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全真模拟卷07地理(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定制公交,是从小区到单位,从单位到小区的一站直达式班车,票价高于一般公共交通。
市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站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公交线路。
定制公交采用一人一座、点对点直达的服务方式,车内配备空调,覆盖WIFI,可走公交专用道。
据此完成1—2题。
1.定制公交最有可能给下面的哪种出行方式带来冲击A.公交B.的士C.地铁D.公司通勤车2.关于定制公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不适合开通定制公交②定制公交旨在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③定制公交主要满足上班族的通勤需求,线路呈现潮汐特点,早上一般从大型居住区发往商务区,晚上则相反④定制公交针对群体的出行方式主要以公交、地铁为主,其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对集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1.B 2.B【解析】1.根据材料,“定制公交是从小区到单位,从单位到小区的一站直达式班车,票价高于一般公共交通”,定制公交和公交、地铁相比价格较高,在同等便利的情况下,定制公交不占优势,AC排除;的士与定制公交比较,便利程度相差不大,价格较高,因此最可能受到定制公交的影响,B正确;公司通勤车较便利,花费低或者无花费,因此定制公交不能对其造成冲击,D不对。
故选B。
2.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对定制公交的需求量更大,①不对;定制公交减少了的士等小汽车的运行数量,旨在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②正确;根据材料,“定制公交从小区到单位,从单位到小区的一站直达式班车”,主要满足上班族的通勤需求,线路呈现潮汐特点,早上一般从大型居住区发往商务区,晚上则相反,③正确;出行方式主要以公交、地铁为主的群体不会去选择定制公交,定制公交主要是针对以的士、开私家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群,④不对。
故选B。
海南省东部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
他们曾是帆船时代的英雄,如今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
读潭门镇人部分活动路线图,完成3—5题。
3.根据材料,推测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是A.种植水稻B.远洋捕鱼C.出海经商D.潜水采贝4.古代潭门镇人的劳作时间是半年,他们一路向南,最远可到达东南亚,他们选择起航和返航的时间分别是A.1月,7月B.9月,3月C.7月,1月D.5月,10月5.如今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迅速没落,原因主要是A.所产的产品市场需求量缩小B.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限制开发C.周边地区竞相模仿,竞争力变弱D.捕捞技术落后【答案】3.D 4.A 5.B【解析】3.材料指出:潭门镇居民,与周边大部分渔民不同,被称为“不打鱼的渔民”,说明潭门镇居民还是属于“渔民”的职业范畴,只是不打鱼而已。
种植水稻,出海经商不属于渔民的生产活动,AC错;远洋捕鱼属于渔民,B错;故古代潭门镇人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可能是潜水采贝,D正确。
故选D。
4.古代渔民出海的交通工具为帆船,对风向的要求较大。
冬季,该区域盛行风向为偏北风;夏季,该区域盛行风向为偏南风,故冬季一路向南,夏季返回。
1月和7月分别盛行偏北风和偏南风最为明显。
故选A。
5.所产产品现今的需求量依然很大,A错;潭门镇人的传统生产方式会破坏海底生态环境,加快珍惜物种灭绝,政府对海洋珍稀物种的限制开发导致该生产方式迅速没落,B正确;若周边地区竞相模仿,该生产方式应该得到发展,不会没落,C错;该区域从事潜水采贝的历史悠久,即便捕捞技术落后,也不会导致这种生产方式迅速没落,D错误。
故选B。
热雷雨是指湿度较大的下垫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它是气团雷雨的一种,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热雷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A.昼夜温差B.水平气压差C.气温垂直递减率D.地形高度7.推测中纬度海洋地区发生热雷雨频率较高的时段是A.夏季的午后B.夏季的夜晚C.秋季的午后D.秋季的夜晚8.我国发生热雷雨频率较低的地区是A.西南地区B.华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答案】6.C 7.B 8.C【解析】6.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地面温度高、垂直温差大,对流运动旺盛是雷暴发生的主要原因。
昼夜温差和地形高度对对流运动影响小。
水平气压差不直接影响气流垂直运动。
故选C。
7.热雷雨是指湿度较大的下垫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中纬度海洋地区夏季白天升温慢,陆地升温快,气流下沉,晚上降温慢,气温高,对流旺盛,容易出现雷暴和闪电,中纬度海洋地区发生热雷雨频率较高的时段是夏季的夜晚。
秋季气温较低,对流运动不强,不易形成热雷雨。
故选B。
8.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小,不易形成降水,故发生热雷雨频率较低。
故选C。
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D.流水堆积10.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A.雨水和地下水B.地下水和河流水C.冰川融水和河流水D.冰川融水和雨水11.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A.生物残体B.河流携带的泥沙C.早期喷发的火山灰D.风力沉积物【答案】9.B 10.A 11.C【解析】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威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因此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火山喷发即岩浆活动。
