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现今人们对水果、蔬菜和花卉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园艺专业在农学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學好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及促进国家园艺产业发展的需要。
与园艺植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相比,80%的园艺专业学生认为园艺植物育种学更难学。
高校教学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运用单一的讲授方法多,而运用有利于大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少;在课堂讲授中,灌输多,启发少,讨论少。
据统计,很多大学生不满意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很多高校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授课方式是讲授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学习消极,逃课现象多,迫于考勤压力来上课的学生也是思想逃课。
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实践不断得到肯定[4-5]。
基于此,我们课程组经过讨论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穿插讨论式教学,以避免学生被动听课。
然而,我国相关课程的讨论式教学研究基础薄弱。
在中国知网(CNKI)里用关键词“讨论式”与“园艺”检索从1949年至2019年7月5日的文献只找到两篇,而用关键词“讨论式”与“育种”来检索则一篇文献都没有检索到。
这两篇论文还是园艺植物栽培学和园艺植物营养诊断等其他课程的内容,而且论文里都只有少许文字谈论讨论式教学。
要想有效开展园艺植物育种学讨论式教学,还需要进行更多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
因此,我们开始研究园艺植物育种学讨论式教学,分析整理此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其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工作打下基础。
一、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的效果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结束后,我们设计调查问卷向学生了解教学效果(为减少学生的顾虑,以获得更真实的调查结果,调查时间选在这门课程成绩公示后,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所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讨论式教学对你有什么帮助?”,并提供下面七个选项(可以多选):A. 能督促自己了解与课程相关的知识。
B. 能帮助自己对知识有更深刻的学习,比只是单纯地听老师讲课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C. 能多渠道地了解相关知识,比如能与同学相互学习,补充老师没讲到的内容。
D. 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E. 学习到PPT的制作方法。
F. 没帮助,无意义。
G. (填写你的其他看法)调查发现,学生选择上述选项的比例分别是A为64.3%、B为57.1%、C为64.3%、D为32.1%、E为25%、F为3.5%,没有学生填写其他看法。
这个结果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可将讨论式教学用于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只有个别学生不赞同;多数学生认为获得了学科的相关知识(根据A、B和C选项),部分学生还认为提高了口头表达、PPT制作等能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合理加入讨论式教学比完全由教师讲授好,因为这样有助于同学间相互学习,补充教师没涉及的学科知识。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一)问题1.教师非教学工作多,不暇顾及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讨论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教师需要提前拟写讨论主题,给学生准备并布置学习任务,对任务进行解释说明,在学生准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对课堂讨论环节进行组织与引导,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与打分等。
另一方面,除需要完成教学工作外,多数教师还兼任管理、社会服务、科研等工作,工作任务多,考核压力大,教师的精力只够勉强采用已经熟悉、相对较省心的讲授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比如云南农业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组的教师,除教学外都兼任科研、学生管理、社会服务或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常处于加班工作状态。
据了解,多数高校的教师都有类似情况。
也就是说,存在讨论式教学对教师增加教学投入的需求与教师难以增加投入的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现阶段,教师只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教师普遍不具有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经验、能力,同时缺乏研究教学方法的能力现在从事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往往是该专业毕业的。
研究发现23.1%的大学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教学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掌握教学方法的教师只有30%。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只有园艺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的教师才能胜任其授课工作。
现在在园艺专业教师岗位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在讲授式教学方法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知识、经验与能力。
现在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自己的老师传授的讲授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授课教师以前学过的关于研究方法的课程是以农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田间试验统计或类似的课程,科研工作中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园艺植物,缺乏以学生、社会人等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
可见,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能力有限的问题。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教师开展讨论式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艰难摸索。
3.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待更新,他们畏惧尝试讨论式教学每个学科往往都是由庞大的知识体系构成的,所以会存在学科知识的无限性与教师认知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教师难以对某一学科方方面面的知识加以很好地掌握,况且一些学科知识还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
