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隧洞设计范本
5.水力设计7
6.稳定分析12
7.结构设计13
8.细部设计14
9.临时及永久支护处理14
10.构造设计15
11.灌浆设计15
12.抗磨损、防空蚀设计16
13.消能防冲设计16
14.专题研究16
15.观测设计16
16.工程量计算17
17.设计成果17
工程位于,是以为主,、、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坝,最大坝高m。电站装机容量MW,保证出力MW,年发电量104kW·h,总库容亿m3。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年月审查通过。选定坝址为。泄洪建筑物有、、。泄洪隧洞为。
2
2.1
(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3)技术设计任务书;
(4)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5)可行性研究阶段中间报告及审批文件;
(6)有关专题报告。
2.2主要设计规
(1)SD 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
(5)围岩分类及物理力学特性,见表1
表1围岩分类及物理力学特性表
洞段
岩性
围岩分类
容重
kN/m3
单位弹性
抗力系数K0
MPa/cm
坚硬系数
f
弹性模量
E
GPa
泊桑比μ
抗剪断强度
渗透系数k
cm/s
f′
c′
MPa
(6)沿泄洪洞轴线所有断层、软弱夹层及溶洞资料;
(7)河床岩体抗冲流速m/s;
(8)地震烈度度;
(9)有关地应力资料。
3.
(1) 泄洪洞设计洪水重现期为a;
(2) 泄洪洞校核洪水重现期为a。
3.
(1)校核洪水位m,宣泄流量m3/s,相应下游水位m;
(2)设计洪水位m,宣泄流量m3/s,相应下游水位m;
(3)正常蓄水位m,相应下游水位m。
3.
(1)泄洪隧洞全长m,其中引渠段m,控制段(含闸室、溢流堰和渐变段)m,隧洞段m,出口明渠m;
FJD32020FJD
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设计阶段
泄洪隧洞
设计大纲本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
1999年3月
工程 技术设计阶段
泄洪隧洞设计大纲
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编单位:
主要编写人员:
软件开发单位:
软件编写人员:
勘测设计研究院
年月
目次
1.引言4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4
3.基本资料4
4设计原则与假定6
(2)SDJ 12—78 及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试行)及补充规定
SDJ 217—87
(3)GB 50201-94防洪标准
(4)SDJ 20—78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5)SDJ 10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
(7)SL 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
g——重力加速度,m/s2
5.1.
(3)
式中:μ——流量系数;
A——控制断面孔口面积,m2;
hc0——闸门全开时的收缩断面水深,m;
其余符号同(1)式。
5.1.3有压隧洞泄量计算公式
(1)非淹没出流:
(4)
(2)淹没出流:
(5)
(6)
当非淹没出流时,ω/ωi=1
式中:Z0——上、下游水位差(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有效水头),m;
(6)在枢纽布置时应按“一洞多用”原则,尽量利用临时建筑物改建成泄洪洞;
(7)高流速泄洪洞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平面布置、竖曲线进出口体型、门槽型式等。
4.
(1)泄洪隧洞断面的结构计算一般按平面问题分析;
(2)泄洪洞进、出口边坡、底板基础抗滑稳定,按刚体极限平衡法采用抗剪或抗剪断公式计算;
(3)泄洪洞断面设计按基本荷载组合控制,由特殊荷载组合复核;
3.
(1)枢纽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2)泄洪洞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3.9闸门门槽、启闭机布置与荷载资料
(1)门槽尺寸;
(2)启闭机型式,重量t;
(3)作用于闸门的总水推力t,夹角(°);
(4)闸门开启时地脚螺栓受力分别为t、t、t、t。
3.
3.10.1混凝土
(1)混凝土标号C;
(2)线膨胀系数℃-1;
(2)控制段闸门尺寸m,闸门底坎高程m;
(3)进口底板高程m,隧洞净宽m,净高m,隧洞底坡i=;
(4)进口顶板曲线,侧墙曲线;
(5)溢流堰型式。
3.5地形、地质资料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报告;
(2)枢纽地形图(1/1000~1/2000);
(3)坝址地质平面图(1/1000~1/500);
(4)泄洪洞地质纵、横剖面图(1/1000~1/500);
(3)容重kN/m3;
(4)允许抗压强度MPa;
(5)允许抗拉强度MPa;
(6)泊桑比;
(7)弹性模量GPa;
(8)抗渗标号S
(9)抗冻标号D;
(10)抗磨损强度kg/ (h·m3);
(11)抗空蚀强度h·m2/kg。
3.10.
(1)钢材品种;
(2)弹性模量GPa;
(3)抗拉强度MPa;
(4)抗剪强度MPa。
4
4.1设计原则
(1)泄洪隧洞属地下建筑物,设计前应深入现场踏勘,认真收集、分析研究有关水文、泥沙、地形、地质、施工条件等有关设计资料;
(2)认真复核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成果;
(3)设计除执行本《大纲》外,还应符合有关规、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4)充分考虑泄洪洞频繁运行的特殊性与维护检修的可能性;
(5)隧洞衬砌按限制裂缝开展宽度设计,如渗水对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无影响时可按开裂设计;
3.
(1)枢纽总平面布置图;
(2)可行性研究阶段本工程有关的设计图;
(3)泄洪洞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图。
3.7水流泥沙资料
(1)水容重kN/m3;
(2)年均输沙量万t,含沙量kg/m3;
(3)推移质含量%,悬移质含量%;
(4)泥沙容重kN/m3,干容重kN/m3;
(5)泥沙颗粒级配曲线;
(6)矿物成分有、、。
μc——流量系数;
ξi——某一局部能量损失系数;
li——隧洞某一段长度,m;
(8)SDJ 57—85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
(9)SL 46—94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
(10)GBJ 86-8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
(11)(88)水规设字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试行)
第8号
3
3.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可行性研究成果,本工程为等工程,泄洪洞为级建筑物。
(4)泄洪洞进、出口一倍洞径或洞宽的长度结构计算不计围岩的弹性抗力。
5
5.1泄洪洞泄量复核计算
5.1.1无压明流隧洞泄量计算公式
(1)非淹没堰流:
(1)
(2)淹没堰流:
(2)
式中:Q——流量,m3/s;
σc——侧收缩系数;
σs——淹没系数;
m——流量系数;
b——溢流面净宽,m;
H0——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堰前水头,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