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典分镜教程——电影分镜头画面设计机位图设计
经典分镜教程——电影分镜头画面设计机位图设计
面相学 曾国藩《识人术》 美术上的人脸(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 好看的脸(刚、柔) 生动的脸(情态的表现、活生生、死气沉沉) 电影中的人脸(身体状况、生活经历、心理特征)
镜头内容
镜头内容:人、景、物、光、色
一、人:电影的主体
②手 手的意义:人的第二面孔
手相学 美术上的人脸(罗中立·父亲) 电影中的手(身体状况、生活经历)
2,短焦镜头与长焦镜头
(1)短焦镜头相对取景范围大、景深大、透 视效果强。 (2)长焦镜头取景范围小、景深小、透视效 果弱。
【短焦镜头】
造成被摄物体的变形(线性歪曲),纵深运动效果明显。 EG:王家卫的影片《重庆森林》《堕落天使》 片例:《谜一样的双眼》《超级8》
【长焦镜头】
被摄主体的横向运动效果明显。 EG:《走出非洲》 片例:《怦然心动》
(3)黄金分割律和线条结构
1 : 1.618(相当于5:8) 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三角形构图、斜线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等。
六,如何将电影镜头画面先期视觉化
1 风格样式的选择 整体统一
2 创造性的分镜
(1)分析剧本
摄影机摆在哪里?表达了谁的观点?景别?角度?等等
(2)分析画面
怎样构图?光线从何来?画面色彩是什么样?色调如何?人物位置?
景别以中近景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
主要是表现人物表情、对话、反应,再现、强调人物动作及动作过程、动作 细节、动作方式、动作结果等,表现具体交流者之间位置关系。
(3)渲染镜头
又称之为空镜头。多用来调整叙事、减弱叙事效果、调整情绪、调整视觉、 强调风格。
要在镜头排列和并列中起到对叙事本体、影片场景、动作及主题的暗示、渲 染、象征、夸张、比喻、拟人、强调、类比等作用。
划分摄影机光学镜头种类的依据是焦距。 接近眼睛视角的镜头一般称为标准镜头;大于人眼睛视角的镜头一般称为广角 镜头;小于人眼睛视角的镜头一般称为长焦镜头。
广角镜头:12mm 18.5mm 24mm 25mm 28mm 32mm 35mm 标准镜头:50mm 正常镜头:40mm 60mm 长焦镜头:75mm 100mm 150mm
(2)整体性
内容完整的一个电影镜头画面通常是由两个以上乃至几十个电影画面完成的。
(3)时限性
电影画面中被摄对象岁承载的信息量不同,表现的时间长度也不一样。
(4)多视点、多角度
在拍摄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断变化方位、角度、景别。
(5)构图画幅的固定性
标准宽银幕比例1 : 1.37,遮幅银幕比例1 :1.66/1: 1.85 宽银幕比例1 : 2.35 长宽16:9的画幅
镜头内容
镜头内容:人、景、物、光、色
一、人:电影的主体
③形体:身体和动作,人的全部外在物。
形体美:绘画与雕塑 (米开朗基罗·大卫) 形体叙事:舞蹈与哑剧 电影中的形体(身体状况、生活经历、情绪、性格、欲望)
镜头内容
镜头内容:人、景、物、光、色
一、人:电影的主体
④群体
群体的意义: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界的力量对比。 电影中的群体:上帝的视点、可观的场面、动态画面
④景:表现性
以内景或人工景为主,外景实景为辅 优点:风格独特
主观色彩 抒情色彩 《霸王别姬》 《天安门》
⑤场景设计要点
一、分析剧本,掌握资料
美术师拿到文学剧本,进入筹备阶段的第一位重要工 作就是研究剧本和搜集资料。对剧本的研究分析要做到, 对主要的、重点的问题,如主题思想、结构形式、风格样 式、人物等有明确的看法,如场景的数量、时间、地点、 季节、时代特征、地方、民族特色等要细微分类,做到了 如指掌。
轴线基本定义
镜头转换中,制约视角变换范围的界线 运动轴:由被摄物的运动方向形成的轴线 关系轴:由被摄物的视线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轴线
三角形原理与总角度
外反拍1机位 外反拍2机位
6个单人镜头机位
平行拍摄
内反拍
二、多人对话场面轴线
两个人一条轴线 三个人三条轴线
多人场面轴线处理办法
1、将众多的人看成两个人 2、找出主要人物 3、变轴:
镜头内容
镜头内容:人、景、物、光、色
二、景
①景的意义:故事背景,电影的主角(景在舞台戏 中不重要) 萨特:电影的主角是景 由景推及到人 戏剧的主角是人
镜头内容
镜头内容:人、景、物、光、色
二、景
②景的分类:内景、外景
室内、外组合景《霸王别姬》戏班子四合院,
组合有纵深层次的胡同。《大红灯笼》挂灯仪式过道设计
6.反打 跳到轴线的另一侧拍一个双人镜头
反打必须在双人镜头之间 对话场面反复反打的视觉混乱 运动场面一个被摄物无法反打
7.跳轴 到轴线另一侧拍一个单人镜头 错觉和方向感混乱
镜头图例
摄影构图
• 绘画中的构图 • 电影中的构图
镜头内容
镜头内容:人、景、物、光、色
一、人:电影的主体
① 脸 脸的意义:人最主要特征的集中
2 每个电影画面无论在内容上或造型上都必须与前 后镜头取得有机联系。
3 一个电影镜头即可表现一种景别,也可以表现多种 景别的变化。无论电影银幕上所展示的一个镜头有多长, 调度如何复杂,只要中间不断开、不经剪接,仍为一个 镜头,即一个电影画面。
三、电影镜头与画面效果
1,光学镜头的划分:
光学镜头通过焦距改变电影镜头画面内的构图效果和运动的相互关系。
