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研究意义及现状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影像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信息的主要载体。
工业时代、农业时代的文化主要是语词文化,信息时代是语词文化与视觉文化两翼齐飞。
尽管作为视觉文化基础的摄影、摄像已分别有170年和近百年历史,然而摄影、电视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适应读图时代人们视觉审美、视觉认知、视觉阅读、视觉表达的新要求,人们必须研究、丰富新的视觉语言,而影像画面的构成设计研究是创造视觉语言的基础性工程,是视觉文化能否在较短时期内得以极大丰富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在视觉文化方面能否跨越式发展,能否由摄影、摄像方面始终落后跟进到实现在全世界引领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研究陈琳(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徐州221009)摘要:影像画面的构成设计研究,是创造视觉新语言的基础,是视觉文化极大丰富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可是对此研究还几乎处于零状态。
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的基本形式,有光构设计、朦构设计、动构设计、色构设计、虚构设计、负构设计、重构设计、渐构设计、替构设计、影构设计、错构设计、维构设计、点构设计、同构设计、异构设计、反构设计、解构设计、断构设计、弯构设计、律构设计、韵构设计、边构设计、框构设计、线构设计、立构设计、印构设计、暗构设计、质构设计、字构设计、白构设计、黑构设计、画构设计、比构设计、似构设计、套构设计、变构设计、射构设计、聚构设计、延构设计、集构设计以及多构设计等若干种。
关键词:摄影;影像画面;构成设计;视觉文化;读图时代中图分类号:J41;TB8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0270.2010.06.003A Study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Image PictureCHEN Lin(School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221009)%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image picture is the basis of the creation of a new visual language and the key of the flourishing and quick development of the visual culture;its study remains now still in its infancy stage.Its basic forms are miscellaneous and can extend to many sections e.g.bright structure design,blur structure design,moving structure design,color structure design,same structure design,different structure design,reversal structure design,point structure design,frame structure design,edge structure design,line structure design,standing structure design,print structure design,somber structure design,nature structure design,word structure design,white structure design, dark structure design,collective structure design,multiple structure design etc.Key Words:photography;image picture;structure design;view culture;reading picture epoch收稿日期:2009-12-14作者简介:陈琳(1957—),男,江苏大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教育技术学重点学科主持人和首席学术带头人。
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影像画面的构成设计主要是研究摄影、电视、动画、网页中影像元素的组合与分解、加工及处理。
综观当今世界,至今尚未见对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的系统化研究,人们对影像研究的兴趣主要还在于影像物理质量的提高以及数字化加工技法的完善与应用,而对于形而上的理论性的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研究还几乎处于零状态,与时代的发展极不相称。
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研究的关键,是研究摄影影像的构成设计,因为摄影影像不仅仅是被广泛独立使用的重要影像形式,而且是电视影像、动画影像、网页影像的基础。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们在拍摄时往往只是依构图说进行取景和组织画面,拍摄后在暗房进行的加工往往仅局限于利用曝光遮挡、中途曝光、多次曝光、色调分离、剪裁、剪接、单底重放、多底拼放、多底叠放、多底套放、反复印制正负底片、旋转放大、变焦放大等有限的几种技法,加工效率非常低。
尽管郎静山先生将集锦摄影做得极致,在摄影界产生轰动,然而曲高和寡,能进行集锦摄影的人却很少,因而在170年的摄影发展中,谈及构图甚多,而几乎从不谈及构成设计。
信息技术使摄影快步进入数字化。
而今从整体上看,摄影已由传统摄影跃迁为数字摄影。
数字摄影有两大特征:一是用数字照相机拍摄,二是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的“电子暗房”进行影像加工处理。
