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ppt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ppt

热泪盈眶: 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 充满了眼眶。 一本正经: 形容很庄重,很认真。有时含有讽刺 意味。 烟消云散: 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聊以自慰: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衣冠不整: 衣服和帽子不整齐。
初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
讲了什么事?
地点:在学校 时间:最后一天 人物:老师和学生们 事件:互相告别的情景
齐读第七自然段
这段是插叙,以点带面,从侧 面说明家长对老师的感激。
齐读第八自然段
这段运用对比手法, 写奇奥蒂尼进步了,不 会被爸爸揪耳朵了。
学习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噙着泪水”“团团围住”等词语说明了什么?
写出学生对老师的依依不舍,表达了学 生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2、理解热泪盈眶的意思,想一想本文中的热泪 热泪盈眶说明了奇奥蒂尼是个怎样的学生?
1
他是个重感情的学生, 从他的话中说明他是个憨厚 可爱的孩子。
陀 螺 玳瑁
蜥蜴
下面一段话: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 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 唾沫印儿。 “我”想留些学生 的什么东西作为永久的 纪念,含蓄地表达了老 师对学生的不舍,对学 生的爱。
齐读25自然段,找出动词,体会 到什么。
当堂训练
1、“我”的学生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2、课文中处处都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 但又没有直接写出来,请体会这种写法。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 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2、自学本课生字词语。
本课生字
sào tuò mò
臊味 害臊

唾弃 唾液
li
泡沫、瞌睡(和磕肿、溘然长逝比较) 2、玳瑁dài mào (阅读小资料) 3、搬弄是非(解释:把别人背后说的 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 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4、系领结(关xì 、jì 领结) 5、害臊(害sào、sāo气) 6、没收(mò收、méi有)
表现师生情的名言
• • • • 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2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孔子 •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插叙就是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暂时 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些与之有关的 情节,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
赞美老师名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3,老师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4,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5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读一读:
搬弄是非 害臊 热泪盈眶 抽噎
簇拥
烟消云散 揪住 走廊 纽扣
衣冠不整 噙着 茧子
聊以自慰 腮帮子 唾沫mo
脸颊 陀螺 蜥蜴
词语解释:
害臊:害羞。
抽噎:抽搭。 簇拥: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护卫着。 抱歉:心中不安,觉得对不住 别人。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 使人觉得诧异的; 稀奇罕见的。
搬弄是非: 搬弄:挑拨。说长道短,挑拨生事。
最后一天的含义是双重的: 1、老师要离开学校,离开教育界 2、学生要告别童年,告别母校 升入中学。
当堂训练
1、同音字组词: 扭: 梳: 纽: 疏: 2、形近字组词语: 揪( ) 跻( 锹( ) 济( 浅( ) 蜥( 践( ) 淅( ) ) ) )
换: 幻:
3、多音字:



自学指导(一)
试一试我最棒,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
鹏程学校武英
乔万尼莫斯卡(Giovanni Mosca) 1908年7月14日生于罗马,1983年 10月26日逝于米兰。是位意大利作 家,记者,杂志编辑和插画家,同 时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有两 篇作品被世人传诵:《在学校的最 后一天》与《顽童与绿头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了解 “搬弄是非”等词语的含义, 掌握多音字“系、臊、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第一部分: 主要介绍了学生们的进步和成
(1—8)
长。 第二部分: 主要写老师向学生还没收的东 (9—23) 西,学生向老师承认以前搞的 恶作剧。 第三部分: 主要写师生离别 (24—30) 的场面及离别后 作者的感受。
填一填: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1—5),这一部分 用( 先总后分)的写作形式,分别介绍 了几名学生的( 进步 )和( 成长 )
这段话的动词形象地描绘 出师生离别的情景。
课文中心:
这篇课文作者从教师的角度回忆了自 己和毕业班的学生们在学校的最后一 天分别时的感人情景,表达了师生之 间深深的爱和恋恋不舍之情。
写作特点:
1、本文是回忆性叙事散文,以时间为 顺序组织全文。 2、在行文上富于变换,顺叙和
插叙相结合的行文方法。
1、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 顺序记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