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预防尾翼颤振:对舵面采用重量平衡的方法,通 常采用集中配重。对后略式尾翼,还需在舵面尖端 安置端部配重,且是过度的静平衡。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60
升降舵的过度重量平衡对飞机操纵性有不良 的影响。当飞机作法向过载飞行时,由于升降度 配重的质量力使驾驶杆自动向后倒向驾驶员,一 般在驾驶杆的前面加上反平衡配重
2、补偿配平调整片:又称助力配平调整片。 驾驶员直接操纵舵面: 调整片按补偿调整片原 理工作,起助力作用 驾驶员操纵调整片操纵 机构(转盘或手柄), 起配平作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5
安装角可变的水平安定面
通过改变水平安定面的安装角,达到纵向 配平的目的 现代大型高速飞机,尤其是大型客机上普 遍使用 水平安定面的安装角变化范围一般为 -12°~3°
Page63
② 用差动平尾以代替正常形式的副翼,同时采用机 翼上的扰流片,以辅助差动平尾在低速时效能不 足。 ③ 在大型飞机的机翼上有两个副翼。一个位于机 翼内侧称为内侧副翼,又称高速副翼;另一个位 于机翼外侧,称为外侧副翼,又称低速副翼。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64
五、简单机械操纵系统的维护特点 ㈠ 防止系统摩擦力过大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7
本章内容
5.1 5.2 5.3 5.4 5.5 5.6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 有助力器的飞机操纵系统 调节飞机操纵性的装置 辅助操纵装置 电传操纵装置 飞行操纵警告系统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8
5.1 简单机械操纵系统
一、对飞机操纵系统的要求 二、飞机操纵系统的工作原理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的提出
– 舵面铰链力矩随舵面尺寸和飞行速压的增加而增加 – 当铰链力矩变得很大时,即使利用气动补偿法,也 不能使驾驶杆(脚蹬)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 现代高速和重型飞机广泛采用助力器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的分类
–有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 –无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的主要元件:液压助力器
系统,杆行程与舵面偏角之间 成曲线关系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6
六、气动力补偿及气动力平衡
㈠ 气动补偿的目的:降低铰链力矩,减小驾驶员
操纵飞机的疲劳程度 气动补偿方法:移轴补偿、角式补偿、随动补偿、 内补偿、操纵调整片
舵面铰链力矩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7
⑴ 移轴补偿
将铰链轴后移,轴前面积即为补偿面积
股数
7×19
钢丝数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29
有预加张力和无预加张力的钢索,在 传动中所受的张力。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0
2、滑轮和扇形轮 滑轮用来支撑钢索和改变钢索的运动方向; 扇形轮(扇形摇臂)除了具有滑轮的作用外,还 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1
3、松紧螺套 松紧螺套用来调整钢索的预紧力。调松钢索时, 螺杆末端不应超过小孔的位置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6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7
七、飞机颤振与副翼反效、结构承力与传力、操纵 系统的强度与刚度 (1)传动杆的振动和翼面颤振 1、振动的主要特性参数 ①振幅 ②振动周期
梁的自然振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8
2、传动杆的振动 传动杆会发生振动,振动的方向与传动杆的 长度垂直,因此叫做弯曲振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4
三、中央操纵机构的机构和工作原理 飞机主操纵系统是由中央操纵机构和传动系 统两大部分组成。 ㈠ 手操纵机构 手操纵机构一般分为驾驶杆式和驾驶盘式两 种,图为驾驶杆式手操纵机构及其原理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5
驾驶盘式手操纵机构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6
• 侧杆操纵机构 输入力信号,输出电 信号;前后、左右摆 动时发出互不干扰的 电信号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3
• 气动平衡与气动补偿的区别: 功能不同:气动平衡是将铰链力矩完全 抵消,驾驶员松杆,飞机仍保持飞行姿 态;气动补偿是驾驶员操纵舵面偏转时, 减小铰链力矩 操纵方式不同:气动平衡装置不是随操 纵面偏转来起作用的,而是通过独立的 配平手轮或配平电门操纵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4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27
3、导向滑轮 导向滑轮是由三个或四个小滑轮及其支架所 组成。它的功用是:支持传动杆,提高传动杆受 压时的杆轴临界应力,使传动杆不至于过早地失 去总稳定性。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28
㈢ 软式传动机构的主要构件
1、钢索:钢索是由钢丝编成的。只能承受拉力, 不能承受压力。
• 规格型号 7× 7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2
机翼的弯扭颤振
• 由于机翼垂直运动速度而产生减振力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3
机翼的弯扭颤振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4
• 产生弯扭颤振的结构原因
– 机翼为弹性体(刚度) – 重心和刚心不重合 (重心的位置) ⑴ 机翼刚度
增加机翼的蒙皮厚度以增大机翼扭转刚度。