“电子暗房”为人们对影像进行加工、合成创造了便捷的条件,使图像由过去传统暗房的简单的、粗糙的、低效率的加工,提升为可进行复杂的、精细的、高效率的加工。
这种提升必然带来影像的繁荣,它与现代传媒技术、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有机结合,催生了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素养教育在许多国家也相应兴起,不过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像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这种“双高”的趋势,必然催生影像构成设计的研究,只有如此,摄影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影像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不断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着的文化新要求。
2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研究基本内容影像的构成设计是将多个单独的组成元素组合为新的单元,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关系和审美效果,产生新的形象。
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研究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研究构成设计的基本形式,研究各种基本形式设计的方法、要领以及实现途径,研究画面中构成元素的表现,研究将不同画面中的对象或元素重新组合为新画面的方法、手段、形态等,其目的是将摄影推向前进,丰富影像文化和视觉语言,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
3影像构成设计基本形式影像拍摄与加工中可利用的构成设计形式有哪些?这是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回答的问题。
一旦构成设计基本形式及其内涵搞清楚了,影像创作实践时心中就有谱了。
因此对影像构成基本形式的研究可以丰富摄影的创作理论,丰富影像的表意语言,丰富影像的评价、鉴赏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影像构成基本形式的研究,可促进视觉文化的发展,代表了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鉴图像设计理论、绘画设计理论、图形设计构成以及国内外摄影者基于数字平台上的创新实践,加之结合对当今视觉文化的发展潮流、艺术思潮的审视,我们认为影像构成设计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光构设计、朦构设计、动构设计、色构设计、虚构设计、负构设计、重构设计、渐构设计、替构设计、影构设计、错构设计、维构设计、点构设计、同构设计、异构设计、反构设计、解构设计、断构设计、弯构设计、律构设计、韵构设计、边构设计、框构设计、线构设计、立构设计、印构设计、暗构设计、质构设计、字构设计、白构设计、黑构设计、画构设计、比构设计、似构设计、套构设计、变构设计、射构设计、聚构设计、延构设计、集构设计以及多构设计等多种。
4影像构成设计基本形式解析4.1光构设计光构设计是在影像画面上设计特殊的光影效果。
拍摄时取得特殊的光影效果,可供设计、选择的手法很多,比如:逆光拍摄,在被摄体周边产生轮廓光带效果,取得剪影效果,表现在植物茎叶上的光线渐变效果;加光芒镜、衍射镜拍摄,取得各种各样的光芒和色散效果;长时间曝光拍摄夜晚北方的星空,表现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星星的运动轨迹流;长时间曝光拍摄夜晚的公路,形成车灯流;夜晚变焦拍摄灯光密布的建筑,产生韵律十足的放射光芒效果;利用后帘同步、变焦闪光、频闪闪光、B门闪光等闪光功能及技法,取得通常无法见到的特殊光影效果。
影像加工时设计特殊的光影效果,主要是添加光源、添加彩虹、制造光晕、光芒、衍射等。
光构设计方法很多,效果独特,实现起来也非常容易,但应围绕使画面产生在通常光照条件下无法观看到的效果为追求,以让观看者觉得新奇,最大程度地满足观看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4.2朦构设计朦构设计是为取得朦胧效果的画面而进行的设计。
在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获取清晰影像变得易如反掌。
在到处充斥着高清晰影像的情况下,人们有着对朦胧的影像倍加青睐的趋势,因为朦胧能使画面富有诗意,造就特殊意境,给人以如痴如醉的梦幻般感觉。
拍摄时采用柔焦镜头拍摄,在镜头前加用柔光镜拍摄,在镜头前罩上涂有凡士林之类的半透明液体拍摄,隔着流淌着雨水的窗户玻璃拍摄,只拍摄水下倒影,在曝光中途改变聚焦点拍摄,等等,都可以摄得朦胧的影像。
在影像数字化加工时执行不同的模糊命令,可取得朦胧程度各异的影像。
朦构设计既可以着眼于影像的整体,也可以只让局部朦胧。
晕化镜是使影像产生周边朦胧效果的工具。
4.3动构设计动构设计的实质是动效设计,是使静止的画面给人以动感。
动感可赋予影像画面以活力,增强影像的感染力。
通过影像展示动感,是摄影揭示力量之美、速度之美、生命之美的本质要求。
画面上的动感,可以在拍摄时通过摄取动的瞬间、记录动的态势、利用高速快门凝固运动、利用慢速快门创造动感以及用变焦拍摄、旋转拍摄、追随拍摄等方法实现。
利用数字化加工的办法可很方便地在画面上产生动感效果,比如,只要执行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的“滤镜”/“模糊”/“径向模糊”命令并选择“旋转”,可以使画面产生令人惊诧的旋转效果;执行“滤镜”/“模糊”/“径向模糊”命令并选择“缩放”,可以取得主体风驰电掣般的动感或爆炸效果;执行“滤镜”/“扭曲”下的“水波”、“波浪”、“波纹”等命令,可以使水面产生或翻江倒海或碧波荡漾的动感效果。
4.4色构设计色构设计是使影像产生特殊色彩效果的设计。
拍摄时,在镜头前加用有色滤光镜,利用闪光摄影的特殊功能,利用色彩模式下的不同选项,利用白平衡作逆向调整,等等,都可以取得特殊的色彩效果。
利用“光构设计”部分所给出的方法,同样可取得特殊色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