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语文教师经验交流

优秀语文教师经验交流

优秀语文教师经验交流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来自于对老师的喜欢。

所以,老师平时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喜欢自己。

下课时,学生几乎与我没有什么距离,跟我拉手,跟我撘肩,跟我说知心话;上课时,学生比较尊重我,也比较喜欢听我讲课。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我喜欢每一个孩子,我全身心的教他们,爱他们。

因此,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对学习语文就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

兴趣有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渐渐地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的兴趣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后劲力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功效体现。

尤其是在本期,小学和中学这个衔接时期更应该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1、课前有主动预习,上课勤作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的习惯。

2、阅读过程中有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自己解决生字、新词。

3、阅读时自己提出问题,边读边思考,设疑研读的习惯。

4、课堂有敢于答问,大胆质疑、辨疑的习惯。

5、讨论时有听取同学的意见,判断是非,如对的要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6、鼓励学生多读作文书,多看课外书,增加知识储备,丰富写作素材。

我班学生有这样一个习惯,还没上的课文,学生自觉地往后读,还没要求背的课文和日积月累,学生会自觉去背。

所以,老师在教学新课时,学生对新课已经很熟悉了,上起课来就比较轻松。

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知落实好一个“读”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会收到背诵和积累知识的效果。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利用学校安排的早读课时间。

我的早读课,我会早早的来到教室,要求学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学习伙伴互相听写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词或是古诗、日积月累,生字、古诗、日积月累要求自己默写,默写生字时,要写拼音、生字、组书中的词,书中的生词要求互相听写,两人听写完后,互相批改。

如有错,再把错的抄写三面,然后再把错的默写一面,做到字、词、古诗、日积月累人人过关。

第二件事,要求学生读记本单元该背的内容。

第三件事,预习今天要上的新课,主要是把新课读熟。

陪随学生晨读,师生共同践行古人的教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会慢慢地感受到语文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魅力无穷,对他们升入中学以后学习语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基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是否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明显体现于学生素质是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表现于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

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乃至细小的标点等等。

实践中我感悟到:严把复习关,是提高毕业成绩的关键。

处理复习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则在字、词、句、段、篇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锤炼和掌握。

应依据教材结构分章节对学生进行归类复习,每一个知识有它的特点及规律,老师必须把握,对学生要讲清、讲透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讲练结合、举一反三。

切记应付了事,完成任务。

在同学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迁移运用的培养,在阅读和写作中巩固、运用。

在做一些复习题以后,老师不能一味的在黑板上讲,这样会劳而无功、枯燥无味。

历届毕业班,学生做的复习题,我几乎没有对改过,都是让小组合作对改,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举手示意,老师立刻帮助解决。

因为争论中解决了的问题,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学习起来不感到疲乏。

五、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对作文选材的把握是学生下笔时的难点,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笔的低劣是六年级学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关卡。

每写一次作文,老师要精心指导,教会学生审题、选材、构思、修改,多读例文。

教学一次作文,老师必须要求学生写好一次作文,不能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只能在课堂上完成。

评改作文小组解决,由组长牵头,大家一起找错别字,找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找语句不通顺的地方,看开头和结尾写得好不好。

如何修改,大家说了算。

这样的批改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六、四点建议,有助同行提高质量1.上新课时进度不宜过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读懂课文,领会文章的内涵,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手法,同时把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融入到新课中去讲解。

2.做点金教练时,要把课文上完以后再让学生丢开课本独立完成。

3.无论是做练习题或是考试,做错了的题,只要求他改过来后反复读几面就是了,不要罚抄试卷,这样是达不到目的的,只会让学生感到烦。

4.在临近毕业考试时,一定要让学生把十一册、十二册的教材统统看一面,特别是要求背记的一定要多看几面。

优秀语文教师经验交流对于一个刚刚踏入讲台不久的我来说,不敢在各位身怀绝技的老师面前班门弄斧。

我只是把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当做是一个自我总结。

大家听完以后认为可行的可以借鉴参考,认为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我诚恳地要求大家指出并指导,让我能够做得更加好。

我觉得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捷径可走,下面我从“激趣、严抓”“学习习惯“三大方面来地概括下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有点创新的教学经验。

