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 › 患侧肩关节稍向前拉出,以避免受压
和后缩,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不超过 90度,肘关节伸展 › 前臂旋后,掌心向上 › 患侧下肢膝关节微屈,髋关节伸直, 足背伸90度。健侧肢体放于舒适体位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轮椅良肢位(上肢)
› 患者入院开始就应该开始注意良肢 位的摆放和保持,采 用抑制异常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模式,患者的良肢位摆 放与保持与康复护理息息相关
› 脑卒中的现状
› 脑卒中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 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 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 据报道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 250/10 万,仅次于前苏联西 伯利亚地区的 300/10 万,居 世界第二 [1]
› 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与保持与康复护理息息相关
› 良肢位的定义
› 在脑梗死偏瘫的恢复过程中,患者会出 现肢体痉挛、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限 制了患者的 主动活动
› 而早期利用或抑制某些基础反射、注意正 确体位会预防和减轻这种痉挛模式的出现 和发展网,为下一步更积极的治疗奠定良 好基础
› 良肢位正是由此出发,以运动生理学、运 动 条件反射形成和消退的原理为依据, 为防止或对抗异常痉挛模式的出现而设计 的一种治疗性体 位
› 偏瘫患者初期体位 变换任何舒适的体 位均不宜超过 2 小 时,以预防褥疮和 肺部感染
› 仰卧位强化伸肌优 势,健侧侧卧位强 化患侧屈肌优势
› 患侧侧卧位强化患 侧伸肌优势
› 一 般 每 60 或 者 120 分钟变换 体位 并拍背一次
› 患者如果能自己翻 身或者在床上移动, 间隔时间可以延长, 直到患者感 到不舒 服
[1]梅梅,杜芳.高血压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 2007,21(8):223.
› 脑卒中的现状
›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增 加,多达 86.5%[2]
› 多伴有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 现代 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具有障碍与疾病共存的特点 ,[3] 因此康复与治疗应该
› 足保持中立位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患 侧上肢高于心脏水平
› 肩关节前屈不超过90度,置于枕上, 使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 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 患侧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 呈迈步状,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 枕头边缘,防止足内翻/下垂
› 患者卧床体位应在他回 家或者能独立活动,抑 制肌张力增高的体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 头部垫薄枕,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 胛骨内侧缘垫毛巾卷儿使患侧肩关节 稍外展,上臂旋后,肘与腕均伸直, 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位,整个上肢平 放于枕上,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 侧放垫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 膝关节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轻度 屈曲5-10度)
软垫,纠正偏瘫腿的外旋,达到两侧 足尖对称,避免偏瘫侧足尖外旋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 关节保持 90 度屈曲位,背部用枕头 垫好
› 保持躯干伸展,保持双上肢伸展放在 床前桌上, 最好臀下垫一软垫,双膝 稍屈曲,膝下垫软枕,患侧足底踏一 沙袋.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汇报人 › XXX
目录
CONTENTS
01 前言 02 良肢位摆放定义与意义 03 良肢位摆放的时机 04 摆放良肢位的方法与体位变换 05 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06 良肢位摆放的健康教育
› 脑卒中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 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 神经系 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痉 挛,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
并进
[2]王新德.实用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12. [3]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7
› 脑卒中的现状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痉挛,肩手综 合征等并发症
› 患者入院开始就应该开始注意良肢位的摆放和保持,采用抑制异常 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模式
› 上肢良肢位患者上身直立 ,在轮椅 › 靠背处垫一木板。 › 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 的后方。 › 偏瘫侧要避免肘关节的 过度屈曲 › 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 撑,以免偏
瘫侧肩关节受 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 的力量 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轮椅良肢位(下肢)
› 下肢良肢位 › 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
› 良肢位摆放的意义
› 防止瘫痪病人早 期肢体痉挛、肌 肉萎缩畸形,有 助于关节保护, 防止足下垂压疮、 静脉血栓等并发 症的出现
› 有 效提高脑卒中 软瘫期患者褥疮 少 了肩关节脱位, 肩痛的发生率, 并且其疼痛的程 度大大减轻
› 早 期良肢位摆放 证实对预防关节 挛缩有效
提高患者对良肢 位摆放相关知识 的认知水平
促进患者自觉进 行体位护理的依 从性
解除患者心理负 担与焦虑情绪
改善医护患与家 属的医疗关系, 提升治疗与预后 的效果
› 良肢位摆放的意义
› 在软瘫期进行良肢位 的摆放, 是预防众多并 发症、提高康复疗效 的重要措施
› 偏瘫病人注意良肢位 摆放,改善偏瘫病人 肢体运动功能, 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以生命体征平 稳,意识清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 再恶化 48h 后即可进 行
› 在偏瘫患者的痉挛期, 有利于提高 ADL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