在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里就有很多知识点还存在学术争议,有些育种技术细节只有多年进行该环节研究的专家精通。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任课教师个体难以做到及时更新所有的知识,掌握所有育种理论和技术环节的知识更不可能。
与此同时,教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社会、学生往往认为教师知识渊博,尤其认为教师至少精通所执教的学科的知识。
“教师应该是全面的、完美的”,这种对教师的过高期望是教师前进的动力,也会造成教师产生应当在学生面前表现完美的错误思想,害怕在讨论式教学中会因碰到不懂的问题而暴露自身的不足。
如果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就便于准备授课内容,或者选取自己精通的内容进行讲授,而在讨论式教学里,就会碰到更多的专业问题,而且有的问题不是上课前教师能充分准备好的。
可见,教师自身的思想包袱是其尝试开展讨论式教学的阻力。
(二)对策1.学校从时间上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减少教师的其他工作任务讨论式教学实施中,教师从课前构思讨论主题,下达任务给学生,学生准备期间对其进行指导,讨论课上进行组织,到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打分激励学生等等环节,需要比单纯开展讲授式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需要学校给教师更多的时间来尝试开展讨论式教学。
2.组织研究团队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推广给广大一线教师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知识结构,讨论式教学方法也应该因学科而异,在开展园艺植物育种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时,应该有该课程的教师参与。
如果任课教师的教育方法研究能力不足,研究团队里还应当配备教育学相关专业人员。
接下来应该对研究成果做好推广,指导更多不能亲自探究讨论式教学的一线教师开展讨论式教学工作。
3.教师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要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放下思想包袱,争取得到多方面的支持教师既要努力学习学科知识和提升能力,增强信心去面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在讨论中虚心向学生学习,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师实事求是的态度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
还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在这样的思想之下,教师能大胆开展讨论课。
例如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学生选用“铁线莲资源评价”和“火棘果的利用与发展趋势”等我们接触少的選题时,我们就专心听完学生的介绍后再提问,并给学生提供进一步研究学习所需的建议。
课后学生普遍反映,这样做使主讲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参与讨论的学生也学到了知识。
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准备的讨论主题,邀请身边对该主题更知晓的教师参与讨论,弥补任课教师自身的不足,这样能使讨论进行得更精彩。
在我们的讨论式教学实践中,曾经有学生选取“景天科多肉植物杂交育种”作为讨论内容,课程组里所有教师都不熟悉这个选题,于是我们邀请了负责过相关研究课题的教师参与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及其对策(一)问题1.学生普遍习惯于讲授式教学,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差,不能很好开展讨论式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习惯于接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记忆课堂内容,从而掌握知识。
而讨论式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参与讨论。
我们在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发现,上课前学生普遍没有主动学习了解该学科的知识,很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后也几乎没有主动查阅文献的习惯。
学生要想充分发挥自己在讨论式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需要在讨论课前进行更多的准备工作。
只有学生思想上重视,才能主动去学习,充分做好准备。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的成功开展,要求学生除了需要具有阅读教材能力外,还需要能查阅相关研究论文,能够有一定的调研能力。
然而,在我国多数开展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高校,这门课程的教学早于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课程。
我们在进行完讨论课后,问卷调查学生在讨论前是否具有准备的能力,调查结果发现只有21.7%的学生回答“知道怎样准备”,47.8%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怎样准备”,其他学生是“知道一点、有些想法等”。
总之,调查结果反映出绝大部分的学生不能自己完成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2.学生存在惰性,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主动学习讨论式教学方式下,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主动学习,组织讨论内容。
我们在实施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讨论式教学中发现,往往有些不愿多花精力准备的学生和积极认真的同学混在一起,滥竽充数,蒙混过关。
我们对试行了讨论课的班级进行调查后得知,只有38.5%的学生认为小组内同学都认真准备,57.7%的学生认为组内多数同学认真准备,还有8.7%的学生认为组内只有个别同学认真准备。
3.学生存在讨论课前没有充足时间做准备的问题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的讨论内容往往需要深入农村、营销市场、育种基地进行调研,可是现在学生因课堂学习任务多而不能根据这门课程的需要外出调研。
(二)对策1.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前或初期做好动员工作,准备阶段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在课程开始前或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布置讨论任务,介绍开展讨论式教学的意义,督促学生主动准备。
随后针对学生在准备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讲解辅导。
学生接受讨论主题后,有的不知道怎样组织内容,有的不知道怎样检索文献,还有的不会有效选用论文或看懂论文,对于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任课教师需要进行耐心指导讲解。
2.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学科总成绩里,学生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及讨论课上的表现要有相应的体现。
教师要根据讨论时学生提交的文字材料、PPT质量等评判学生准备工作完成质量,并了解各个学生在小组里承担任务的多少,给其准备工作打成绩。
讨论课上,教师对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的次数、质量作记录,给出适当的成绩,学期结束时讨论课的成绩要占总成绩的适当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