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管理会计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

• 30年代泰罗的科学管理带动会计学科 的发展,首次在成本会计中将标准成本制 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专门方法引进 到原有的体系中来。管理会计思想的萌芽 出现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
20世纪 美国 40 年 代
二战结束后,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竞争剧烈, 企业为了战胜对手,增强竞争力,不得不重 视提高内部工作效率,所以“责任会计”和 “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等专门方法应 运而生。现代管理会计萌芽出现
管理会计体系与内容
短期经营决策: 产品品种决策 产品组合决策 生产组织决策 定价决策
长期投资决策
标准成本法 责任会计
1.预测
2.决策
3.预算
4.控制 5.考核 和评价
销售预测 成本预测 利润预测 资金需要量预测
业务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 财务预算
比较实际与预算,确 定差异,分析原因, 评价业绩
管理会计的对象
与联系?
第一部分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
时间 地点
会计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13世纪
意大利
文艺复兴,工商业的发展带动复式记 帐法出现
15世纪末 (1494年 )
意大利
20世纪 美国 30年代
卢卡•帕乔利在其所著的《算术、几何、 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正式提出复式记帐 法和“簿记学”
一战后,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心由英国转移 到美国。
20世纪 美国 50 年 代
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企业规模 愈趋庞大,跨国大型公司的出现,市场竞争 更加激烈,为了应对这些形势,现代“管理 会计”体系开始形成
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上正 式通过“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这个专门词汇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
(3)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提供用来解释实际和 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
(4)从内容看,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 会计和财务管理。
小结: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执行性管理会计
以成本控制 为基本特征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
决策性管理会计
以预测、决策 为基本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起)
以重视环境适应性 为基本特征
外部环境 分析
战略 制定
战略 实施
内部环境 分析
战略评价 与控制
战略管理的过程
价值链
第二部分 管理会计的定义、内容和职能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某些原 则、程序和方法,针对管理对象所进行的 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 的活动或职能。 管理对象:人、财、物、供、产、销
本书观点: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 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 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 、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 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
管理会计的内容
预测
决策
规划
控制
考核
收集 数据
确定 行动方案
编制 预算
实际与预算 的比较
业绩 评估
区别
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内部管理者
外部关系人
未来的生产经营 过去的经济活动
不受通则制度束缚 财务会计制度
时间跨度较大
按年,季,月
各个责任单位
整个企业
处理程序不固定 有规定的格式
内部报表
基本财务报表
高等数学
初等数学
兼用实物量单位 货币计量
24
本章思考题
管理会计的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有何区别
时间 20世 纪70 年代
20世 纪80 年代
20世 纪 80年
地点 遍及 全球
法国
中国
会计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 1972年全美会计师联合会(NAA) 中设立管理会计协会(IMA),开始 《管理会计证书》项目,举行管理会 计师资格考试
• 1980年4月下旬,国际会计师 联合会(IFAC)在巴黎举行第一 次欧洲会议,主题是:探讨如何 应用和推广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学
课程教学体系
1 学习目标 2 教学内容详解 3 教学重点及难点总结 4 案例讨论与作业巩固 5 知识拓展及建议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
学习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理解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
管理会计的定义与职能 管理会计的特点
教学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部分 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 第三部分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 管理会计强调作业管理与价值管理。
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为: 计划 评价 控制 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报告
管理会计的质量特征
相关性 准确性 一贯性 客观性 灵活性 及时性 简明性 成本效益性
现金流动论
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仅仅是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一部分。
价值差量论
实质层面: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 效益层面:以价值差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企业生产 经营活动中的价值活动。
资金总运动论
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对现金流动论的延伸
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
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的效用;是交 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形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管理会计引进中国
狭义管理会计阶段:
(1)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
(2)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的; (3)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广义管理会计阶段: (1)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 (2)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同时
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 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
第三部分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思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见P22
联系 区别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联系
▲两者起源相同 ▲两者目标相同 ▲两者基本信息同源 ▲服务对象交叉 ▲某些概念相同
区别
功能 服务对象 职能不同 约束依据 报告期间 会计主体 会计程序 信息特征 会计方法 计量尺度
相关主题