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教育行业上市公司分析报告i美股与搜狐教育联合推出2013年1月22日美股分析师Sherry Ricky一、2012年中国教育上市公司概况1、中国教育上市股票整体情况概述2、中国教育概念股业绩运营统览二、2012年中国教育上市公司大事回顾新东方、学而思、学大、安博教育、正保远程教育、ATA、诺亚舟、双威教育、中国教育集团三、2012年中国教育上市公司成长期1、教育上市公司进入调整期2、教育培训公司能否打开A股大门四、中国教育细分领域市场概况1、少儿教育2、课外辅导3、职业教育4、线上教育5、民办高等教育6、国际教育五、国外教育上市公司概述1、美国2、韩国3、日本六、2013年中国教育上市公司发展趋势分析一、2012年中国教育上市公司概况1、中国教育上市股票整体情况概述截至2013年1月,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培训企业共10家。
(注:成交量为过去三个月平均)新东方2006年9月7日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5美元/ADS(1ADS=4普通股),2011年8月19日,新东方实行一拆四计划,拆股后1ADS=1普通股;双威教育2007年6月25日发布招股书自OTC市场转板至纳斯达克全球市场,转板价格为6月18日收盘价6.05美元/股。
2012年6月25日,双威教育退至粉单市场交易。
中国教育集团2009年9月29日借壳上市,2011年12月29日被纽交所退市。
(1)市值与去年表现:8家教育上市公司(不计已退至OTC市场公司)总市值46.32亿美元,与2011年11月这8家公司市值总计54.93亿美元相比减少了15.67%。
美股中概教育公司在中概做空潮下表现依然低迷,新东方全年跌19.2%、学而思跌3.71%、学大跌29.8%、安博跌68.31%,正保远超股价飙涨82%成为2012表现最好的教育股票。
相较于46.32亿美元的总市值,新东方市值30亿美元,仍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是其他7家公司市值总额(15.55亿美元)的两倍。
小盘股有价无市:由于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教育行业理解不够深入,小市值公司未受到资本市场充分关注。
正保远程、诺亚舟、弘成教育、ATA等公司虽然在2012年涨幅不错且有较好投资机会,但成交量低迷,三个月平均成交量只有2万股左右,一方面和中概股总体低迷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教育公司缺乏足够的理解(2)中国教育公司估值:中国教育培训公司市盈率普遍集中在20倍左右,在所有中概上市公司中享有较高的估值水平,也高出美国本土教育培训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水平。
(注:以上为截止2012年12月24日收盘市值5亿美元教育培训相关上市公司)2、中国教育概念股业绩运营统览2012财年数据(注:安博教育2011年报涉及数据调整且仅公布Q1季报,表格采用2011年报数据;鉴于多家企业财报期间与自然年不完全一致,上述数据取各企业最近四个季度业绩之和)[1]升学业务全国拥有150个学习中心和5所K12学校;职业培训有25个实训中心,2个实训基地,一个大学。
[2]截至2012年9月30日,弘成教育通过116个学习中心(其中55个自主经营,61个与第三方合作)为22所大学提供服务。
[3]截至2012年9月30日,ATA合作院校计算机中心考站数量8家教育上市公司2012年度总营收18亿美元,净利润1.93亿美元。
从总体业绩上看,8家上市公司年营收合计约为113亿人民币,这与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所披露预计今年场教育培训行业市场需求将达到9600亿元相距遥遥。
可见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高度分散以及产业发展空间广大。
1、营收阶梯8家上市公司中,从营收看梯度依旧明显:新东方营收高达8.35亿美元,这恰与2——5位四家营收总和(8.35亿美元)持平,可见霸主地位难被撼动;相较于2011年白皮书中以1亿美元营收为标准划分第二梯队,2012年虽然梯队成员未变,仍是学大、安博、学而思三家。
但三家公司全年营收均超过2亿美元,分别为:2.81、2.65、2.10亿美元,可谓将进入梯队难度提高一倍;其他四家公司年营收均未超过1亿美元,诺亚舟在转型幼儿园业务后,其营收水平较之前7000逾万美元大幅下降。
2、模式差异从盈利能力角度看,8家公司除诺亚舟一家亏损外,其他7家均实现盈利,2012年净利润总额1.93亿美元,总体利润率10.7%。
其中新东方、学大教育、学而思主要通过教学中心为学员提供服务,新东方采用大小班结合模式,在全国拥有726个教学点,培训学员近250万人次;学而思主打小班模式,在全国拥有257个教学点,培训学员78万人次。
学大教育由于主打个性化一对一模式,该模式下对单个生源需要消耗配比的人工和场地成本,所以毛利率水平远远低于班组模式,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最低的,只有25.44%。
安博教育业务较为多样,既有学历院校也有课辅机构,既开设在线课程也运行实训基地。
2011年度其学员中来自课辅领域的有88.1万人次,职业教育领域11.2万人次,其中职业教育学员环比增长91%。
模式多样化下安博教育毛利率高达57.15%,但是净利率仅为1.27%。
