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图中,MN、PQ是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
导体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导轨都处于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导体棒和导轨间接触良好且摩擦不计,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甲图中的电容器C原来不带电。
今给导体棒ab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在甲、乙、丙图中导体棒ab在磁场中的最终运动状态是()。
A: 甲、丙中,棒ab最终将以相同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
B: 甲、丙中,棒ab最终将以不同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
C: 甲、乙、丙中,棒ab最终均做匀速运动
D: 甲、乙、丙中,棒ab最终都静止
答案详解B
2、如图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轨道间距为,金属杆ab的质量为,电容器电容为,耐压足够大,
为理想电流表,导轨与杆接触良好,各自的电阻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现用水平外力F拉ab向右运动,使电流表示数恒为.
(1)求时电容器的带电量
(2)说明金属杆做什么运动
(3)求时外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解:(1)由,
(2)设杆某时刻的速度为v,此时电容器的电压
电容器的电量
电流恒定,a恒定,即金属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公式
答:(1)时电容器的带电量是1C;
(2)金属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时外力做功的功率是.
3、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
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
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所有电阻。
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25分)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75分)
答案详解
解:
(1)设金属棒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则感应电动势为
①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②
设此时电容器极板上积蓄的电荷为Q,按定义有
③
联立①②③得
④
(2)设金属棒到达速度大小为v时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金属棒受到的磁场力为
⑤
设在时间间隔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按定义有
⑥
也是平行板电容器极板在时间间隔内增加的电荷量,由④式得
⑦
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按定义有
⑧
金属棒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为
⑨
式中,N是金属棒对斜面的正压力,有
⑩
金属棒在t时刻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设其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⑪
联立⑤至⑪式得
⑫
由⑫式和题设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t时刻速度大小为:⑬
4、电磁轨道炮利用电流和磁场的作用使炮弹获得超高速度,其原理可用来研制新武器和航天运载器。
电磁轨道炮示意如图,图中直流电源电动势为,电容器的电容为。
两根固定于水平面内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电阻不计。
炮弹可视为一质量为、电阻为的金属棒,垂直放在两导轨间处于静止状态,并与导轨良好接触。
首先开关接1,使电容器完全充电。
然后将接至2,导轨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开始向右加速运动。
当上的感应电动势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相等时,回路中电流为零,达到最大速度,之后离开导轨。
问:
(1)磁场的方向;
(2)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3)离开导轨后电容器上剩余的电荷量是多少。
答案详解
(1)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
(2)电容器完全充电后,两极板间电压为,当开关接2时,电容器放电,设刚放电时流经的电流为,有①设受到的安培力为,有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④
(3)当电容器充电完毕时,设电容器上电量为,有⑤
开关接2后,开始向右加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值时,设上的感应电动势为,有⑥
依题意有⑦
设在此过程中的平均电流为,上受到的平均安培力为,
有⑧
由动量定理,有⑨
又⑩
联立⑤⑥⑦⑧⑨⑩式得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