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序列号____通识教育课程考试考试题目:浅析中西文化差异课程名称世界旅游文化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5)学号**********姓名钟柳贤联系方式*************任课教师俎喜红2012年4月18日旅游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文化体验与再造。
旅游是沟通历史情境与当下现实的一座桥梁。
文化是提升旅游业品位与保护人类遗产的内在灵魂。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与地域的差异,分析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或宗教民俗文化等也存在着差异,蕴含的文化特征也有所不同。
一、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的差异与蕴含的文化特质中国有许多古文化遗址、历史遗址和古墓、古建筑、古园林、古石窟、摩岩石刻、古代文化设施和其它古代经济、文化、科学、军事活动遗物、遗址和纪念物。
例如,北京的故宫、北海,西安的兵马俑,井岗山革命根据地,鲁迅故居,甘肃莫高窟石刻以及象征我们民族精神的古长城等等这些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都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人文景观。
目前发现的最早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古代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人类活动的区域中心。
垓下古城四面有城墙,北面和西面的天然河道成为护城河,战略位置易守难攻,是战略家首选的战争要地。
“霸王别姬”、“十面埋伏”等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广为流传。
还有我们熟悉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元谋人遗址、北京山顶洞人遗址、西安半坡遗址等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的长城。
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了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长城。
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水源充足,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多位于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地理优势的历代古都,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模式或建筑风格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对全国其它城市的建筑有特殊的影响。
最著名的古都号称七大古都。
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条庄严、笔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是堂堂正正的对称街区,城中部有层层叠叠的紫禁城宫殿群。
整个北京犹如一个完整的协调的艺术品,结构严整,层次分明,布局井然,设计匀称,棋盘状街区格外古朴、完整、协调,还有大量方便舒适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与静谧、优美和凝聚着古老历史的胡同。
不得不提的还有中国不同地区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目活动,民居、村寨、音乐、舞蹈、壁画、雕塑艺术及手工艺成就等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和地方风情。
例如,近几年的旅游“旺地”丽江古城,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气候垂直分布明显,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
还有赖于居住于此的各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劳作习俗、不同的村寨民居形式、服饰、节日活动等,成为旅游热点。
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服饰上的“风花雪月”、石林和蝴蝶泉壮丽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为如画的风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正因为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才使得云南更具魅力。
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区域,在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及沿岸地区度过其定型时期,随后扩散到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
欧洲先民的生活场所土地贫瘠,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缺乏适宜农耕的土地和气候,没有一个自给自足的天然庇护所。
因而欧洲先民没有支持一个集权社会的土壤和空间,稀缺的资源只能维持分散的小型城邦。
这些城邦以占据制高点的城堡为中心。
如西班牙塞哥维亚城堡巨大而雄伟,数百年来,默默俯视著塞哥维亚古城;漂亮的山顶城堡,葡萄牙佩纳城堡,靓丽的外型是其特点;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
最为壮观的是,山顶上锥形的圣米歇尔教堂建筑群足足比它赖以存在的直径约1公里的小山高出近两倍。
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
恍若进入人间仙境一般;德国新天鹅城堡是路德维希二世的杰作。
从新天鹅堡远眺,眼前是由法尔格湖,阿尔高阿尔卑斯山和菲森组成的广袤风景。
因其壮观美丽及高贵的气质,也被称为是“最接近童话的地方”。
不过也因为这座城堡花费了大臣和地方领主太多金钱,这些人联合起来将路德维希二世废黜并放逐,最後把他淹死在施塔恩贝格湖中……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本主义”的回归,人们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教堂在城市中的核心地位也逐渐地被淡化,城市变得更加宜人,著名的文艺复兴式大拱廊都成为了这一时期欧洲城市的标志。
其中著名的城市包括:佛罗伦萨和西耶纳。
巴洛克时期,欧洲很多国家,如法国正处于国力最昌盛的阶段,统治者开始希望炫耀王权的伟大和国家的富足,君主专制体制也在这些国家大行其道。
于是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开始出现众多的大广场、大宫殿等现象,如纳沃那广场、圣彼得大广场、马约尔广场等。
二、中西方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与蕴含的文化特质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
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
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
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
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
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
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主要靠海洋为生。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上看,一切自然景观都具有自然属性特征的美。
在自然景观美中,单一的自然景物,由于构景因素单调,一般来说,它的美是单调的;大多数自然景观美都是由多种构景因素组成的,它们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出综合美的特点。
三、中西方宗教民俗文化的差异与蕴含的文化特质中西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无疑影响了中西传统宗教观念,这些观念在中西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形成上有一定的体现。
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代希腊,一方面农业生态条件恶劣,粮食不能自给;另一方面手工业比较发达,海路交通便利。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在于“小而多”,它由许多各自独立,结构各异的小地域组成,彼此易于互相交通但却难以融为一体。
这个特点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世界是“天外有天”。
在这块土地上产生的基督教信仰上帝和这个自然地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情人节( 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
但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就不一样了,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大而一”,黄河、长江将生活在各个支流流域的社会连为一体,这个大地域的四周则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因此站在这个大地域来看世界,便自然会认为这里乃是四海之中的唯一大陆,乃是整个天下。
这种地理环境适合于农业的发展孕育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
我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 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
以春节为例,在古代, 春节叫过年,年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年的时间概念最初是古人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最早对年的解释为“谷熟也”。
除此之外清明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中西传统节日中的饮食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是趋于感性的, 讲究色、香、味俱全。
尤其是节日性美食,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食品以区别其他的节日。
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 “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
此外, 饺子因为形似元宝, 过年时吃饺子, 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 甜甜的粘粘的年糕, 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 步步高升。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
我想这与中国传统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在中国佛道都强调人的悟性,要求人们自己参禅领悟人生的道理,这就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
而西方就不同了,基督教认为贪吃是一种罪过。
西方人强调理性的思想影响着他节假日的饮食习惯,他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原料和调料的量都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
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传统节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红色, 是我国文化中的崇尚色。
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
它还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原是一个贬义的词, 是“火”与“血”的联想, 它象征残暴, 流血。
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是个禁忌词, 常用于丧葬礼中。
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意义着眼于其本身色彩, 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等。
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 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
它象征纯真、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