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
2.结合自身的经验,传授相关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磨晶相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完善实验报告
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
备注:
授课时间
10.9第四周
课次
8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2.通过拉伸试验的讲解引进强度、刚度和塑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含义。
3.从生产实例入手引入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的概念、指标和试验。
4.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图片。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P8:1-1P8:1-2
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
备注:
授课时间
9.18第一周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布氏硬度、洛氏印度及维氏硬度的测量
硬度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言传身教,介绍自己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习惯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结合实际,测量常见的一些材料,让学生感觉到这种实验的重要性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整理实验报告
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
备注:
授课时间
9.23第二周
课次
3
授课方式
(请打√)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教学重点: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类型、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铁碳合金相图的室温组织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铁碳合金相图中各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铁碳合金基本组织中溶解度与析出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基本内容:
5铁碳合金
5.1铁碳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45分钟)
奥氏体、珠光体、铁素体、莱氏体和渗碳体结构、形貌与性能。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的晶体结构;材料的相图分析。
教学难点: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合金的相结构及二元合金相图;热处理机理、金属的强化机理等。
注:表中()选项请打“√”
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9.16第一周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
备注:
授课时间
10.7第四周
课次
7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实验二:铁碳合金组织观察
1铁碳合金晶相打磨实验
2合金组织观察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检测方法。
2.熟悉晶相打磨得基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教学重点:铁碳合金组织观察及其实验结果分析
教学难点:。晶相打磨得基本方法及要求及各种晶相结构的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
1铁碳合金晶相打磨实验(45分钟)
2铁碳合金组织观察(45分钟)
3实验报告的整理(45分钟)
教学方法及手段:
2.利用实际接触过的材料作为素材,浅入深出的探讨金属材料的晶格特点。
3.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画图比赛来加深对抽象晶格的理解。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P20:2-2,2-5
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
备注:
授课时间
9.25第二周
课次
4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
5.掌握滑移和孪生的结构特征及典型的滑移系得计算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教学重点:滑移和孪生的结构特征及典型的滑移系得计算
教学难点: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滑移系数的判断
教学基本内容:
1单晶、多晶体的塑性变形(75分钟)
滑移和孪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征,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三种典型晶格的滑移系
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分钟)
3金属的热加工(30分钟)
4超塑性(10分钟)
教学方法及手段:
1.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图片。
2.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介绍各种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和结构特征
3.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看文献的方式了解晶体的塑性变形实例。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P31:3-1,3-9
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金属晶体结构、晶体缺陷、金属晶体的结晶等基本概念,了解非金属晶体的基本类型;
2.熟悉金属的结构特征、金属结晶基本过程;
3.掌握金属的常见晶格类型、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特点、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
教案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学院
材料学院
系部
功能材料系
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
适用班级
12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卓越班
主讲教师
许龙山
职称
副教授
二○一四年九月十六日
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
授课对象
12机械设计及自动化1-2班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工程材料的性能
1.1静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1.2动载荷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1.3疲劳强度、断裂韧性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范畴、研究领域及其在本专业学习中的作用
2.了解拉伸实验的基本过程
3.了解材料的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
4.熟悉刚度、强度、塑性基本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教学重点:金属的晶格类型、特征及结晶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金属的晶体结构特征。
教学基本内容:
2.1金属的晶体结构(55分钟)
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常见的三种常见金属晶格类型;晶格的致密度、实际金属的结构特点。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
2.2实际金属结构和非金属晶体(25分钟)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5铁碳合金
5.1铁碳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
5.2铁碳合金相图
一、相图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熟悉铁碳合金中的基本元素组成及基本组织类型;
2.掌握铁碳合金中基本组织的形貌特征、表现形式、基本性能特点及其在合金中的作用。
3.了解铁碳合金相图的内涵,成分、温度、结构和组成物相对重量的计算。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
教学重点:拉伸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及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的测量结果分析
教学基本内容:
1.拉伸实验(75分钟)
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拉伸实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拉伸强度的测量及曲线分析
2拉伸实验报告的撰写
3材料的硬度测量实验(60分钟)
实验的基本原理
硬度测量仪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铁碳合金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45分钟)
5.3碳钢(30分钟)
一、常存杂质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二、碳钢的分类、编号和用途
三、碳钢的编号和用途
教学方法及手段: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56
学分数
3.5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8学时;实践课8学时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序号
教材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工程材料(第二版)
戴枝荣、张远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
2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张亮峰主编
备注:
授课时间
9.30第三周
课次
5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二元合金
4.1合金的相结构
4.2二元合金相图一、匀晶相图,二、共晶相图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合金中的基本概念、固态合金相结构的分类、合金相图的概念和分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3
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授课教师
许龙山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9月16日-12月18日
教学
目的
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材料基本性能、理解材料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材料的制备工艺,能初步通过设计材料的制备工艺来达到改善材料的某些性能。
基本要求:熟悉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特点;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主要性能及大致用途;掌握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熟悉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性能检验方法、金相分析手段等。
3金属的塑性变形
3.1单晶、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3.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3金属的热加工
3.4超塑性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单晶体和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类型和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