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谈及责任,我想说,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负责。而当今大学生的现状是:许多大学生游戏打得昏天暗地,整天无所事事,没有目标与理想,得过且过!
先不谈这样做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挥霍了他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这样做最对不起的是我们自己,是对自己的极其不负责任!当我们老了回想自己竟然这样虚度一生中最好的光阴,一定会后悔莫及!试问一个国家的青年如果都得过且过,没有目标与追求,这个国家将会如何?
其次,我认为要对家庭与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我们现在的许多独生子女将父母对子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许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帮助父母做家务。这足以见其对家庭责任的缺失。
最后,要对国家负责。或许有人会说这话太虚,太假了,国家这么大,叫我们个人怎么负责啊?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其实对国家负责没有那么宽泛。这是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国家的许多政策我们都应该去参与,而不是置身事外。举个我身边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有一次课上,老师问一位同学最近的时事,他一问三不知,却还喃喃自语“这关我什么关系!”。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有约30%的青年觉得当今社会走后门、找关系非常自然,对生活中的许多不良行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五四青年运动中,青年们勇敢地站了出来,担起历史的重任,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而如今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又应该怎么做,这确实是我们每一位青年需要思考的问题。
《敬告青年》开头,就提出“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呼吁青年要有朝气,中国的未来掌握在青年的手中。接着,陈独秀对青年提出六点敬告。分别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是陈独秀分析了中华民族落后的根源后,指出的我们民族的弱点。
标题
当代青年的责任意识
摘要
读了《敬告青年》,我深深地感受到陈独秀涕泣陈词寄予了新青年于厚望;我感受到了先辈们对国家存亡的深深忧虑与担当重任的强烈责任感。“责任感”对于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当代青年恰恰少了这种责任意识文
陈独秀是在1915年写下《敬告青年》的,据1840中国被动对外开放已有75年了。在这75年里,中国一直在“救国”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在清末满洲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签订了种种不平等条约后,中华民族开始逐渐觉醒。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封建军阀专制统治”。中国就在这种既被动又争取,既保守又积极地境地中不断地徘徊。直到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这时候,先辈们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到底是什么?”《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
读了《敬告青年》,我深深地感受到陈独秀涕泣陈词寄予了新青年于厚望;我感受到了先辈们对国家存亡的深深忧虑与担当重任的强烈责任感。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许多青年没有国家处于存亡之际的忧患意识,可能少了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重担。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责任感”对于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当代青年恰恰少了这种责任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