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专业试题一、填空1、传播学四大先驱及成就施拉姆“社会雷达”赖特的“娱乐功能”鲍尔“固执的受众”2、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功能3、麦克卢汉的“三论”4、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英文)二、名解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编码与解码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三、简答1、社会责任论与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的要点与区别2、传播直线模式的提出、内容、与缺陷3、国际传播新秩序论争的背景、焦点与实质四、论述1、全球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冲击2、研究传播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北京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专业试题一、填空1.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时间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时间2.URL的四个组成部分3.1958、1964年施拉姆的两本著作4.施拉姆所说的传播学的三个社会功能二、名词解释1.李普曼2.现代社会理论3.卢因4.批判学派5.WWW网站三、简答1.举例说明选择性接触2.简述知沟理论3.试述传播学的学术渊源(三个以上)四、论述1.试评价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2.试述中国传媒产业化的趋势?北京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1.法兰克福学派2.媒介教育3.哈钦斯委员会4.休眠效果5.德福勒模式6.认知结构二、简答题(60分,选做4题,每题15分)1.组织(如企业)进行对外宣传时,可利用的传播手段、技巧有哪些?2.什么是大众传播的“窄众化”?这一趋势是对“大众”这一概念的有效批评和实践上的更正吗?3.简述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研究与施拉姆“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各自的特点和异同。
4.简述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关注的问题。
5.简述霍尔关于阅读的理论。
三、论述题(60分,选做3题,每题20分)1.雪村的《东北人》绕过被音乐工业垄断的发行推广渠道,通过互联网和私人传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请从传播主体多样化的角度谈谈这一现象所揭示的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工业体制造成的冲击。
2.结合国内外实际,评传媒集团化趋势。
3.从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及政府此后的相关政策,谈一谈大众传媒与青少年问题。
4.试论如何测定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
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专业试题名词解释:1、《MAN MASSAGE MEDIA 》2、杰森、布莱尔3、冷媒介、热媒介4、大众社会理论5、“培养”理论6、大众社会理论二、简答题目(4*10)1、议题设置和舆论导向的异同?2、麦克鲁汉在《理解媒介》中引用庄子的一则寓言:“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要求分析说明了什么论点。
(古文啊,觉得有点难度~~~~~)3、创新与扩散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4、结合中国电视现状,分析媒体“社会公器”的作用。
论述(3*30)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媒体功能失衡的看法。
2、谈谈你对中国传播学(含新闻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的看法。
3、“有怎样的媒介文化就培育怎样的大众素质”和“怎样的大众素质就有怎样的大众文化”,有人说“媒体塑造大众”有人说“大众影响媒体”谈谈你对大众和媒体文化之间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北京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公共服务广播2、嵌入式报道3、blog4、横向兼并5、数字电视二、简答题(每题10分)1、传播学理论很多都是来自其他社会科学的成果,举两例,并简要说明之。
2、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很多国家都放松了对电子媒体的管制,简述这个现象背后的理念以及造成的后果。
3、指出下列媒体哪些是电子大众媒体,并解释理由。
中国电信(电话)、北京电视台、中国移动(手机)、新浪网站。
4、简述网络中的“把关人”机制。
三、论述(每题30分,前二题必做,后二题选做一道)1、就别斯兰人质事件,从大众传播功能的角度,评中国媒体(包括港澳台)的表现。
2、用经验学派的范式,说明何为定性研究。
3、从张艺谋的申奥8分钟片及电影,谈谈文化工业的问题(这题因为本人没选所以题目记得不是很清楚)4、谈谈网络媒体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北京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 60分1.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 公共领域3. 两级传播4. 能指/所指5. 霸权6. 概念化7. 操作化8. 随机抽样9. 霍桑实验10. 培养理论二、简答题 60分1. 传播学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的主要特点2. 传播学研究性论文前一般要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意义何在3. 简述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主要观点4. 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早期发展的贡献5. 区分大众(mass)公众(the public)人群(crowd)和群体(group)概念的区别三、论述题 30分从方法论角度谈谈你对传播学研究范式的理解。
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理论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5x81.大众2.民族志方法3.阿多诺4.焦点小组法5.流媒体6.麻醉效果7.第三者效应8.文化(产业)工业二、简答题10x51.简述概念在理论构建中的作用。
2.从权力角度谈谈传播学研究。
3.博客的传播学理论解读。
4.群体规范和群体思维对群体传播的作用。