故选B。
10.根据材料,玛珥湖中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地势低凹可以收集雨水,地下水丰富,因此,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雨水和地下水。
故选A。
11.根据图示信息,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火口沉积物、爆发角砾岩、火山筒位居中间,因此火山喷发物如火山灰将会是最早的沉积物。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浏阳(下图)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80S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3%;境内河流众多:湖南省自古为人口密集地.花炮是浏阳的“招牌”和经济支柱。
浏阳花炮生产有千年历史,花炮制作的重要原料是火硝和爆料纸,火硝采自湿润的酸性泥土,爆料纸由优质竹木和稻秆加工而成.烟花炮是个危险的行当,在安全方面浏阳有天然的优势;随着城市环境治理的需要,一纸禁炮令,让浏阳烟花产业的发展遭遇了寒流.浏阳人与时俱进,“抓住花炮,延伸花炮,超越花炮”,推动花炮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和创新型、文化型方向转型升级。
2018年,浏阳花炮产业总产值迭246.4亿元(增长7.9%),2019年,“追梦新花火,测阳已出发!”(1)简述花炮产业最初在浏阳兴起的原因。
(6分)(2)简析浏阳花炮生产在安全方面的天然优势。
(4分)(3)推测浏阳人“延伸花炮,超越花炮”采取的措施。
(6分)(4)说明浏阳花炮产业发展对我国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8分)12.【答案】(1)山地多,人均耕地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森林丰富,生产爆料纸原料充足;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酸性泥土富含火硝;就近取材,运输成本低;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答出三点即可,6分)(2)山地丘陵地形,为各个花炮作坊间提供了遮蔽与隔离;境内河流众多,为消防带来便利。
(4分)(3)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烟花品质;开发系列实用烟花产品,扩大烟花市场;进行花炮原辅材料等生产,延长花炮产业链;打造花炮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中心。
(答出三点即可,6分)(4)坚持特色传统产业的传承保护;加大对特色传统产业的研发,提升品质,开发新用途;做好对特色产业的宣传,提高知名度;培养特色传统产业的传承人;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
(答出四点即可,8分)【解析】(1)由材料可知,“花炮制作的重要原料是火硝和爆料纸,火硝采自湿润的酸性泥土,爆料纸由优质竹木和稻秆加工而成”浏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低山丘陵地区多酸性红壤,有原料火硝。
同时,山区有竹木,可以制作爆料纸,所以有利于浏阳花炮产业的兴起。
花炮制作属于劳动力密集产业,该地“自古为人口密集地”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且地形崎岖,平地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促进了当地花炮产业兴起。
(2)“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3%;境内河流众多”,地形条件为花炮制作坊产生了隔离,同时河流众多,灭火水源充足。
所以安全性好。
(3)由材料可知,浏阳花炮向“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和创新型、文化型方向转型升级”从集约化及专业化标准化方面看,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烟花品质;创新化方面,开发系列实用烟花产品,扩大烟花市场;进行花炮原辅材料等生产,延长花炮产业链;从文化型方面看,打造花炮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中心。
(4)浏阳花炮产业发展对我国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主要从依据当地优势条件,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在保障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加大宣传,加大创新力度及政府支持,进一步研发新产品,提高知名度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仙女圏”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
图a为“仙女圈”景观图,图b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
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
白蚁喜阴凉湖,多以草类植物为食。
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
“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
尤尔根断推測,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1)“仙女圏”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8分)(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6分)(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圏”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说明其形成原理。
(8分)13.【答案】(1)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交替影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而不易产生对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