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再生水利用【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再生水的科学合理利用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再生水利用的政策、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对再生水利用途径简单地分析,并对再生水利用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再生水利用可行性途径Briefly Discussion the uses ofreclaimed waterAbstract:China is a national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reclaimed water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recycled water polic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and simply analyzes ways to use reclaimed water. In this paper, the future of reclaimed water is outlooked.Keywords: reclaimed water use feasibility way一、引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导致我国的城市缺水问题已十分突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36座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1 600万m3,年缺水量60亿m3[1]。
此时,城市污水的再利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解决缺水问题时的共识。
将污水处理厂出水、工业排水、生活污水等非传统水资源进行回收,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水资源便是再生水。
预计到2030年,我国缺水量将达130亿m3,再生水可利用量将达到767亿m3[2]。
再生水一般可以用于农业、工业、河道景观、市政杂用(冲刷道路、浇洒绿地等)、居住回用等方面。
二、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
首先城市污水数量巨大、稳定、不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可以再生利用。
污水作为再生利用水源与污水的产生基础上可以同步发生,就是说只要城市污水产生,就有可靠的再生水源。
同时,污水处理厂就是再生水源地,与城市再生水用户相对距离近供水方便。
污水的再生利用规模灵活,既可集中在城市边缘建设大型再生水厂,也可以在各个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内建设小型再生水厂或一体化处理设备,其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1、国家政策支持按照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000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大力提倡城市污水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大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回用政策的逐步完善,为城市再生水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技术可行性我国近十几年来有关院校和科研部门组织科技攻关,在城镇和住宅小区的中水回用;城市污水净化后回用于园林绿化、市政景观、道路喷洒等;大型宾馆及娱乐场所的中水回用系统;城市中水回用与工业冷却水系统及工艺用水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也兴建了若干示范工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任何污水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技术加以处理,满足任何需要。
一般来说,二级出水经消毒处理后,用作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等;在这个基础上,经混凝过滤处理,可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等;再经进一步处理,如用膜技术处理或用活性炭吸附后,就可作为工业上工艺用水或地面水,地下水回灌补充水等。
3、经济可行性再生水利用在城市水资源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
(1)提供新水源:再生水利用在对健康无影响的情况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的新水源。
减少了由于远距离引水引起的数额巨大的工程投资。
(2)再生水利用在提供新水源的同时,可以减少新鲜自来水用量,因此相应减少了城市自来水处理设施的投资。
(3)再生水利用还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减少控制水体污染引起的治理费用。
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促使国内外许多城市采用再生水利用的因素。
我国的大连、青岛、太原、北京等城市大力发展中水回用。
大连春柳河水质净化厂是我国第一个再生水利用示范工程,它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级处理,将处理后的中水作为工艺用冷却水、消防、市政杂用水等。
北京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30万t/d的污水回用工程已经正式运行。
还有长春、邯郸、太原、天津、西安、厦门、沈阳等大中城市的污水回用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这些工程为污水再生水利用的进一步开展树立了样板和经验参考。
三、再生水利用途径1、农业利用再生水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用于农业灌溉,尤其是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较成熟的技术。
美国50个州中有45个州开展了污水回用于农业的工作,6O 的再生水都回用于农业灌溉;以色列现在6O 以上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
我国污废水灌溉面积扩大迅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O年代中期,污水灌溉面积由33.3万hm2猛增到333.3万hm2,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海、辽、黄、淮四大河流域,约占全国污废水灌溉面积的85%[3]。
其中北京市规划到2010年建设再生水灌区4.0万hm2,利用再生水3.0亿m3[4]但是,我国目前灌溉农田的污废水大都未经处理,已造成部分地区农田及地下水污染,农产品残毒量超标的不良后果。
因此,研究和发展再生水灌溉高效安全利用机理与技术,将是我国今后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
2、河湖景观利用我国将城市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研究最早始于“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5]此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相继将污水处理厂出水进一步处理后补给干涸的景观河道、湖泊等,北京的高碑店湖、南护城河、昆玉河、天津的海河、卫津河、石家庄市区的“民心河”等景观水体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我国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工程实践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此外,实施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城市还有泰安、郑州、成都、慈溪等地。
国外在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
1932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将出水再利用为公园湖泊观赏用水的污水处理厂,到1947年为公园湖泊和景观灌溉供水已达3.8万m3/d占公园需水量的四分之一[6].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尝试污水回用,70年代初具规模。
回用水主要用于补充河道)浇灌绿地、冲厕、工业循环及消防等。
其中用于景观水体的约占总再生量的10%。
日本曾在1985&年到1996年用再生水复活了150多条河道的景观功能[7].国外实施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城市以美国、日本居多,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以色列、南非等国也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并有着许多成功的实例。
3、工业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根据用途不同,可直接或者再经进一步处理达到更高的水质后应用于工业过程中.其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用途是工业冷却水.美国马里兰州1971年在伯利恒钢铁厂将回用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及部分工艺用水,用量高达76万m3/d,[8]自建成以来一直稳定运行。
我国在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或先进二级处理出水用作工业冷却水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有运行成功的实例。
大连市春柳河水质净化厂是我国第一个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1992年正式投产,回用于红星化工厂做工艺用水,水量达1万m3/d。
[9]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给华能热厂提供冷却水的水源,供应量为4万t/d。
[10]4、生活杂用处理后污水回用用生活杂用水,北京最具有代表性。
1984年北京市进行污水示范工程建设,并于1987年出台了“北京市中水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在该管理条例中,凡建筑面积在2x 104m 以上的旅馆、饭店和公寓以及建筑面积在3x 104m 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和新建的生活小区都要建立中水设施。
以此为契机,北京市的中水设施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了160多个中水设施,这些设施大多集中在宾馆、饭店和大专院校,它们以洗浴、盥洗等日常杂用水为水源,经过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可以回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等。
目前这些中水设施处理能力已经达到4万m ,回用水量约2.4x104t/d 。
[11]四、结语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受纳水体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生水使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了现实,实现了污水处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水的生产和利用将成为未来的工作重点。
在不久的将来,“污水处理”一词将被“再生水利用”所取代。
总之,重视再生水利用,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建设节水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这就要求从事规划行业的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密切关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推广再生水源热泵技术,推进再生水利用规划,为构建节水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 石辉,彭可珊.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与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6):23—25.[2] GB/T19772.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水质[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刘洪禄,吴文勇,师彦武,等.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与配置方案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2):289--291.[5]鞠宇平、郑兴灿、孙水利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于市政景观环境的典型工程实践中国水利网[6] 林宜狮水的再生与回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9[7]陈立、王启山、邱慎初等,缺水地区性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的技术途径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2)[8] 郭东良浅谈城市再生水利用 2006[9] 周广安,张国辉,呼爱芹加快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对策 2010 - 第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10年年会[10]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阿用总体规划纲要2001.10.8[11] 宋达陆,王华,胡爱军城市再生水利用之探讨 2005 - 2005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