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批判学派
一、批判学派的诞生及与传统学派的区别 1、批判学派会首先在欧洲兴起的原因: 60年代的欧洲,是个动荡的时代。作为“批 判的武器”的批判理论大放异彩。 ①这是传播学研究与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相结 合的产物。 ②其次,欧洲批判学派的传播研究是由欧洲 传播的实践所决定的。 ③从学术研究的发展规律看,欧洲批判学派 的兴起也是顺理成章的。(植根于哲学的发展 基础之上)
• 二、批判学派的思想源头 1、西方马克思主义 • (1)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意识形态的概念;阶级斗争的观点。 • (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人对于自己与 世界的关系的想象。人是意识形态的人。意 识形态通过“召唤”,使人成为社会结构的 主体。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是国家暴 力机器;而教会、学校、政党、媒体等是国 家意识形态机器。暴力机器的镇压和意识形 态机器的诱导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
第一节: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 一.经验学派 主要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 流派。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 流派相区别。 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既是方 法论,又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
• (一)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经验学派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 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第二节: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传统学派 地 传统学派 位
批判学派 20 世纪 60 年代在欧洲发展起来, 作为传统学派的对立面出现
自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萌芽,传统学 派开始形成,并占据主流地位
价 行政管理学派 对现存的传播制度、传播文化进 值 行批判,寻找社会公众可能的抗 观 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占 争方式 据统治地位的传播者和传播控制者出谋 划策 方 经验学派/实证学派 法 论 注重定量研究,强调从经验材料中总 结出模式和理论,微观研究成果丰硕 注重定性研究,使用哲学的思辨 方法和符号学、人类学的方法, 在宏观研究领域提出了更深刻的 思想
• 霍克海默: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担任 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 才。于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从 此法兰克福学派出现。1937年,霍克海默在《社会研究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为法兰克福学派奠定思想根基的论 文《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 • 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两者之间本 质区别是:①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 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 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②传统理论总是 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 会秩序相调合的顺从化结论;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 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 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③传统理论以肯定的面目出现, 批判理论则是作为一种否定的理论出现的。批判理论首 先表现为一种立场,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 主要原则: 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不能随意变更, 以便提供验证的手段; 2、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 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 论模式或定理。
• 局限性: 1、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经验材料 有限,理性和精神活动不能单纯地加以说明; 2、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的程序,不具自然科 学的精确严谨,说明不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 3、依赖个人或小群体层面的经验材料,在社 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4、主张的纯客观态度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2、法兰克福学派 •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从马克 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宏观的广泛的批 判性研究。1934年迁往美国,1949年回到法兰克福。 •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vs. 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 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 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 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 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 人才,其中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多诺。霍克海默在 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一批对资 本主义丑陋文明满怀厌恶和义愤的年轻思想家,便以此 为阵地,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法兰克福学派虽 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 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 最著名的”人物。第二代领袖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经验性方法: 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 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出现于19世纪后期,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 立场联系在一起。
• 经验性方法的基本前提: 1、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可以通过 一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 2、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客观性的科 学方法; 3、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与假设,都能通过一定的 科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
2、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性分析: • 目的的差异: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维护现存 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实用性明显;批判学 派志在对现存的传播状况进行批判,促进社会 变化。 • 焦点的差异:传统学派的焦点放在传播效果和 受众研究上,而批判学派更关注宏观的传播体 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 • 方法的差异:传统学派主要采用来自社会学、 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经验、微 观;批判学派从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社 会学等人文学科领域出发,注重思辩、理论、 宏观。
• (3)葛兰西:霸权(hegemony,或译为领 导权) • 霸权不是意识形态,它不是阶级意念的简单 再现,也不能由统治阶级强加,而是由大众 传媒等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活 动,把支配阶级的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 益,目的是制造“社会同意”。 • (4)伊格尔顿:“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 若不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反映,并使人确信它 反映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 利益,没有把握这些阶级的经验中某些至关 重要的主题并加以改造,是不可能长久存在 下去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二)美国的经验学派-又称管理学派 特点: 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 2、判断事物的标准不是思想语言本身,而是其所 引起的客观行为; 3、传播效果问题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4、多元主义的社会观:西方社会不是阶级支配, 而是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制衡的社会; 5、传播学研究不是为了变革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而 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实现社会管理; 6、不可能从批判的立场上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 众传播,以及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7、只能出于维护现存制度目的,从管理的角度作一 些修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