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一轮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2018一轮复习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二、自然条件对(聚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地形 气候 水 矿产
自 然 条 件
影响
城市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平原是城市建设的理想地形
利于设施建设 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减少交通建设投资 对外联系便利
地形对城 市的影响 山区城市多建在 河谷两岸较平坦的区域 热带地区城市多建在 高原
地势高,气候干湿交替
草地宜用来发展农业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高原
高原地区地势高, 雅鲁藏布江 气温低,聚落分 多呈带状 谷地;湟水谷 布在热量条件相 地 对较好的河谷中
条带状 受山区地形的制 山区的山前; 约 河流的两岸
山区








河流 少、 地形 平 开阔 原 河网 密度 大
团聚
自然条件对聚落 形态的制约作用 小,聚落往往以 某功能区为中心 向四周发展
(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并解释原因。(6分) (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8分) (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 的不利影响。(8分)
• 答案:(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力的 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 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 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无洪涝之灾,适宜居 住。 • (2)沿河谷分布。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沉积, 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 (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 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 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 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①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 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 术难度较铁路小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 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 便
西藏先有新藏、 青藏、滇藏等 公路,后有青 藏铁路 长江中 下游地区
2.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原 则 原 因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 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 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 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 弯曲可以减缓道路的坡度 字形弯曲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 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 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 安全、节约用地 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 离最近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少受灾害 的影响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4、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 图,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基本上(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5、“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 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 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 “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 马古道路线图,回答问题。(22分)
山区 和高 原
热带 地区
热带的平原地区 巴西利亚、墨西 气候过于湿热, 哥城等位于热带 高原上比较凉爽 地区的高原上
【加固训练】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
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3)题。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A.河流三角洲平原 C.河谷阶地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
气温:中低纬度
降水:沿海多于内陆
世界主要城市分布 在中低纬度特别是 沿海地区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 (2)气候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城市盛行风的风向和风速对污染企业用地也有很大的影响。
A B C
D
A A B C
D
1.盛行风下风向
2.季风区 与风向垂直的郊外
华北平原
条带状
一方面可获得较 好的用水条件, 长江中下游 另一方面水运交 平原 通便利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影 响 原 因 举 例
平原
城市等聚 落发育的 理想环境 一般气候 寒冷,城市 多分布在 山间谷地 中 城市多分 布在高原 上
地势平坦,节省 我国的城市多分 建设投资,土壤 布在地势较低的 肥沃,便于农耕, 第三级阶梯上 交通便利 地势相对较低, 温度条件相对优 越;地形、水源 等条件好 西宁位于湟水谷 地,西安位于渭河 谷地,太原位于汾 河谷地
A.网状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
B.“之”字形分布
解析:从图中交通线的分布可以判断交通线是环状分布。
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解析:制约该地区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自然条件是水源。
4、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 图,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基本上 ( )
选择理由:
(1)半坡原始村落
半坡村落功能分区
窑址 公共墓地 壕沟
居民点
河流
阴阳宅分离 窑址: 山地——薪材 居民区 山南——向阳 平地——便于修筑 壕沟:防野兽、军事 防御、排水
半 坡 彩 陶
半 坡 村 民
规律方法技巧
规律方法技巧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பைடு நூலகம்布特点不同
分布特点 多分布在绿洲上 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 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 北方平原地区 式,人口较多 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经典的盘山公路-湖南张家界的“99道弯” 减缓道路的坡度,建设费用较高.
3.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西高东低
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上可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 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 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活动1
1.西部的川西高原,交通线路稀疏,多呈”之”字形分 布 2.东部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稠密,基本上呈 网状分布。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是指人类从事生 产和生活活动而 聚居的场所
1、概念:
什么是聚落 呢?
2、类型:城市、乡村
※ 聚 落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
包括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由乡村向城市发展。
渔村——50年前的深圳
城市——今天的深圳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
A B
D C
4.城郊热力环流
3.不定风向 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A
B
之外
C
3、水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
① 提供充足的水源(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② 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水运)
(2)影响城市形态 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者 被河流分割成组团状 (3)影响城市发展
水资源不足制约城市的发展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 南方丘陵山区 散,人口较少
1、城镇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上,各城 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2、如自然因素中的水源、气候、河流,人文因素中的交通、矿产 资源、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
1、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 通线路有什么关系? 2、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那些?
规律方法技巧
)
B.山地半山腰 D.河流冲积平原
(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充分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 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
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团聚型 B.带状 ) C.网状 D.棋盘状
(1)半坡原始村落
河谷阶地
(1)半坡原始村落
河谷阶地
地 影 响 聚 落 的 因 素 自然因素 气 河 形 候 流 类型 聚 分布 规模 发展 落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因素 交 通
政治、军事等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表现:对聚落的 类型、分布、 规模 、发 展具有深刻影响。
山 麓 冲 积 扇
团聚型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1)工业城市的形成临近矿产布局
煤矿城市 ——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 中国的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石油城市 ——英国的阿伯丁(北海油田),美国的休斯顿 (墨西哥湾油田),中国的大庆、东营(胜利油 田)、克拉玛依、玉门等 铁矿城市 ——中国的鞍山(辽宁)、马鞍山(安徽)、包 头、攀枝花等 金矿城市 ——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等
沿河城市的 区位类型 河口处
区位优势
典例
既可与全河流相通,也可以与 上海、广州、 陆地相连,利于货物的收集与 新奥尔良 疏散
两条或多条 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重庆、武汉 河流汇合处 有多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水、陆交通 陆路交通穿过河流需建码头, 伦敦 的过河点 是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处 水运起终点 水运转陆运 的转换处 货物转运、集散地 水陆交通要道 赣州 南京、兰州
实战演练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1~3题。
1.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 区,向地势高处移动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水源。下游地区水资
源减少是荒漠化现象所致。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2)矿业城市发展方向
① 规模取决于产业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 ② 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应考虑城市的转型,否则城市会走 向衰退
C
重点 难点 突破
三: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原 则 原 因 举 例
山地、丘陵地 区优先发展公 路,其次是铁 路运输 河网密集的平 原地区可发展 水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