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附测试曲线)
实验名称: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

小组成员
报告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试验机型号、名称: 量 具型号、名称:
三、试件
1) 试件材料:试件①:低碳钢20,试件②:灰口铸铁HT150 2)实验前
实验后
试件原始形状图
试件断后形状图
尺寸 低碳钢 铸铁 尺寸 低碳钢
铸铁
平均直径:
(mm )0d
最小直径:
(m m )1d
横截面积:
)(mm 20A
最小截面积: )(mm 21A
标距长度:
(mm )0L
断后长度:
(m m )1L
注:直径的测量值取4位有效数字,面积计算值取4位有效数字。

成 绩 批阅人
四、 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
试件
屈服 载荷
(kN)
S F 最大 载荷(kN)
b F
弹性 模量 E 屈服极限
(MPa)s σ
强度极限
(MPa)b σ 延伸率
(%)δ
弹性模量
E
截面收缩率
(%)ψ
低碳钢 铸铁
注:1. 数据的有效位数按实验指导书附录的修约规定;
2. 弹性模量()
l A l F E ∆⋅⋅∆=
δ0
(由试验曲线的弹性直线段上确定两点,测出F ∆和)(l ∆δ。

五、 拉伸曲线示意图
六、回答题
1) 参考低碳钢拉伸图,分段回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及在实验中反映出的现象。

2) 由低碳钢、铸铁的拉伸图和试件断口形状及其测试结果,回答二者机械性能有什么不同。

3) 回忆本次实验过程,你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体会与建议
L
∆O
F
L ∆O F
1. 低碳钢
2. 铸铁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附测试曲线)
实验名称:金属材料压缩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

小组成员
报告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试验机型号、名称: 量 具型号、名称:
三、 试件
3) 试件材料:试件①:低碳钢(20),试件②:灰口铸铁(HT150) 4) 实验前
实验后
试件原始形状图
试件压缩后形状图
尺寸 低碳钢 铸铁 尺寸 低碳钢
铸铁
平均直径:
(mm )0d
最大直径:
(m m )1d
横截面积:
)(mm 20A
最大截面积: )(mm 21A
标距长度:
(mm )0L
断后长度:
(m m )1L
注:直径的测量值取4位有效数字,面积计算值取4位有效数字。

成 绩 批阅人
六、 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
试件 屈服载荷 (kN)S F 最大载荷 (kN)b F
屈服极限
(MPa)s σ
强度极限
(MPa)b σ
低碳钢 铸铁
注:数据的有效位数按实验指导书附录的修约规定。

七、 压缩曲线示意图
六、回答问题
4) 参考低碳钢与与铸铁的压缩图,分段回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及在实验中反映出的现象。

5) 由低碳钢、铸铁的压缩图和试件断口形状及其测试结果,回答二者机械性能有什么不同。

6) 回忆本次实验过程,你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体会与建议
L
∆O
F
L ∆O F
1. 低碳钢
2. 铸铁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附测试曲线)
实验名称:金属材料扭转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

小组成员
报告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试验机型号、名称: 量 具型号、名称:
三、 试件尺寸(直径的测量值取4位有效数字)
材 料
标距l 0(mm )
直径d 0(mm )
最小截面 抗扭模量n W (mm 3)
截面I
截面II
截面III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低碳钢 铸 铁
四、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数据的有效位数按试验指导书附录的修约规定)
材 料 屈服扭矩M s (N·m )
最大扭距M b (N·m )
低碳钢 铸 铁
低碳钢
剪切屈服极限(Mpa )
剪切强度极限(Mpa )
铸 铁
剪切强度极限(Mpa )
成 绩 批阅人
3. 定性绘出ϕ-n M 图及断口形状
图 示
低 碳 钢
铸 铁
ϕ-n M 图
试件断口形状
五、思考题
分析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在扭转时变形规律及其破坏特征。

六、体会与建议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矩形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

小组成员
报告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试验机型号、名称: 量 具型号、名称:
测点 1
2
3
4
5
应变 j 1ε
j 1ε∆
j 2ε
j 2ε∆
j 3ε j 3ε∆ j 4ε j 4ε∆ j 5ε j 5ε∆
第一次加载 F 0= F 1= F 2=
F 3=
F 4=
第二次加载 F 0= F 1= F 2=
F 3= F 4=
()av i in 0εε-
me σ
th σ
相对误差 %
100⨯-th
me th σσσ
成 绩 批阅人
1.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 弯曲正应力的大小是否会受材料弹性系数E的影响?
五、体会与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