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热炉 烘炉方案001

加热炉 烘炉方案001

烘炉方案
一.前言
本烘炉方案针对加热炉烘炉的目的、需要烘炉的部位、所需条件、烘炉过程注意事项、烘炉后的检查等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二.烘炉目的
加热炉内耐火保温层包含有轻质及重质浇注料。

此部分炉衬施工养护完成后,内部依然含有游离水和结晶水。

如果开车前不进行烘炉,直接投入使用,这些水分会迅速气化并膨胀,使浇注料产生开裂、炸裂、剥落等现象。

因此烘炉是确保工业炉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道工序,千万不能草率从事,一定要按烘炉曲线进行。

烘炉曲线见附件。

三.需要烘炉的部位
烘炉主要针对炉内的浇注料,具体部位包括炉底、对流段侧壁以及烟囱的锥段和直段。

四.烘炉所需条件
1.工艺管道
炉管保护气管道上需要设置调节性好的阀门,以便烘炉时根据保护气出口温度及炉内烟气温度调节保护气流量。

本次烘炉采用低压氮气作为炉管保护气,经过炉膛内换热后,出口温度不得超过400度。

燃料输送管道上需设置调节性好的阀门,以实现燃料流量的调节和切断。

本次烘炉采用焦炉气作为燃料。

2.测量仪表
在加热炉上分别设有临时烟气及炉膛温度测点TE-1021、TE-1022、TE-1023、TE1024,压力测点PG- PG-1021。

其中TE-1022 、TE-1023采用方式具备远距离观察并引入临时监控室(同时采用红外线温度测量仪辅助监测)。

物料出口设有保护气出口温度测点TE-11072。

燃料气管道上设有临时压力测点PG-1022。

3.人员安排
点炉前务必确认各种条件已具备,并召开准备会,在领导小组的主持下,明确各个部门职责,确保烘炉过程的协调配合,设立临时监控室及临时照明,派人24小时监控各参数,每小时对燃气压力、炉膛压力、炉膛及烟道温度、炉管出口温度进行记录;烘炉监控小组,分三班,每班三人。

每八小时进行轮班值守。

并且每个小组必须任一位有经验人员负责。

五、烘炉前准备
1.炉衬施工完成,并养护72小时以上;
2.检查风门、看火窗、点火孔、烟囱挡板能够活动自如;
3.检查加热炉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并正确摆放,炉膛灭火线是否好用
4.炉区杂物已清理干净;
5.在主火燃气管道阻火器下法兰处断开、接临时燃料气管线,并增设控
制手阀。

将UV-1022拆下接临时管并接入主火的燃气管道,同时在长
明灯管道上增设控制手阀。

6.燃料输送管线及其上面的临时阀门必须进行安装、探伤、打压;临时
测温仪表、显示仪表已安装、连接完成,并调试正常。

7.将氮气、蒸汽引入装置,并用氮气对加热炉煤气管线进行吹扫置换、置
换后检测煤气管线O2含量小于0.5%为合格,否则重新置换至合格为
止。

8.检查燃料气是否联接正确,排污阀、放空阀是否关闭。

将主火及长明
灯管线各阀门打开、主火及长明灯主控球阀关闭。

9.在炉前主火软管处断开,引燃气至此处放空。

联系化验人员分析燃气
中的O2含量在安全范围内(O2含量<0.5%),燃气合格后,恢复连
接,关闭主火阀门。

此时应注意燃气管线的是否有积液,发现积液应
及时排放,防止液体进入炉膛发生事故。

10.联系调度人员控制燃料气压力在0.002Mpa以上
11.打开烟道挡板及风门,保持炉膛内空气流通,打开炉膛吹扫蒸汽线,
蒸汽吹扫20~30分钟,直到烟囱冒白烟,将炉膛及其死角内可能存
在的可燃性气体赶走。