为使蒙皮在弯曲强度中、桁条在扭转中有贡献, 因而发展了单块式机翼结构。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61
㈢ 副翼反效
机翼的弹性变形对副翼效能有严重的影响,在飞 行速度很大时,能使副翼效能完全丧失,甚至出现反 效能,称为“副翼反效”或“副翼逆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62
提高副翼反效作用的 临界速度的措施: ① 把副翼向机翼内 侧移动,缺点是挤掉襟 翼面积。
飞机结构与系统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8
⑵ 角式补偿
将一小部分舵面伸出于铰链轴的前面,形成一个角, 该角的面积约占操纵面面积的6-12%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9
⑶ 随动补偿
随动补偿片也称随动调整片,在舵面后缘有自己转 轴的可旋转小翼面。随着舵面的偏转,补偿片向 与舵面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0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
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左升降舵
右升降舵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4
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俯仰配平 左安定面 右安定面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
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俯仰配平 左安定面 方向舵 右安定面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6
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扰流板 右副翼
俯仰配平 左安定面 方向舵 右安定面
飞机结构与系统 第五章: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航空工程学院飞机系
2012.11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是飞机上用来传递操纵指 令,驱动舵面运动的所有部件和装置的总合。 驾驶员通过操纵飞机的各舵面和调整片实现 飞机姿态的改变,以完成对飞机的飞行状态、气 动外形的控制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2
飞机的操纵面
左副翼 右副翼
Page57
副翼重心到转轴的距离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8
防止机翼弯曲——副翼偏转颤振的措施: 重量平衡法:在副翼前缘加上配重使其重心前移, 包括分布配重和集中配重。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9
6、尾翼颤振 尾翼颤振是和机身的弯扭、振动联合产生的,有 机身弯曲—舵面偏转或机身扭转—舵面偏转。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67一、助力操纵系统形式1、有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 有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通常是利用回力连 杆把舵面传来的一部分载荷传给驾驶杆
助力操纵系统的回力比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68
回力比:枢轴力矩相同的条件下,使用液压助力 器时平衡舵面载荷所需的杆力与不使用液压助力 器时平衡舵面载荷所需的杆力的比值 小回力比可在舵面枢轴力矩很大的情况下保证驾 驶杆力不致过大,但在舵面枢轴力矩阵较小的时 候,会使驾驶杆变得过“轻” 。 在有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中,往往还装设载荷感 觉器适当增加驾驶杆力。 有回力的助力操纵系统通常用在亚音速飞机上。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0
1、飞机的纵向操纵
飞机的纵向操纵是通过操纵驾驶杆或驾驶盘 控制升降舵来实现的。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1
2、飞机的横向操纵 飞机的横向操纵系统是通过操纵驾驶杆或驾 驶盘控制副翼来实现的。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2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3
3、飞机的航向操纵 飞机的航向操纵是通过脚蹬控制方向舵来实 现的。
四、传动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四、传动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传动机构的构造形式 软式传动机构: 主要由钢索、滑轮等构件所组成; 硬式传动机构: 主要由传动杆、摇臂等构件所组成; 混合式传动机构: 由软式、硬式传动机构混合组成。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21
(二)硬式传动机构的主要构件 1、传动杆,传动杆又称为拉杆。传动杆的接头如 图所示。在传动过程中,传动杆不仅要作往复直 线运动,而且要相对于摇臂转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2
4、钢索张力补偿器 飞机机体上的外载荷的变 化和周围气温变化,使机 体结构和操纵系统之间产 生相对变形,因而钢索可 能会变松或过紧。 变松将发生弹性间隙,过 紧将产生附加摩擦。 钢索张力补偿器的功用是 保持钢索的正确张力。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3
五、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传动系数、传动比及非线 性传动机构 ㈠ 操纵系统的传动系数 舵偏角△δ与杆位移△X的比值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4
㈡
操纵系统的传动比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5
㈢ 改变传动比和传动系数的机构 ——非线性传动机构
传动系数不变的操纵系统,
不能满足对飞机操纵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