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后答案 第三章系统总线

整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后答案 第三章系统总线

20 年 月 日A4打印 / 可编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三章系统总线目录I 考查目标 (3)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III 考查内容 (3)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据结构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据结构》是我校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相关硕士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7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75分4.试卷题型结构数据结构: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题)综合应用题65分(题数不固定)计算机组成原理: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题)综合应用题65分(题数不固定)III 考查内容【数据结构】1.考查目标: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 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 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具备采用类C语言或C语言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2.考查内容:1绪论1.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2算法的定义、性能标准和复杂度2线性表2.1线性表的定义2.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2.3线性表的链表表示和实现2.4线性表的应用3栈和队列3.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3.2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3.3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3.4栈和队列的应用4数组和广义表4.1数组的定义和顺序存储结构4.2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4.3广义表的定义和存储结构5.树和二叉树5. 1树的概念5. 2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5. 3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5. 4遍历二叉树5. 5线索二叉树5. 6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5. 7树的存储结构,树、森林和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5. 8等价类及其表示6图6. 1图的定义、术语和基本操作6. 2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6. 3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和连通分量6. 4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7查找7. 1查找的基本概念7. 2顺序查找法、折半查找法和索引顺序表上的查找7. 3二叉排序树的定义,二叉排序树上的查找、插入和删除,二叉排序树查找的性能分析7. 4平衡二叉树的定义,平衡旋转,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和删除7. 5哈希(Hash)表的基本概念、构造和查找分析8内部排序8. 1排序的基本概念8. 2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8. 3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8. 4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锦标赛排序,堆排序)8. 5两路归并排序8. 6基数排序8. 7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和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3.考查目标: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4.考查内容:一、计算机系统概述(一)计算机发展历程(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三)计算机性能指标CPU时钟周期、主频、CPI;MIPS、MFLOPS;指令执行时间。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一)数制与编码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2.真值和机器数3.BCD码4.字符与字符串5.校验码(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1.定点数的表示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定点数的移位运算;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1.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规格化,IEEE-754标准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四)算术逻辑单元ALU1.并行加法器2.算术逻辑单元ALU的组成和结构三、存储器层次结构(一)存储器的分类(二)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1.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2.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3.只读存储器(四)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五)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六)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1.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2.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3.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4.Cache写策略(七)虚拟存储器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2.页式虚拟存储器3.段式虚拟存储器4.段页式虚拟存储器5.快表四、指令系统(一)指令格式1.指令的基本格式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二)指令的寻址方式1.有效地址的概念2.常见寻址方式(三)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五、中央处理器(CPU)(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二)指令执行过程(三)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四)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1.硬布线控制器2.微程序控制器微程序、微指令和微命令;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地址的形成方式。

(五)指令流水线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2.指令流水线的相关与冲突六、总线(一)总线概述1.总线的基本概念2.总线的分类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二)总线仲裁1.集中仲裁方式2.分布仲裁方式(三)总线操作和定时1.同步定时方式2.异步定时方式(四)总线标准七、输入输出(I/O)系统(一)I/O系统基本概念(二)外部设备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3.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光盘存储器(三)I/O接口(I/O控制器)1.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2.I/O端口及其编址3.I/O地址空间及其编码(四)I/O方式1.程序查询方式2.程序中断方式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

3.DMA方式DMA控制器的组成;DMA传送过程。

4.通道方式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数据结构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设有数组A[i,j],数组的每个元素长度为3字节,i的值为1 到8,j的值为1 到10,数组从内存首地址SA开始顺序存放,当以列为主存放时,元素A[5,8]的存储首地址为( )。

(A) SA+180 (B) SA+141 (C) SA+222 (D) SA+2252.在双向链表指针p的结点前插入一个指针q的结点操作是( )。

(A) p->next=q;q->prior=p;p->next->prior=q;q->next=q;(B) q->prior=p;q->next=p->next;p->next->prior=q;p->next=q;(C) p->next=q;p->next->prior=q;q->prior=p;q->next=p->next;(D) q->next=p->next;q->prior=q;p->next=q;p->next=q;3.一棵二叉树高度为h,所有结点的度或为0,或为2,则这棵二叉树最少有( )结点。

(A) 2h (B) 2h+1 (C) 2h-1 (D) h+14.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既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 )。

(A)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B) 必定快(C) 不一定(D)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5.将两个长度为n 的递增有序表归并成一个长度为2n 的递增有序表,最少需要进行( )次关键字的比较。

(A) 1 (B) n-1 (C) n (D) 2n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算法原地工作的含义是指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空间(B) 在相同的规模n下,复杂度O(n)的算法在时间上总是优于复杂度O(2n)的算法(C) 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最坏情况下,估算算法执行时间的一个上界(D) 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7.以下错误的是( )1.静态链表既有顺序存储的优点,又有动态链表的优点。

所以,它存取表中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无关。

2.静态链表中能容纳的元素个数的最大数在表定义时就确定了,以后不能增加。

3.静态链表与动态链表在元素的插入、删除上类似,不需做元素的移动。

(A) (i),(ii) (B) (i) (C) (i),(ii),(iii) (D) (ii)4.已知广义表LS=((a,b,c),(d,e,f)),运用head和tail函数取出LS中原子e的运算是( )。

(A) head(tail(head(tail(LS))) (B) tail(head(LS))(C) head(tail(LS)) (D) head(tail(tail(head(LS))))5.对于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访问结点和增加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 )。

(A)O(n) O(n) (B) O(n) O(1) (C) O(1) O(n) (D) O(1) O(1)6.若栈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存储,现两个栈共享空间V[1..m],top[j]表示第j个栈(j=1,2)栈顶指针,栈1的底设在V[1],栈2的底设在V[m],则栈满的条件是( )。

(A) top[2] – top[1] == m (B) top[2] – top[1] == 1(C) top[2] – top[1] == 0 (D) top[2] + top[1] == m二、综合应用题(共65分)1.(15分)假设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序列为GLDHBEIACJFK,后序序列为LGHDIEBJKFCA。

要求:1.画出该二叉树所对应的森林。

2.画出该二叉树的中序全线索二叉树。

3.画出该二叉树所对应的森林中第一棵树的带双亲域的孩子链表。

4.(15分)设G=(V,E)为有向网,其中V(G)={V1,V2,V3,V4,V5,V6}。

现用三元组<x,y,z>表示弧<x,y>以及弧上的权值z,则E(G)为E(G)={ < V6,V5,100>,< V6,V4,30>,< V4,V5,60>, < V4,V3,20>,< V3,V5,15>,< V2,V6,10>, < V2,V3,50>, < V1,V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