5.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三、论述题1.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如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传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边界模糊的影响。
40分(猜测,本题的出题背景与新传院06年10月28、29两天承办的“北京论坛”分论坛有直接联系,专题会上杨伯溆老师宣读论文《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与私人空间的个体化:北京社会网络形成中移动电话的角色》,2.国务院授权新华社2006年9月10日发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具体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0分北京大学2008传播综合一一、名词解释(4*5)1.芝加哥社会学派2.信度和效度3.报网互动4.高语境和低语境(high context & low context)5.媒介融合二、简答(15*4)1.两级传播提出的背景和影响2.追求收视率体现怎样的受众观?3.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法案的内容与意义4.简要评析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抵制网络恶俗音乐这一事件三、论述(3选2,每题35分)1.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影响2.新媒介不会取代旧媒介,旧媒介会继续演进和发展3.网络集体行动中的网民和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的比较,大众社会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网络集体行为吗?2009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名词解释1.沉默的螺旋2.社会化媒体3.框架理论4.分层抽样5.重点访问简答题1.试从主动的受众到被动的受众的转变谈谈传播学的发展。
2.访问法和问卷法的区别和联系。
3.组织传播研究的几大流派。
4.结合四川地震中媒体的相关表现,谈谈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功能。
论述题1.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实证范式中,(1)你认为,传播学应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还是“应该如何”的问题?(2)传播学是否应该对价值观作判断?(3)你认为传播学研究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4)你认为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5)研究假设与文献综述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角度谈谈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北京大学2010传播学综合知识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观察研究法2、编码/解码理论3、公共领域4、“两级传播”模式5、移动媒体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进展。
2、分析组织传播中丰裕媒介(Rich Media)和匮乏媒介(Lean Media)的特性及使用策略。
3、受众的个人差异是影响媒介效果的重要因素。
请选取一个传播学理论并以其为例阐述个人差异的影响。
4、什么是采访?什么是深度访问?请从事前准备、访问过程、资料处理、分析过程几个角度谈谈采访与深度访问的差异。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请说明为什么在定量研究中要进行定类、定序、定距、定比等变量的区分?在传播学研究中,请举例说明抽样调查、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分别有哪些。
2、由于手机网络中**站泛滥,有关“手机色情”的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9年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针对一些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就手机网站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活动进行专项治理。
请分析一下手机色情利益链条的基本构成,并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监管手机信息传播的必要性及方法。
2011传播学专业一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控制实验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例证2、法兰克福学派学派——批判学派的源头,必会题归类,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及代表观点、著作,影响(求点全,不求深)类似: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3、维基经济学新媒体——许静老师去年关于维基百科共享式写作的论文新媒体不仅跟政治相关(胡泳),还与社会(杨伯溆)、经济(创意产业)相关,从这三方面任一角度都可以切入。
4、结构功能主义三大流派——结构功能学派、技术批判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陈卫星、陈力丹),考察对传播学根本的了解。
主义就是一群人对一件事的共同的看法,主张。
如果不会按照这个思路来答。
5、滚雪球抽样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比较传播学定量研究中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要点:各自定义——异(内涵、适用范围、使用条件)——同(目的、作用)回归分析中用到的术语。
看到此题要想到不会是正常的,大多数人都是不会的。
当具体知识不会的时候,就要调动已有的知识框架了,在卷面上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要点。
分析:各自的定义(从字面解释,调节就像催化剂,中介就像桥,催化剂可以没有,只不过没有它会减缓两者的反应速度,中介不能没有,没有桥过不了河。
这就是我当时最直观、最简单的了解,然后根据这个再延伸)当你发现一道题你根本没法入手,那就用最简单的常识去答,千万不要去想答案的对错,因为本来你就是一无所知,当你对自己足够自信,你将常理性的东西往自己的框架里一套。
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请谈谈这句话对传播学的意义。
要点:社会整合、社会资本、强弱关系、编码、共同意义空间解析:韦伯是在复习的过程中怎么也绕不过的一个人,如果你能够指出该句话的出去,首先就会给老师一个震撼(当然要写在醒目的位置上,不要被湮没在一片文字中让老师去找),如果不知道也没关系,可以提到他的其它著作,比如新教与资本主义伦理,里面也有社会整合的含义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