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理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80503T)
1、专业导师
(1)刘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能源系主任。

全国新能源专业联盟常务理事,电力行业高端专家智库特聘专家,中国投资协会能源专委会专家、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学科竞赛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

出版著作3部,授权专利17项。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适应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旺盛需求,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基础,培养太阳能与风力发电领域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严谨科学态度、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专业特色
围绕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创新与应用,强化实践教学,为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

专业授课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多数具有海外留学、工作,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以及电力行业高级工程人才的实践工作经历。

本专业特色是以机电技术为基础,讲授机电技术在新能源风电装备与太阳能领域的具体应用,有别于以材料学、热能动力工程、控制工程为基础的培养不同,本专业培养学生既掌握机电技术,又掌握风电装备的设计制造与控制技术、太阳能系统的设计与建造,就业与考研领域宽泛。

4、主干课程
(1)专业课程:新能源技术与应用、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风电机组运行与维护,太阳能转换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工程、分布式光伏系统工程设计、太阳能利用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2)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控制工程、电机学、材料力学、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力电子、电子技术、电工技术、PLC、单片机的控制应用实训等。

5、毕业前景
新能源是新兴行业、朝阳产业,蕴含大量创新创业机会。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检测与运维;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建造,以及新能源项目的管理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与努力,未来可成长为新能源风电与太阳能工程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6、“师哥师姐在哪里”
(2016届一个新能源毕业班考研情况)
周徐: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硕博连读;
冯紫嫣:北京交通大学,硕博连读,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访学;
连魏魏:华北电力大学,硕士,河南省电力公司;
张航:华北电力大学,硕士,鲁能新能源集团;
方意初:日本福井大学,硕士,日本丰田车体就职;
陈云强: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毕业,网易工作;
徐红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
刘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保定长城能源公司从事汽车动力电池测试;
秦文丽: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北京制造行业工作;
张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北京经纬恒润科技公司。

7、师长寄语
刘泉教授:新能源是朝阳产业,风电与太阳能光伏,合起来就是“风光无限”,希望在未来的清洁能源、新能源领域,看到你们大显身手的身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