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讲义

最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讲义

第一篇:《企业财务通则》讲解下第六章成本控制一、成本的概念——教材1页1、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

2、会计核算中的成本就是指存货的成本,其归集的是生产产品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和按照费用分配方法分配而来的制造费用。

——会计成本指狭义成本3、管理控制中将成本定义为广义的成本,即其所称的成本,既包括存货的成本(狭义的成本),也包括期间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制广义成本二、成本控制——教材1页1、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财务目标,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项成本掌握在一定范围内的财务活动。

其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分三个步骤:(1)明确成本控制程序。

(2)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包括确定控制标准,监督成本形成,消除成本差异等。

(3)协调成本控制中的会计问题。

三、成本控制系统——教材3页表四、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教材7页1、成本预算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是企业财务预算中最基本的预算。

2、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成本预算是根据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及利润目标经综合平衡后而形成的。

为了使预算编制先进合理,确保预算完成,需要建立各项成本费用的预算标准,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及责任者。

同时还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变化适时作出修订。

3、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应当尽可能建立弹性成本预算,并对费用预算实施定期的零基预算调整,确保成本预算发挥应有的作用。

4、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企业有关部门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五、推行质量成本控制——教材8页1、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标准上而需支出的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损失之和。

2、包括:(1)预防成本:即为了防止产生不合格品与质量故障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通常包括质量管理大纲制订费,质量管理培训教育费,工序控制费,质量信息费,质量管理实施费等。

(2)检验成本:即为检验和评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管理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所需的费用。

通常包括进货测试费、工序和成品检验费、在库物资复检费、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质量评审费等。

(3)内部缺陷成本:指企业内部由于生产的产品有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和为处理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总和。

包括废品损失、返修费、复检和筛选费、停工损失等。

(4)外部缺陷成本:产品交付用户后因产品质量缺陷引起的一切损失费用。

包括保修费、索赔费、诉讼费、退货费、降价费等。

3、质量控制理念不是单纯地降低成本和片面追求企业暂时的利益,而是以企业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视角将成本控制与保证必要的产品质量联系起来,保证企业竞争力。

六、实行成本定额管理——三个步骤,教材9页七、实行全面成本控制——“全面”包括三方面含义,教材9、10页八、费用的分级归口管理——教材10页1、根据“谁发生,谁负责”的原则,将成本指标分解开来,按照成本费用的性质将其划归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再将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成本费用的发生地的一种费用控制方法。

2、企业要将费用预算的各项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既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又逐级落实到各级组织。

九、费用的预算控制——教材11页十、费用的开支审批制度——教材11页十一、业务费用的管理——教材13页十二、职工薪酬、福利管理——教材15、16页十三、企业财务开支的责任界限——教材22、23页十四、新旧对比——教材5页第七章收益分配——涉及税法、公司法,面比较广一、新旧对比——教材31页二、收入的构成及核算——教材31-32页三、年度经营亏损的弥补——教材36-37页四、年度利润分配的顺序——教材38-39页(1) 2002年发生的亏损可由2003年~2007年的所得弥补,2004年弥补5万元,2005年弥补30万元,2006年弥补15万元,2006年尚有盈余5万元;(2)2003年发生的亏损由2004年~2008年的所得弥补,2004年~2005年以及2006年的15万元已经弥补2002年的亏损,2003年的亏损只能用2006年剩余盈余5万元弥补,弥补后2003年尚有5万元亏损未弥补,可用2008年的所得来弥补;(3)2007年亏损,不纳税;(4)2008年弥补2003年和2007年的亏损后尚有盈余,2008年应缴纳所得税(25-5-5)×25%=3.75(万元)。