首先是“激趣”这方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的。

第一:想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感兴趣,先让学生对你感兴趣。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

我们都是当语文老师的,我自己不敢说做到这样子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成功老师的标准,我们都应该努力地把自己向这种境界推进。

面对学生,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有信心,佩服自己的老师。

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个性、素养和爱心来让学生喜欢上自己。

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课堂,就喜欢上该学科,从而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让学生像向日葵朝日那样崇拜自己,他们就没有理由不学你的学科了。

第二: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吸引学生的开始。

我们一定要在铃声响过以后,立马用一个精彩的导入像是磁铁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这个学期,像讲到《长城》这一课,我就会问“毛泽东爷爷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班谁去过长城,见过真正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大胆地当一回小导游,让全班同学通过过听觉去免费游览一番万里长城。

”讲到《猫》这一课的时候,我会这么说:“同学们,老舍先生家里养了一位老爷,他的脾气可是高傲了“。

这样子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集中起来了。

第三: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

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地听课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分钟,那我们就必须在课堂上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提高自己课堂的效率。

我们应该将课本用活,多给学生机会发挥,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

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扮演角色,像这个学期的第三单元是童话故事篇,其中有几篇童话是是很适合当场分角色表演的。

如《小木偶的故事》和《小鸟和树》等。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和有趣的动作帮助自己理解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

其次,我还会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利用晚辅导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诗歌朗诵会、读书交流会、寻找错别字、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可能有时候会影响教学进程,毕竟语文课是很紧张,但是最后我发现,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所以即使是在紧张、沉闷的复习阶段,我并没有每天、每节课赶鸭子一样地逼着学生学习,而是利用语言激发学生,很大方地每天花一些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应试信心。

严谨抓好教与学的各方面。

第一:严抓基础知识。

有很多老师肯定会与我有这样的同感。

每次考试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中被扣掉几分不应该被扣的分。

其实这个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完完全全可以做到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中达到满分的水平,差生就指望在这部分拿分数了,优生更加不能在“阴沟里翻船“。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严格要求我的学生把语文书里的”语文园地“和古诗背得滚瓜烂熟。

即使是中年级了,但是在识字教学中,我没有半点松解,哪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哪个词语的意思要联系生活实际去记,还有哪个字最容易怎么写错,我都会事先安排学生预习,讲课的时候还会特别提醒。

我自己还会编一些话来帮助学生记生字。

如”瞭望“的”瞭“,我编成:目大日小加两点。

墓:太阳戴草帽,土在大下藏猫猫。

踏:左边足字旁,日在水下方。

还有像形同字记忆法,比如“羡慕”的“慕”,我就会联系其他几个字:墓、幕、暮一起来记。

有时候学生的想象力会让你感到惊奇,因为他们想出来的一些记字法很有趣。

第二,严抓学生的背书和书写。

我跟我的学生说,老师每次改作业是先改书写,书写好的,即使作业做得不是很正确老师也不会批评,但是如果作业全做对了,书写却一塌糊涂就要重做。

背书是学语文的重点,如果上早读课,我们只是看着学生读书是没有什么成果的。

我会参与到学生的早读课中去,帮助学生背书。

如刚刚学完的那一课《长城》,我只利用了一个早读的时间,就让班上百分之百八十的人把这课书背下来了。

其中有一段是介绍长城的建筑结构的,我会把长城的“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和“方形城台”大概的画在黑板上,学生边看边读边理解,最后只要看着黑板上的的草图就能把书本内容背下来。

这样就能把背书这件难办的事情轻松的完成了,除了画简笔画,我还会用一下“联想法”或以讲故事形式来背书。

第三,抓好每一个学生老师们,五个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我们所教的学生也一样,有优秀的,也有很差劲的。

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去把他们教好。

对待优生,我教导他们不能骄傲,要细心谨慎,要继续发光,发更亮的光。

我们班级平时优秀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成绩还是蛮高的。

对待学困生:我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把学困生分成“假困生”和“真困生”,分类施教。

“假困生”,其实很聪明但是学习习惯和基础不够好,上课时就对他们多提问,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课后多谈心,从具体方面表扬他们,让他们坚持认真对待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