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讲稿
一、教案
2005级医学心理,2005级临床动物组织中核酸的
课程名称授课专业和班级本科9班,2005级临床本科6提取与组分的鉴定
班,2005级药学专科授课学
授课内容纸层析鉴定转氨作用4学时时
2006.11.27,
6、7、
8、9节,
6、
2006.11.30,
7、8、9节,
1、2、授课地点分析实验室日期节次
2006.12.1,
3、4节,
1、2、
3、
2006.12.284节
教学目的熟悉苯酚法提取动物组织中核酸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核酸的组成,掌握核酸组分的鉴定方法。
教学重点动物组织中核酸提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核酸组分的鉴定
教学难点核酸提取的操作;核酸组分的鉴定
教具黑板、粉笔、实验材料、实验仪器等。
教学方法小班讲课
动物组织中核酸提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10分钟
教学过程核酸组分的鉴定10分钟
学生实验操作130分钟实验结果观察及讨论分析10分钟
(1)刘粤梅朱怀荣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文峰黄林邦主编《分析与实验检测技术》(江西高校出版社)思考题
课后总结影响本次实验的因素?
参考书籍
二、讲稿
(一)实验原理:
核酸由磷酸、戊糖、含氮碱基化合物组成,根据戊糖的不同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
由于它们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因此,提取核酸时必须使核酸与蛋白质分离开并去掉蛋白质。
核蛋白可用水从动物组织(实验中用肝)中提取,再用水饱和的酚去蛋白,释放出核酸,最后用乙醇沉淀出核酸。
核酸可被硫酸水解得到磷酸、戊糖、含氮碱基化合物,根据这三种物质的性质特点可用不同的方法加以鉴定:
1.磷酸:
可与钼酸试剂作用产生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如维生素C或氨基萘酚磺酸等)作用下可立即被还原成蓝色的钼蓝,其颜色的深浅与磷的含量成正比。
2.含氮碱基化合物:
嘌呤碱可与硝酸银作用生成灰褐色的絮状嘌呤银。
3.戊糖:
核糖:
与浓酸(浓盐酸或浓硫酸)共热得到糠醛,后者与3,5-二羟甲苯缩合而成绿色化合物。
脱氧核糖:
与浓酸(浓盐酸或浓硫酸)共热得到ω-羟基-r-酮基戊醛,后者与二苯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二)实验步骤:
1.核酸的提取:
①称取新鲜动物肝2克,剪碎置于研钵中,加3ml蒸馏水研磨成糊状(约5分钟)。
②加90%苯酚5ml于研钵中再研磨5分钟左右,转入离心管中3000 rpm 离心5分钟。
③用小滴管取上层液于离心管中,加2ml乙醚并搅拌均匀,3000rpm离心3分钟,用毛细滴管取下层液于另一离心管中。
④加95%乙醇2ml于离心管中,搅拌混匀后3000rpm离心5分钟弃上层液即得核酸沉淀。
2.核酸的水解:
于装有核酸沉淀的离心管中加2ml蒸馏水,震荡摇匀使沉淀溶解。
加入10%硫酸2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7分钟,再冷却备用。
3.核酸的鉴定:
①嘌呤鉴定:
核酸水解液5%硫酸浓氨水5%AgNO
3测定皿20滴----数滴至碱性10滴
对照皿---- 20滴数滴至碱性10滴
加入AgNO
3后观察变化,静止15分钟后比较两皿沉淀。
②核糖检定:
核酸水解液5%硫酸3,5-二羟甲苯
测定管4滴--- 6滴
对照管---- 4滴6滴
摇匀后沸水浴10分钟,比较两管差异。
③磷酸的鉴定:
核酸水解液5%硫酸钼酸试剂3%维生素C 测定管10滴--- 5滴10滴对照管--- 10滴5滴10滴摇匀后室温放置5分钟,比较两管差异。
(三)学生实验操作:
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
(五)实验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