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管理科目考点及课件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银行管理科目考点及课件

第一章一、中央银行、监管机构与自律组织(一)中央银行 PBC1984年以前,央行同时承担着央行、金融机构监管、办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的职能。

1984年1月1日:专门行使央行职能,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移交至新设立的中国工商银行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2003年:银监会行使银行业监管职能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职责:· 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反洗钱· 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二)监管机构:银监会成立于2003年4月监管法正式施行时间:2003年12月27日通过,200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时间:2006年10月31日监管范围: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机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政策性银行非银行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三)自律组织:中国银行业协会 CBA二、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

首先推进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

对政策性业务要施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制。

(二)大型商业银行1.中国工商银行2.中国农业银行3.中国银行4.中国建设银行5.交通银行1.股份制商业银行(1)组成12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2)作用填补了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机构造成的市场空白,满足了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储蓄业务需求;促进了银行体系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竞争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推动了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2.城市商业银行(1)基础: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2)发展历程:1979年,第一家在河南驻马店市成立,为小企业、工商户、居民服务;1986年,在大中城市正式推广,促进小企业发展和当地经济繁荣;1994年成立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3)发展趋势: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二是跨区域经营;三是联合重组。

(四)农村金融机构1.组成: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2.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20世纪70年代,信用社交给国家银行管理(人行-农行)1984,恢复和加强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1996,农信社与农行脱钩2000年7月,江苏改革试点2001年,第一家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2003年,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成立3.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乡镇、行政村村民、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的社区性银行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来源:社员存款、社会捐赠、融入资金向社员发放贷款,也可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

不得向非社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不得以该社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

(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批设时间:2006年12月31日挂牌时间:2007年3月20日组建基础:邮政储蓄市场定位: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六)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979日本输出入银行北京代表处外资银行分类: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营业性机构)、外国银行代表处外资银行若以具有独立法人银行进行经营,则享受国民待遇。

(七)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机构:银监会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999年组成: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大行和开发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经营目标:以最大限额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改革方向:探索股份制改造和商业化经营2.信托公司-营利性企业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1979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业务禁止:集团外吸收存款、为非成员单位提供服务4.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施行时间:2007年3月1日5.汽车金融公司经银监会批准,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

6.货币经纪公司背景知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仅限于向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经济服务,不得从事任何金融产品的自营服务。

不能开展人民币存贷业务。

第二章一、经济环境(一)宏观经济运行1.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指标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四个,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能够和国际收支平衡。

(1)经济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举例来说,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计入美国的GDP中,而计入日本的GDP中。

(4)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亦称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机构1.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行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比低的重要原因。

2.消费投资结构从支出角度来看,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

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投资称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其中含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净出口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形成的差额。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私人购买住房的支出,包含在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中,不包含在私人消费之中。

在中国,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投资,而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企业,业务结构是批发业务的结构。

(三)经济全球化经济与金融全球化对银行的要求:我国银行业加速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的压力。

加快“走出去”战略,逐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二、金融环境(一)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

(1)货币资金融通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2)优化资源配置功能(3)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4)经济调节功能金融市场的经济调节功能既表现在借助货币资金供应总量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又表现在借助货币资金的流动和配置可以影响经济结构和布局,还表现在借助利率、汇率、金融资产价格变动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5)定价功能2.金融市场的种类①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因为其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风险小。

我国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

②资本市场是指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3.我国的金融市场(1)货币市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从1984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的。

1996年1月,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

(2)资本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形成。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并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债券市场。

4.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的影响(1)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的促进作用首先,银行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在很多方面直接促进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

货币市场是银行流动性管理,尤其是实现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平衡的重要基础。

其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能为银行提供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

再次,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的客户评价及风险度量提供了参考标准。

最后,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银行创造和培养良好的优质客户。

(2)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挑战第一,随着银行参与金融市场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会不断加大,银行经营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第二,金融市场会放大商业银行的风险事件。

第三,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大量储蓄者将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会减少银行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大量的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会减少在银行的贷款,造成银行优质客户的流失。

(二)金融工具1.基本概念金融工具是用来证明融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条约。

(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息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媒介。

货币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操作目标的变动,操作目标的变动又通过一定的途径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化。

(1)最终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这四大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也有矛盾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要同时实现这四大目标是不可能。

我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币值稳定包括货币对内币值稳定(即国内物价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即汇率稳定)两个方面。

(2)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时滞。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通货和吸收的金融机构存款构成。

我国基础货币由三个部分构成: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

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M= 流通中现金M1 = M+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 农村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M2 = 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 证券公司保证金 + 其它存款M1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