第八章重组清算一、企业重组的概念及分类——教材51-52页二、企业的清算概念及分类——教材53页三、中国企业重组方式有5种——教材55—57页四、《企业破产法》——教材64页五、破产清算程序——教材65-66页第九章信息管理一、财务信息管理——教材76页二、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教材76页三、财务预警机制——教材77页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主体是企业编制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报告除报表外,还包括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报表是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五、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制度——教材82-83页六、我国财务报告编制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七、编制财务报告原则——合法、及时、真实、完整八、财务报告审计制度——教材83页九、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教材76-97页第十章财务监督一、财务监督概念——教材102页二、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教材104-109页三、财务管理处罚——教材109-113页举例1:1、年末流动比率=2 产权比率=0.62、存货周转率=10次3、营业成本=60000元,期初存货=10000元要求:1、计算ABCDE2、计算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0.6=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50000所有者权益总额=31250负债总额=18750E=31250-1250=30000存货周转率=10次=营业成本60000元/[(A+10000)/2]A=2000B=15000流动比率=2=(3000+5000+2000)/(C+3000)C=2000D=18750-5000=13750速动比率=8000/5000资产负债率=18750/50000举例2: 某股份公司2002年有关资料如下表:单位: 万元项目年初数年末数本年数或平均数存货7800 9800流动负债8500 10000总资产 18000 22000流动比率 1.8速动比率 1.2权益乘数 1.6 (权益乘数=总资产/总资本; 是侧重于反映净资产的物质保障程度的逆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5净利润5400要求 :(1). 计算流动资产的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和平均余额.( 假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与存货组成.)(2). 计算本年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和总资产周转率.(3). 计算营业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1). 计算流动资产的余额:(A). 年初的: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得: 流动资产=1.2*8500+7800=18000(万元)(B). 年末的: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得: 流动资产=1.8*10000=18000(万元)(C). 平均余额=(18000+18000)/2=18000万元)(2). 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和总资产周转率:(A).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得: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5*18000=90000(万元)(B).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平均余额=90000/[(18000+22000)/2]=4.5(次)(3). 计算营业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A). 营业(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5400/90000=6%(B).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总资本)=6%*4.5*1.6=43.2%举例3:1. 单选题:某企业2003年初与年末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50万元和300万元,则资本积累率为()。

A.17%B.83%C.120%D.20%答案:D=(300-250)/250=20%举例4: 资料A公司200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如下: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A公司2002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资产年初数年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年末数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 2850 5020 短期借款 650 485短期投资 425 1 75 应付账款1945 1295应收账款 3500 3885 应付工资585 975预付账款(不属于速动)650 810 未付利润1620 2590存货2610 2820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385 485待摊费用 75 80流动资产合计 10110 12790 流动负债合计5185 5830长期投资:长期负债:长期投资 975 1650 长期借款650 975固定资产:应付债券400 640固定资产原价 8100 9075 长期负债合计 1050 1615减:累计折旧 2450 2795 所有者权益:固定资产净额 5650 6280 实收资本 4860 5850无形及递延资产:资本公积1560 2370无形资产 90 75 盈余公积2595 3240递延资产 75 55 未分配利润1650 1945其他长期资产所有者权益合计10665 13405资产总计 16900 2085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16900 20850损益表编制单位:A公司2002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项目上年实际本年累际一. 产品销售收入 37500 49000减:产品销售成本 22500 27500产品销售费用 1575 1750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1875 2450二. 产品销售利润 11550 17300加:其他业务利润 80 100减:管理费用 2450 2750财务费用 165 195三. 营业利润 9015 14455加:投资收益 245 350营业外收入 195 165减:营业外支出 165 95四. 利润总额 9290 14875减:所得税 3065 4910五. 净利润 6225 9965注:假设(1)企业无销售折扣与折让(2)财务费用均为利息费用。

要求:根据财务报表资料计算以下各个比率指标:(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3)负债比率(4)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6)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天数(7)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天数(8)产权比率(9)利息保障倍数(10)总资产报酬率(11)净资产收益率(12)总资产增长率解:根据财务报表中资料,计算如下:(1)流动比率=12790/5830=2.19(2)速动比率=(12790-2820-80-810)/5830=1.56(3)负债比率=(5830+1615)/20850=35.71%(4)应收账款周转率49000/ [(3500+3885)/2]=13.27(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13.27=27.13(天)(5)存货周转率=27500/[(2610+2820)/2]=10.13(次)存货周转天数=360/10.13=35.54(天)(6)流动资产周转率=49000/[(10110+12790)/2]=4.28(次)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4.28=84.11(天)(7)总资产周转率=49000/[(16900+20850)/2]=2.60(次)总资产周转天数=360/2.60=138.46(天)(8)产权比率=(5830+1615)/13405=55.54%(9)利息保障倍数=(14875+195)/195=77.28(10)总资产报酬率=(14875+195)/[(16900+20850/2)=79.84%(11)净资产收益率=9965/[(10665+13405)/2]=82.80%(12)总资产增长率(20850-16900)/16900=23.37%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讲解内控的重要性1、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2、财务人员应做到:忙“昨天”——事后控制忙“今天”——事中控制忙“明天”——事前预算3、企业普遍存在的六大不规范行为:乱投资、乱担保、乱扩张、乱理财、乱借款、乱放权4、国内企业在内控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1)公司层面整体的内部控制推进和监督机制不清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