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
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板书课题
1.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板书:《长相思》(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学士明珠之长子。

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

其词主要抒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婉约清新,自然真切,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3.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词人随康熙出巡山海关。

途中写下《长相思》。

该词主要通过描述出巡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
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4.解题:长相思,词牌名。

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二、整体感知,理解词意。

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榆、畔、帐”等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学生评价。

3.听音频朗读,画出节奏。

4.齐读,巩固词的节奏。

5.默读。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讲什么?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学习上阙。

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谁来说说,作者身向何方?在榆关(简单介绍山海关)
(2)那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那畔)结合理解。

(3)山一程,水一程,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
(4)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路陡,山高,水深……)(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
(6)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7)齐读。

读出和纳兰性德一起行军的将士们的征途的艰难。

2.学习下阙,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下阙。

(1)夜深了,劳顿了一天的将士们本该在营帐里好好休息,为什么他们营帐里的灯
还亮着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词的下阕,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
①为什么灯还亮着?②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③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词告诉你声音嘈杂不好听?你是怎么体会的?(出示风雪画面)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故园无此声。

那故园指哪里?故园会有什么?想想故园会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故园是什么样的?有……有……还有……)
(3)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
四、读词诗、悟情、点题。

1.身向榆关,心却在故园的仅仅是纳兰性德一个人吗?(还有和纳兰性德一起出
征的将士们,想象你就是一起出征的将士中的一员,现在,你也很思念自己的家乡。


2.带着你自己的感情读读这首词。

3.教师范读(配乐)。

4.齐读(配乐)。

5.点题。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在这里,
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温暖,这里只有——在这里,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声笑语,这里只有——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齐读)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齐读)长相思爱故园,思亲人,字字化作——(齐读)长相思
五、扩展思乡表达方式
1、长相思,长相思,思乡的又岂止是这些身居关外的将士们,那数不清的他乡游子,无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思念。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齐读——自读体会思乡情——尝试背诵
六、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
(思乡浓)
《长相思》教学反思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深意
长的著名诗词。

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

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
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

纳兰性德是通过写景和叙事
两个方面来倾诉自己的心声的。

他在途中遭遇风雪,辗转难眠。

途经一道道山,
一条条河,休息时连思念家乡的梦也被嘈杂的声音破坏得支离破碎。

他抬头望月,
想起家乡那安宁、祥和的生活,不禁泪花闪闪。

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我让学生想象作者家乡温馨和谐的画面。

在音乐声中,我深情诵读这首词,学生闭起眼睛,构思着一幅幅别致幸福的场面。

有的说:“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说笑,好不热闹。

小孩们在巷口玩耍嬉戏,姑娘们坐在门口绣花;放学归来的孩童放下书包,放起了风筝,有的还把花做成花环戴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有的说:“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群星闪烁,作者的亲人坐在窗前欣赏着明月,不远处时时传来鸟儿唧唧的叫声,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似乎也与作者的亲人一样,静静地期待纳兰性德与他们团聚。

我见学生热情高涨,继而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从而更加明确纳兰性德投军从戎,征战疆场的心声。

作者为了壮志和理想,忍受着思乡之苦,饱受着思想的孤独和寂寞,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舍小家顾大家,赤子之心全都化作——长相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