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键与能量练习题

化学键与能量练习题

化学键与能量练习题2015.10.291.反应2C +O 2===2CO 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 g C(s)与一定量O 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B .2 mol C(s)与足量O 2(g)反应生成CO 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C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 2(g)===2CO(g) ΔH =-221 kJD .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 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 Sn (s 、白)+2HCl (aq )=SnCl2(aq )+H2(g ) ΔH 1② Sn (s 、灰)+2HCl (aq )=SnCl2(aq )+H2(g ) ΔH 2③ Sn (s 、灰) Sn (s 、白) ΔH 3=+2.1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ΔH 1>ΔH 2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3.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 △H=Q 1kJ /mol21H 2SO 4(浓)+NaOH(aq)=21Na 2SO 4(aq)+H 2O(1) △H=Q 2kJ /mol 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H=Q 3kJ /mol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 )A.Q 1=Q 2=Q 3 B .Q 2>Q 1>Q 3 C.Q 2>Q 3>Q 1 D.Q 2=Q 3>Q 14.(09全国卷Ⅱ11) 已知:2H 2(g )+ O 2(g)=2H 2O(l) ΔH= -571.6KJ· mol -1CH 4(g )+ 2O 2(g)=CO 2(g)+2H 2O(l) ΔH= -890KJ· mol -1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B .1∶3C .1∶4D .2∶35.(09天津卷6)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Na 2O 2(s)+CO 2(g)=Na 2CO 3(s)+ 21O (g)2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452 kJ/molD.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6.(2011重庆) 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

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 、330kJ 。

则S(s)+3F 2(g)=SF 6(g)的反应热△H 为A. -1780kJ/mol B . -1220 kJ/mol C.-450 kJ/mol D. +430 kJ/mol7.(2011海南)某反应的△H=+100kJ·mol -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 -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 -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 -1D .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 -18.(2011上海)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 2(g)+ H 2(g)2HI(g)+ 9.48 kJ (ii) I 2(S)+ H 2(g)2HI(g) - 26.48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54g I 2(g)中通入2gH 2(g),反应放热9.48 kJ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9. [2012·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9]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2006江苏高考,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 (s )+O 2(g)====CO 2(g) ΔH 1 C(s)+ 21O 2(g) ====CO(g) ΔH 2②S(s)+O 2(g) ====SO 2(g) ΔH 3 S(g)+O 2(g) ====SO 2(g) ΔH 4③H 2(g)+ 21O 2(g) ====H 2O(l) ΔH 52H 2(g)+O 2(g) ====2H 2O(l) 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 ====Ca(OH)2(s) ΔH 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11.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12]肼(H 2NNH 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题12所示,已知断裂1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N 为942、O=O 为500、N-N 为154,则断裂1molN-H 键所需的能量(KJ )是A.194 B .391 C.516. D.658假想中间物的总能量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2N(g)+4H(g)+2O(g)N 2H 4(g)+O 2(g)N 2(g)+2H 2O(g)△H 3△H 1=-534KJ mol -1.△H 2=-2752KJ mol -1.↓↑12.(1)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 K 时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MgI 2中Mg 2+与I -间的作用力小于MgF 2中Mg 2+与F -间的作用力②Mg 与F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③MgBr 2与Cl 2反应的ΔH <0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 2>MgBr 2>MgCl 2>MgF 2⑤MgF 2(s)+Br 2(l)===MgBr 2(s)+F 2(g) ΔH =+600 kJ·mol -1(2)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 +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3。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1 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可逆反应N 2+3H22NH3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加入2 mol NH3,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Q2。

已知Q2=4Q1,则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A.20% B.25% C.75% D.80%14、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但中和热应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_;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5.(08全国Ⅱ卷)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α2,α2_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 5。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 和Cl 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 5的△H 3=_________,P 和Cl 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 5的△H 4______△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 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 = 50.5 kJ·mol -1,活化能E a = 90.4 kJ·mol -1。

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

课后练习:1.在100g 炭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和CO 2的体积比为1:2.已知:C (s )+1/2O 2(g )=CO (g );△H 1=-110.35kJ/molCO (g )+1/2O 2= CO 2(g );△H 2=-282.57kJ/mol则与100g 炭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