决,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可结合葛优躺、网络暴力、中国式过马路等热词,说明精神文明、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表达对现状的忧虑,对改革和对祖国前途的关注。
(3)注重人文精神,促进和谐发展。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可结合绿色通道、记得住乡愁、常回家看看等热词,阐述现代化建设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表达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解和愿望。
高考语文答题的注意事项一、开考前5分钟1.发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2.接到试卷,请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板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
对于作文,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要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
这样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二、开考后前40分钟1.开考后首先集中精力完成客观选择题(10题),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也不能多于40分钟。
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平时测验中有些同学就只用了20多分钟),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
其实这是没必要的,只要你明确考察意图,据熟点迁移,冷静比较,应该果断作决。
因为你必须着眼全局,保证完成全卷。
2.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3.做选择题要有一次成功的意识,既注意考点设置,又要凭借语感,如有二选一时干扰性极强的情况,也一定要在认真辨析的前提下,定下一个预选答案,这时可在题号前打一个问号,以备做完后有针对性地检查。
4.选择题每做一题,必须在题号前写明答案,切忌在选项上打“√”,这样可能导致填涂失误;也不要选定一个便手忙脚乱在卡上填涂一个,这样会阻碍思维。
5.选择题全部做完后,便集中时间填涂答案,要注意:首先在所选答案的方框内一次性做好记号,如打小“√”,或者涂黑点,并按题号再一一核对无误,然后一次性按要求规范填涂。
三、开考后40--90分钟1.第四、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2.今年高考语文继续实行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一是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划;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
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几题答案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三是要点分明,表述规范。
主要是诗歌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些题型,一定要据分值设定要点,4分、6分题先观点后阐释,关键词鲜明、层次明朗。
四、最后1个小时1.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行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文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3.网上阅卷,做文书写以清晰、整洁为原则。
字不宜过小或大而潦草,或用力过轻;如有写错处,字少可用橡皮擦,字数多最好用直尺比在上面划一横线,不允许用其它方式夸大暴露问题。
4.留下3到5分钟做全卷的检查,不要轻易改动选择题答案。
五、对全卷答题的具体操作,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总问题:1.要规范操作,接到试卷后,要先看题数、题型、分值,对重点的题如作文先用时间细读一下,让其在头脑中“发酵”做到对整个考试的内容及难易心中有数。
不要匆忙作答,一是可以避免因试卷有问题而白费精力,二是可以避免因监考老师的批评而影响你的情绪。
2.先易后难,按自己划分的顺序作答。
也就是说,这个答题顺序可以不按试卷顺序来。
确立试题的依据,一是试题的难易。
卷子一发下来,在浏览试卷时,发现自己会做的或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选择题,应在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题时立即答上。
遇到不会做的题,如通读三遍后仍不知如何下手,应立即“放过”,但要记住题号,必须注上醒目的记号。
这样我们试卷上第一遍所做的题大多是会做的,答题信心也就建立起来,然后全力解决不会的题。
还可以避免因小失大,因为前面的试题相关性不强,有的试题可以最后单独解决,而后面的阅读题相关性很强,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
前面丢掉的是一题,后面丢掉的可能是一片--连锁反应。
再说,有些题,像第1第2小题,不会做就不会做了,花费再多的时间也没用。
确立试题的还有一个依据是自己的特殊情况。
比如有的同学在头脑清醒时做科技文效果很好,否则相反。
那你就可以先做这题。
还有的同学作文也是这样。
3.绝对不允许留空白,做不到的要猜。
写了还有一点希望,不写一点希望也没有。
4.时间安排要适度从紧,稍留空余。
建议花90分钟在基础知识上,选择题力求在35-40分钟完成,作文外的主观题,要用足45-50分钟,尤其是鉴赏题、语言运用题(如仿写)要充分用足时间,但也不能久拖不决,至少花50分钟在作文上,其中审题不得少于5-10分钟(这里实际还有构思拟提纲的时间),想好了再写,8分钟检查,2分钟涂卡。
但最好做完基础知识题后就涂卡。
不要做一题就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应该全部做完检查后,再五个一组填入答题卡。
这样先安排好时间表能有效避免为赶时间书写潦草、隐性失分的毛病5.要有失分得分意识。
一方面,能做好的题要分分必争,就像熟话说的成熟的粮食要颗粒归仓。
主观题每做一题,都要思考一下,怎样还可多得分,哪怕是半分。
但另一方面,做不到的题不要死抠不放。
要允许有自己做不到的,这很正常,因为140分以上的是凤毛麟角。
每一道题超过了自己定的大致时间,就要果断舍弃,不要流连。
要防止因为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题目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影响甚至耽误其他容易题目的完成,导致本来拿不到的分数没拿到,而应该拿到的分数也没拿到的结果。
6.遇到难题,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
还要自信一点,我难,别人也难。
如果我做不了,该还有多少人做不了。
考场上要有一股豪气和斗志,不要还没交锋就败下阵来。
碰到自认为简单的或似曾相识的题,不可大意,要警惕思维定势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