弘成教育主要业务是为合作院校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其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与新东方接近;诺亚舟的幼儿园模式尚在转型期,虽然单个学员平均收入达到了1493美元,但全年仍亏损近800万美元。
ATA、正保远程教育是两家完全基于线上服务的企业,正保远程提供多个职业考试在线课程而ATA则通过遍布全国的考站提供考试的测评服务。
两家企业毛利水平均在50%以上,净利率方面正保远程15.76%超过ATA。
3、运行差异(1)基于用户平均收入上(APRU)看——线下高于线上,培训高于考试:ATA是所有上市公司中服务考生最多的,也是单价最低的。
全年提供考量达到790万人次,APRU只有7美元。
而从事线上培训的正保远程教育(人均24美元)远远低于线下培训机构200美元——300美元的水平。
一对一高于班组:提供线下培训的新东方、学大、安博、学而思四家企业中,学大教育APRU达到1065美元,远远高于其他三家。
由于模式的个性化、定制化及需要消耗人力、资源成本,最近一个季度学大平均每小时课程费用为27.8美元。
小班高于大班留学高于K12:学而思与新东方都拥有小班模式,但新东方人均335美元超出学而思24.5%。
一般在K12领域,同一阶段相似水平教师授课,班组学员越多单价就会越低;学生年级越高,课程难度越大,单价也会越高。
另外新东方拥有留学业务,这也是新东方最赚钱的生意,不仅通常采用大班授课,且有着较高ASP。
学校教育最高,弘成教育和诺亚舟的学员不像课辅培训等模式下不断有新生入学、老生结业,其学员一般只在每年招生前后会有变动,且在校生2——3年内保持稳定。
教育培训行业用户收费高低顺序:1对1-小班/大班-线上培训-线上考试服务。
(2)基于员工平均贡献上看——(注:由于上市公司多仅在年报中公布,表格中除学大教育外均采用最近一年年报雇员数据)线上高于线下:ATA平均员工创收达到9.95万美元位于首位,正保远程教育6.15万美元紧随其后;班组模式为主的新东方、学而思均在4万美元左右;安博虽然单位员工创收4.43万美元,但考虑到其兼职超过万人,是全职员工近两倍,实际数字或与学大接近;诺亚舟幼儿园模式人均创收最低,仅1.25万美元。
平均员工创收和和用户收费高低基本是是倒过来的,可见在未来扩张过程中的边际利润高低顺序是:线上考试服务-线上培-小班/大班-1对1。
二、2012年中国教育上市公司大事回顾1、新东方:SEC调查和浑水质疑风波事件回顾:2012年7月11日,新东方公布了VIE股东的结构调整;7月17日公布2012财年4季度业绩,宣布接到SEC调查通知,股价暴跌31%;7月18日,浑水发布报告攻击新东方,主要质疑点是新东方加盟业务和VIE结构,新东方股价再度暴跌31%,创下9.41美元的5年新低;7月19日,新东方反驳浑水对公司加盟问题的攻击,并采取进一步行动对浑水的报告进行质疑;7月20号,新东方宣布成立调查委员会,就浑水报告中几项错误指责进行调查,同时宣布管理层个人回购公司股票,组织面向卖方分析师和大量投资人的电话会议,就浑水报告的几项错误指责进行澄清;7月24日,美国投资人发起了对新东方和CEO、CFO的集体诉讼;9月30号,新东方公布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示浑水的质疑无根据;10月12日,新东方顺利递交2012财年20F格式年报;10月29号,新东方公布季报,并且公布SEC关于新东方VIE调查的结论性进展。
此期间,新东方强势反弹,截止2012年12月20日,股价重上20美元,相对浑水质疑当日9.41美元的低点上涨112%。
事件影响:新东方VIE调整被SEC调查以及随之而来的浑水质疑风波,让这家市值全球最高的教育培训公司股价两日挥发70%,不仅是今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大事件,也是整个赴美上市中国公司群体中的大事件,2010年底以来的这波中概做空潮,让数十家中国公司退出美国资本市场,中概市值挥发了千亿美元,浑水等因为做空中概屡屡得手名声大噪,但是此次做空新东方,在国内舆论支持新东方的居多,新东方也采取了及时有效的行动,有力回应了做空者。
浑水做空新东方后,也表示做空中国公司难度加大,转战其他市场。
新东方反击浑水成功也标志着本轮中概做空潮步入尾声。
做空是成熟资本市场正常的行为,而真正优秀的公司是经得住考验的,新东方在成功应对本次危机的同时,在与投资者的信息披露上也应吸取一些教训,比如在加盟业务的披露上,如果当时更加严谨,或许麻烦会少很多。
2、双威教育:控制权争夺引发VIE资产转移及退市事件回顾:双威教育管理层和美国投资人的控制权之争从2011年底就开始,2012年1月这场争夺战上演高潮,1月10日,在双威教育股东大会上上演戏剧一幕,投资人NedSherwood及其推选的两名董事候选人高票当选,管理层无视投票结果宣布休会,NedSherwood发布书面抗议。
1月18日,公司宣布按照股东大会选举结果,确认NedSherwood及其推荐人入选董事会,随后三个月公司管理层大面积更换,董事长兼CEO 陈子昂3月辞职,改由冯一意接任。
陈子昂表示辞职原因是与目前控制董事会的NedSherwood等董事严重不合,且认为其以牺牲公司和股东为代价谋取个人私利。
但是接下来,美国投资人虽然赢得了双威的控制权,却“失去”了公司。
4月2日,因未能如期递交2011年20F年报,双威教育被纳斯达克停牌;5月9日,纳斯达克交易所通知双威教育,鉴于该公司资产出现重大损失且持续未能重新控制这些资产,同时因丢失公章而无法控制银行账户,上个财年的审计报表预期无法如期提交,拟将其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