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以物理为基础的学科,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电力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大一学习基础的数理知识和计算机、机械的基础知识。
大二在数学知识体系的支撑下学习物理,特别是力学、光学和电学的相关课程。
大三在前两年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走进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开始接触更多专业课程。
拥有前面物理知识的基础下,对测试技术、测试理论、测试方法的学习使知识融会贯通变得触手可及。
大四将完善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完成从学习到实践、从知识输入到知识输出的转变完成毕业设计。
核心专业课都是建立在前两年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的。
比如《精密测试原理》就是建立在对统计学、电学、光学、力学等知识掌握的基础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大数定律为误差评定提供理论基础;《电路基础》知识为压电传感器所使用的电桥等电路结构提供基础;《工程光学》的干涉衍射现象为迈克尔逊干涉仪及其相应光学测量提供理论基础;《工程力》学力和力臂等知识也解释了陀螺仪进动性问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专业选修课更是融合了众多专业课知识连接实际和书本知识的课程。
以《数字信号处理器》这门课为例,有别于之前提到的以物理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这门课以计算机和一定信号处理知识为基础。
需要有C++语言的编写能力,还需要进过《微机原理》的学习,熟悉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寄存器使用方法,加之《数字信号处理》中对《信号与系统》的进阶学习,懂得FFT快速算法的特点;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理论知识。
最初的基础课程学习中或许会感到要学的内容如此繁重庞杂。
当进一步了解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的内在严谨的逻辑就会发现每部分的学习都是必要和重要的。
只有每一步都有坚实的脚印才能为日后的学习提供基础,达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