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检查时,利用卫星 定位信息发现附近 一定范围的道路运 输证过期、逾期未 年审、违章长期未 处理等车辆,针对 性实施检查。
道路运输证过期
源头执法-监督检查
源头检查 发现问题 调查取证 实施处罚
依据苏交运【2014】97号文进行处罚
行政 许可
整改
26
信息推送-行业服务
1
建设情况
2
应用情况
3
系统特点
部门间信息共享
交通运管
公安交管
安监
江苏省道路运输一车三方安全监管平台 企业
一车三方、四个责任主体要求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充分发挥监控平台的作用,定期对道 路运输企业动态监控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将其纳入 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内容,作为运输企业班线招标和年度审 验的重要依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将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系统记 录的交通违法行为作为执法依据,依法查处。
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严 肃查处违反5号令规定的责任单位和人员。 道路运输企业要建立健全动态监控管理制度,并纳入企业安 全生产管理制度中,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的责任 主体。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系 系系考 系 考 考 信考 系 监输 监车 车监


统 统统核 统 核 核 息核 统 管车 管辆 辆管


考 考考管 考 信 信 发信 考

监监

核 核核理 核 息 息 布息 核

管管
管管管
管 发发
发管

理理理
理 布布
布理
1
建设情况
2
应用情况
3
系统特点
4
下一步工作
省市县企业分级应用(三级平台、四级应用)
可融合应用的系统 与江苏省运政业务系 统深度集成,功能完 全镶嵌到运输管理业 务系统中,自动关联, 业务锁定。
平台和终端的规范管理
平台监管的规范性管理
平台
终端
管理
终端接入的规范性管理
1、符合交通运输部部颁标准并通过检测的平台能接入监管平台 2、符合交通运输部部颁标准并通过检测的终端才能配发道路运输证
卫星中的应用
日常监管-包车营运监管
泰安 南京
企业填报路经地
实际车辆运行 卫星定位轨迹 途经地、时间
包车营运实际途径地与网上申报途径地进行自动比对,管理部门和经营者根据比对结果, 加强监管、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包车经营的规范化。
源头执法-违章线索
应用场景
行政 许可
信息 推送
日常 监管
源头 执法
行政许可-办证窗口(闭环)
系统自检 业务锁定
受理 证件配发、年审
1、验证安装合格的卫星 定位终端产品 2、自动验证卫星定位数据

证件配发 证件年审
否 整改
日常监管-安全监管工单(闭环)
监控人员 发现问题
转相关职能科室 查处 整改
结案
日常监管
卫星定位数据在 市区包车中的应用


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


系 统
地市级行业数据
日常 监管
联网 执法
应急 运输 管理
运政业 务管理
系统
中心
系统架构-部署方式
省集中
省市 两级
11
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
平台考核管理 体现“属地管理”原则 体现“管平台的平台”方式 实现省级平台对各市平台、各市平台对各县(区)和市属企业平台、 各县(区)对县(区)属企业平台的考核
4
下一步工作
数据关联、功能整合
A
数据关联
运政业务库的人车户等静态信息与车辆动态信息逻辑关联 车辆运营规范性信息自动关联运输企业
B
功能整合
日常监管的功能与许可、执法以及行业日常管理深度结合 运输管理业务系统中直接调用日常监管系统信息,并采用 关联信息进行有关业务锁定
独立运行、融合应用
可独立运行的系统 可独立运行,满足日 常监管的功能要求。
省局监管中心-实时监控
省局监管中心-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
省局监管中心-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
市处监管中心
市级监管中心场所建设基本配置
1)监管中心的面积不低于50㎡。 2)应配置大于3个的监控席位。 3)应配置大于5㎡的监控大屏。
电子路单及托运环节监管 合规性比对
调度单
装载单
承运企业
托运人
落实托运人源头责任,有效打击托运人委托的承运人不具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 承运车辆所装载的危险货运与道路运输证所标注的经营范围不符等非法行为。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1
建设情况
2
应用情况
3
系统特点
4
下一步工作
工作任务书
工作任务书
受交通运输部运输 司委托,江苏省交 通运输厅运输管理 局组织并会同其他 示范省份负责牵头 研制建设“重点营 运车辆日常运营规 范性监管系统”。
建设背景
建设背景
日常运营规范性监管系统是交通运输部“重点运输车辆日常运 营规范性监管服务系统示范工程”的建设任务之一,实现了对重点 营运车辆日常运营的监管要求。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我省在原来投入使用的全省联网联控平台 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完成了全省动态监管平台的建设, 于2013年通过验收,随后部署到各市做为监管平台使用。
建设背景
规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落实运输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责任
总体要求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遵循企业监 控、政府监管、联网联控的原则。
平台接入-总量
本省客车和旅游车1.72万辆
平台接入 5.28万 营运车辆
危险品运输车2.16万辆
外省跨域两客一危车辆1.40万多辆
平台接入-跨域车辆进江苏
平台接入-江苏车辆跨域出省
平台接入-信息接收
接收交通运输部跨域数据每天下发的 700万条定位数据 峰值处理每秒1500辆车辆定位信息 江苏全省两客一危企业上报数据每天1亿条卫星定位数据
1
建设情况
2
应用情况
3
系统特点
4
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工作
1
完成省局监管 中心升级改造
3
推广危货运输电 子路单及包车监 管的应用
5
推进部门间信 息交换共享
2
推动市处监管 中心升级改造
4
推动托运环节 监管系统的研 发和应用
以车为载体,建成两客一危营运车辆一车三方 (交通运管、公安交管、安监)安全监管平台
系统功能
重点营运车辆日常运营规范性监管系统
平台考核管理
安全监管信息发布 重点运输车辆实时监管 车辆事故预警与警情处理
省 地县企 企 地 县 企企 企 车危 旅班 重其


级 市区业 业 市 区 业业 业 辆险 游线 载他


应 应应平 应 应 应 考平 应 综品 包客 普车


用 用用台 用 用 用 核台 用 合运 车运 货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部门、安全监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工作实施联合监 督管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建设和维护道 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落实维护经费,向地方人民政府争取 纳入年度预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 当建立逐级考核和通报制度,保证联 网联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建设目标
● 提高道路运输市场规范性经营的监管能力
● 实现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的共享与服务 ●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动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省、市、县(区)、企业四级联动的 重点营运车辆日常运营规范性监管系统(动态 监管平台)。系统具备平台考核管理、安全监 管信息发布、重点运输车辆实时监管、车辆事 故预警与警情处理等功能。
安全监管信息发布 利用互联网实现对企业、企业平台日常运营规范性考核结果的发布 在平台内发布对地市、县(区)应用的考核情况
重点运输车辆实时监管 实时监管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行驶信息 实现危险品运输车监管、客运运输行为监管
车辆事故预警与警情处理 具备通过抽查对企业平台未及时处置警情进行督办的功能 具备将车辆动态监管信息数据透传给公安、安监等平台的功能
建设原则
统筹设计适当超前
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原则一
原则二
原则三
原则四
接口开放易于拓展
统一开发复制推广
系统架构-应用分级

营运车辆部级监 管平台

部级数据中心


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

日常 监管
联网 执法
应急 运输 管理
运政业 务管理
系统



省级行业数据

中心
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