12.炉膛采样分析爆炸气, 可燃气体的含量<0.5%为合格。

13.调节烟道挡板及风门,观察压力表PG-1021,使炉膛负压在20~50Pa。

14.准备好灭火器和消防蒸汽,周围无关人员撤离到警戒线以外,严防意
外事故发生。

六、炉管引入氮气
1、烘炉前保护气管线及其上面的阀门应安装、探伤、打压。

2、将氮气从催化剂再生管线引入炉管从加热炉炉管出口排出将氮气空至
大气。

3、蒸汽引入炉管容易产生冷凝液,在炉管低点冻结,建议采用氮气介质。

七、点火
1,长明灯点火。

(1)四人操作,一人控制长明灯前阀门,一人手持长明灯,一人观火,一人站在旁边指挥协调。

(2)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火面罩,穿好防火衣,并观察好出现意外时的撤退路线;
(3)一人将长明灯从炉内取出,手持长明灯,用点燃的木条对准长明灯火嘴,另一人缓慢打开长明灯手阀,长明灯即被点燃;
(4)将长明灯缓慢放入炉膛内并固定,并通过手阀控制长明灯正常燃烧。

如果炉膛抽力过大长明灯总被吹灭应立即关闭手阀,对炉膛进行蒸汽吹扫,并适当关小风门和烟道挡板。

2、点主火
(1)检查长明灯燃烧是否正常;
(2)打开主火燃气的控制手阀,主火嘴就被长明灯引燃;
(3)适当调整烟道挡板、风门开度,控制炉膛负压,使火焰状况达到佳。

(4)通过调节炉前主火手阀控制炉膛温度。

(5)若第一次点火在10S内未成功,应关闭炉前手阀,关闭长明灯手阀,向炉膛吹入蒸汽20~30min,直到烟囱冒白烟后可再次试点,重复上述点火步骤,如仍未点着,应联系有关人员检查长明灯燃气管线、阀门等是否有问题。

八、烘炉程序
1.点燃烘炉烧嘴;
2.根据炉膛烟气温度和保护气出口温度,随时调节燃料气和保护气的流量,
使得炉膛烟气温度的上升负荷烘炉曲线;
3.当达到烘炉曲线目标温度后,切断燃料,关闭进风口和烟囱挡板,进行闷
炉,让炉膛自然降温。

九、注意事项:
1、点火前必须把炉管的流程改通,保证辐射段和对流段炉管内有介质通过,
以防烧坏炉管。

2、点炉前需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3、点火前需要对炉膛内可燃气体进行分析,不得超出允许值,防止爆燃;
4、点火前需设置安全警戒线,以加热炉为中心的十米范围内禁止无关人员靠
近;
5、点火时应侧身靠上风,不应正面对火嘴,以防回火伤人。

火点着以后,不
能马上离开炉子,以防燃烧器缩火,一旦灭火,必须立即关闭燃气阀门。

6、点火时,若燃料气手阀打开10秒还未点燃,则认为点火失败,必须重新
吹扫炉膛,采样分析爆炸气合格后,方可再次点火。

7、点火过程中必须控制炉膛的升温速度<100℃/h。

8、在低温控制时,烟道挡板和风门开度要小些,以防将火抽灭。

9、建议燃料气通过燃气分液罐V-1302,以便于排凝及稳定燃气压力。

10、严格控制升温速率,若已超温不能快速降温,应立即恒温,再恢复至正常
的升温速率或温度。

11、在烘炉期间,不允许停火。

若发生加热炉熄火,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
开风门及挡板通风并分析炉膛内可燃气体。

点火后按30o C每小时的升温速率升到熄火时的温度再按升温曲线升温。

12、在炉衬施工结束至烘炉前,应保证炉内炉衬温度不低于5℃,防止浇注料
晶格化转化;
13、升温过程应连续,不得间断,不得反复。

需派人24小时监控各参数并进
行记录;
14、烘炉过程中应经常巡检,发现异常声音或状况时及时汇报和处理;
15、烘炉和闷炉期间,各炉门和人孔、风门、烟道挡板应关闭,防止冷风进入,
引起炉衬局部收缩;
16、闷炉结束后,应先确认炉内温度是否已达到室温,才能进入检查炉衬。

辽宁诚实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12-11-11
浇注料炉衬烘烤曲线
24 72 87 123 131 155 时间(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