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常用计算公试
1铝液直流电单耗
定义:铝液直流电单耗是指报告期铝电解过程中,每生产1吨铝液所消耗的直流电量。
计算公
式为:
铝液直流电单耗(千瓦.时/吨)=10000×报告期铝液直流电消耗量(万千瓦.时)/报告期铝液产
量(吨)
说明:直流电总量通常是按照电压数值分配的,系列总电压可以区分为正常生产槽电压、停槽
既反映
(吨标
)量
母项为报告期合格交库的重熔用铝锭产量,包括商品产量和自用量之和。
子项、母项统计口径必须一致。
4电解槽平均电压
定义:电解槽平均电压是指每个槽日的工作电压及分摊的电压平均值,他由工作电压、分摊的效应电压、分摊的电解槽间联结母线电压组成。
计算公式为:电解槽平均电压=【报告期电解系列电压总和(V)-停槽短路口分摊电压(V)-焙烧启动电压(V)-新槽补偿电压(V)】/报告期生产槽昼夜(个)
说明:①报告期电解系列电压总和(V)=报告期总电压(供电电压计时累计值)(V/24h);
② 停槽短路口分摊电压(V)按规定(或按实测值)计算;
③焙烧启动电压(V)=焙烧启动电量(kW.h)/平均电流(A)×24(h),
焙烧启动电量一般按设计值(或实际值)计算;
④新槽补偿电压(V)指启动后若干天内的补偿电压,(按实际计算,但不能超过30(V)。
5铝液电流效率
定义:铝液电流效率是指电解铝生产过程中铝液的实际产量(吨)与铝液理论产量的比值,以
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
铝液电流效率(%)=100×铝液的实际产量(吨)/铝液理论产量(吨)
=
dc
×
d阳……阳极电流密度,A/cm2
η……电解槽电流效率,%
wc……阳极消耗量,kg/t-Al
dc……阳极假密度,g/cm2 (一般取1.6 g/cm2 )
三、调解电解质分子比时,AlF3与NaF添加量的计算
q(AlF3)=2P(K1-K2)
K2(K1+2)
kg
q(NaF)=P(K2-K1)
K1+2
kg
式中,q为调整时添加物的数量(kg);P为电解质中的冰晶石质量(kg);K1为调整前的分
子比;K2为调整后的分子比。
四、母线转接周期(d)
D=
L(母线行程,cm)
V(阳极消耗速度,cm/d)
d
五、电流效率(η)
(%);
吨铝直流电耗=
1
电能效率
=
2980V
η
V为电解槽平均电压,V
十、电解槽平均电压(V)
V=E极化+△Va+△Vc+△Ve+△Vb+△Vae+△Vp
E极化为电解槽的极化电压;△Va为阳极电压降;△Vc为阴极电压降;△Ve为电解质电压降;△Vb为导电母线电压降;△Vae为阳极效应分摊电压;
△Vp槽间联接母线电压降分摊值。
十一、下料间隔(NB)(s)理论值
NB—下料间隔,s n—下料点个数,个m—定容下料量,kg I—系列电流强度,A η—电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