一、电影的画面构成思维模式
按以下顺序排列
影片内容及主题思想 风格样式、视觉形式 场景空间、环境气氛 人物位置、形体关系 镜头方式、机位位置 画面元素组合(光色、构图、运动)
画面最终视觉完成
二、电影镜头画面概述
1 电影画面同时涵盖了两个意义:一个是指物理机械 的光学镜头(物质意义);另一个是指电影银幕效果和 一般绘画的相似处(美学意义)。
• 二、从人物入手、从戏出发
– 从人物入手,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 其一,从人物动作入手,从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行 为去考虑场景的设计。
– 其二,要紧紧把握人物性格,创造有个性的人物造型 ,进而寻找到与任务性格关联的、贴近的、符合人物 特征的场景形象。
– 其三,必须考虑规定情景下的人物关系和人物的调度 ,提出符合剧情需要的,符合拍摄要求的、可行的设 计方案。
• 3、时代环境特征 – 要明确剧本所反映的时代感是否强烈,是单一 的时代环境还是跨越若干的时代。
• 4、人物的性格特征
– 剧本针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否鲜明,人物外部 形象的刻画是否有细节。
• 5、情节的发展脉络要搞清楚
• 6、剧本中的环境、地点、时间、季节要具体掌握
– 对于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美术设计,其创作的真实性是 来源于历史生活的真实。
分镜头的概念
即分镜头脚本,又称摄制工作台本,“分镜头剧本”又称“导演剧 本”。是导演将整个影片或电视片的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摄制的镜 头的剧本。
内容包括: 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对话、音响效果、音乐、镜头长 度等项目,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 镜头画面设计:包括个别镜头的构图、动作的调度、透镜的选择和 完成片里镜头的次序。
片例:《千钧一发Gattaca》
五,电影镜头画面的构图
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纵深感。电影镜头画面的首要任务是 突出主题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准确地引导到影片创作者希望观众注意的地 方。
1,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特点
(1)运动性
通过对象运动和摄影机运动,将不断改变画面构图结构和画面中的情节重点, 变换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及画面的透视关系。
2,电影镜头画面构图的形式
(1)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
静态构图平静、稳定、构图组合不发生变化;动态构图产生运动的印象。前 者为单构图,后者为多构图。
(2)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
开放式构图中,有些人局部的身体可能会被画面的边缘切掉,或部分被前景 的实物遮掉。
封闭式构图中,人物位置被精心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清晰度和画面平衡。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天使之城》
• ⑤人物造型设计
– 一、影视服装与一般服装
• 服装的实用性 • 服装的审美功能 • 社会标志性的功能,即服装的样式、色彩、饰物及其
身份的象征、职业等级的划分等等。如,海陆空军服 装、警察、皇帝与贫民、都市白领、魔术师等。
– 二、影视服装的作用
• 时代和社会的印记 “文革” • 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罗马假日》奥黛丽·赫本公主服装 • 人物情绪的“晴雨表” 《理发师陶德》陶德的服装。
(3)目的
体现影片总体结构,体现影片段落节奏
电影镜头画面中的视听语言
一、双人对话场面轴线
景与总角度:
总角度:为了保持空间关系的统一完整所规定的全景拍摄角度 全景决定了其他镜头的大致方向 受景的制约,总角度是最佳角度 受光的制约,逆光或测逆光 受调度的制约,表现人、景关系 内外景总角度的不同特点 一条轴线,两个总角度
电影镜头画面——理论与创作
什么叫电影的画面?
电影画面即“电影镜头”
文学是通过观念描写出形象,电影是依靠形象的 不断出现,然后构成观念的艺术。
电影的存在是由于画面作为承载影像的物质载体, 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电影的视觉特性要比电影作为思想或文字容器的性 质更为重要。
摄制电影,不是将思想处理成画面,而是通过画 面去思考。
从E-W轴变为N-S轴 4.多条轴线混用
明确主要轴线 明确每个镜头在不同轴线上的位置 演员视线限制在规定的轴线之内 寻找共同机位
三、运动场面轴线
定义:沿被摄物的运动方向做一条放射线,就是方向轴线。 方向轴线两侧各存在180º两个总角度 实际运动与银幕方向的差异
为了确保银幕运动的连续性,被摄物必须始终向画面一个方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