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座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3、在Rt△ABC中,∠C=90°,AC=3,BC=4,CD是中线,则CD的长为()
A. 2.5
B. 3
C. 4
D. 5
4、一个直角三角尺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 =47°,则∠β的度数是()
A. 43°
B. 47°
C. 30°
D. 6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A.矩形
B.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7、如图,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则网格中的△ABC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8、如图,□ABCD的周长为16 cm,AC与BD相交于点O,OE⊥AC交AD于E,则△DCE 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cm
D.10cm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同旁内角互补D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10、如图,OP=1,过点P作PP1⊥OP且PP1=1,得OP1=2;再过点P 1作P 1P2⊥OP1且P1P2=1,得OP2=3;又过点P2作P2P3⊥OP2且P2P3=1,得OP3=2……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17=()
A. 2015
B. 2016
C.2017
D. 201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共有____________。

1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是高,∠A=30°,AB=4,则BD=___________。

13、某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08°,则n=____________。

1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O的周长为17,AB=6,那么对角线AC+BD=____________。

16、如图,在△ABC中,O是AC上一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若点O运动到AC的中点,且∠ACB=________时,则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

17、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O,AD的中点,若AB=6cm,BC=8cm,则△AEF的周长=____________。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B=4,BC=3,矩形在直线l上绕其右下角的顶点B向右旋转90°至图①位置,再绕右下角的顶点继续向右旋转90°至图②位,…,以此类推,这样连续旋转2017次后,顶点A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6分)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求证:AF=CE
20、(6分)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1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

21、(8分)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请在其中选取一个白色的单位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22、(8分)如图,点D,B分别在∠A的两边上,C是∠A内一点,且AB=AD,BC=DC,CE⊥AD,
CF⊥AB,垂足分别为E,F
求证:CE=CF
23、(8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H⊥AB于H,连接OH
求证:∠DHO=∠DCO
24、(10分)如图,∠A=∠B=90°,E 是AB 上的一点,且AE=BC ,∠1=∠2
(1)求证:Rt △ADE 与Rt △BEC 全等 (2)求证:△CDE 是直角三角形
25、(10分)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是2,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延长BC 至点F ,使CF=
2
1
BC ,连接CD 和EF 。

(1)求证:DE=CF ; (2)求EF 的长
26、(10分)如图,P 为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一动点(P 与B 、C 不重合),连接AP ,过
点B 作BQ ⊥AP 交CD 于点Q ,将△BQC 沿BQ 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BQC′,延长QC′交BA 的延长线于点M 。

(1)试探究AP 与BQ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AB=3,BP=2PC ,求QM 的长; (3)当BP=m ,PC=n 时,求AM 的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BDAAB 6-10 CACCD
二、填空题
11、4条
12、1
13、5
14、45°或135°
15、22
16、90°
17、9
18、3026π
三、简答题
19、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BC,AD∥BC
∵点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
∴ 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F=CE
20、解:设旗杆的高AB为x m
则绳子AC的长为(x+1) m
在Rt△ABC中
AB2+BC2=AC2
即x2+52=(x+1)2
解得x=12.∴AB=12 m
∴旗杆高12 m 21、解:如图所示
22、证明:连接AC
∵AB=AD,BC=DC,AC=AC
∴△ABC≌△ADC(SSS)
∴∠DAC=∠BAC
.又CE⊥AD,CF⊥AB
∴CE=C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3.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OD=OB,∠COD=90°
.∵DH⊥AB
∴∠DHB=90°
∴OH=OB
∴∠OHB=∠OBH
又∵AB∥CD
∴∠OBH=∠ODC
∴∠OHB=∠ODC
在Rt△COD中,∠ODC+∠DCO=90°, 在Rt△DHB中,∠DHO+∠OHB=90°∴∠DHO=∠DCO
24. 解: (1)全等.理由是:
∵∠1=∠2
∴DE=CE
∵∠A=∠B=90°,AE=BC,
∴Rt△ADE≌Rt△BEC(HL)
(2)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
∵Rt△ADE≌Rt△BEC
∴∠A ED=∠BCE
∵∠ECB+∠BEC=90°
∴∠AED+∠BEC=90°
∴∠DEC=90°
∴△CDE是直角三角形
25. (1)证明:∵D、E分别为AB、AC的中点,∴DE BC
∵延长BC至点F,使CF=BC,
∴DE FC,
即DE=CF
(2)解:∵DE FC
∴四边形DEFC是平行四边形,
∴DC=EF
∵D为AB的中点,等边△ABC的边长是2,
∴AD=BD=1,CD⊥AB,BC=2
∴DC=EF=
26、解:(1)AP=BQ
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C=90°
∴∠ABQ+∠CBQ=90°
∵BQ⊥AP,∴∠PAB+∠QBA=90°∴∠PAB=∠CBQ
在△PBA和△QCB中
∴△PBA≌△QCB,∴AP=BQ
(2)过点Q作QH⊥AB于H,如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QH=BC=AB=3
∵BP=2PC
∴BP=2,PC=1
∴BQ=AP===
∴BH===2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AB
∴∠CQB=∠QBA
由折叠可得∠C′QB=∠CQB,∴∠QBA=∠C′QB,∴MQ=MB
设QM=x,则有MB=x,MH=x﹣2.在Rt△MHQ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x﹣2)2+32解得x=.∴QM 的长为
(3)过点Q作QH⊥AB于H,如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P=m,PC=n
∴QH=BC=AB=m+n.
∴BQ2=AP2=AB2+PB2,
∴BH2=BQ2﹣QH2=AB2+PB2﹣AB2=PB2,
∴BH=PB=m
设QM=x,则有MB=QM=x,MH=x﹣m
在Rt△MHQ中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x﹣m)2+(m+n)2 解得x=m+n+
∴AM=MB﹣AB=m+n+﹣m﹣n=
∴AM的长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